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

POTS Weekly

POTS Weekly


年度回顧專題系列(四)2013 The Year of Shoeing:用鞋投票!

Posted: 23 Jan 2014 07:09 AM PST

文/破報編輯部

鞋子(Shoes),俗稱「最廉價的元首攻擊器」。是一種可便利攜帶、藏於人身上而不被人察覺的大殺傷力兇器。
——《偽基百科》

至今我仍然記得,自伊拉克飛來的那雙黑頭鞋,讓我頓悟伊斯蘭教、中國武術與印度瑜珈的真正精髓。
——《快閃回憶錄:小布希給真實屠殺者的忠告》

台灣民眾送給行政首長的一份大禮,無疑是這個世紀最耀眼的煙火秀。
——《破報》

2013年是丟鞋示威如火如荼的一年,繼被封為bumbler後,馬英九再度被外媒封為「被扔鞋俱樂部」會員(以半年被丟八次的輝煌紀錄應可榮登鑽石級),從此,他跟小布希、溫家寶平起平坐……。

Shoeing俱樂部

2008年底,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小布希前往伊拉克,記者會上冷不防飛出兩隻又大又重的臭鞋。當時的新聞提到:伊拉克籍任職於Al-Baghdadia TV的電視記者柴迪(Muntazer al-Zaidi)突然站起身,猛力把鞋子扔向六公尺外的布希,並高喊:「這是伊拉克人民給你的告別之吻,你這隻狗!這是為了伊拉克的孤兒寡婦和所有死難者!」可惜第一隻鞋子沒丟到布希,一鞋不中,第二隻又被巧妙閃開。伊方政府後來竟然將這名記者抓了起來判刑三年,引發全球各地聲援,阿拉伯世界更讚揚這是送給這位發動美伊戰爭、超級顧人怨的小布希的最佳告別禮物。

read more

青春!魯蛇學——專訪日系不純愛電影導演山下敦宏

Posted: 23 Jan 2014 07:08 AM PST

文/曾芷筠
日語翻譯/Choco
劇照提供/天馬行空

Loser的生活就是做著一份連自己都瞧不起的工作,閒晃在外搭訕女孩失敗、被人狠狠痛毆一頓,從垃圾堆裡爬起來想想也沒啥大不了,回家意淫少女打打手槍也就過去了;偶爾上色情偷窺室召妓,才發現幫你口交的那個女人正是自己的初戀情人。不知道要幹嘛待在家裡也不錯吧,打開電視覺得全世界都快完蛋了,自己也愈發不可理喻地爛成一團,無能改變,連看漫畫吃冰棒之類的小確幸也如存在本身,微小到慢慢碎裂了。

read more

我的價值觀都壞掉了—訪羅毓嘉談《棄子圍城》

Posted: 23 Jan 2014 07:07 AM PST

文/蘇盈如
圖/寶瓶文化提供

「如果傷感比快樂更深,但願我一樣伴你行。
當抬頭迎面總有密雲,只要認得你再沒有遺憾」 —林夕〈最冷一天〉

羅毓嘉是同生弟弟般的年紀,說話沉穩而源源不絕,對資產階級的體會解決了我許多困惑,有著台北人熟悉的疏離感。證券投資似乎是一個與文學相互悖離的角色,結合起來卻是台面上許多創作者的臉孔。擔任財經雜誌記者三個年頭後,他坦承「右中帶左,價值觀都壞掉了」。

「時間」是散文集《棄子圍城》的脊柱,涵括「棄子」、「十夜」與「圍城」三個子題,「輯一:棄子」是重拾日記改寫的結果。羅說起兩年前,台北一直下雨的天氣,他想起跟差十歲的第一個男朋友,「經過了11年,意味著我現在已經超過了他當時的年紀。對方也在往前,只是在當下那時的他跟現在的我重合。」羅指出:書寫本身就是一種意義,一個字跟著一個字跑出來的時候,才能夠碰觸到自己真正的想法,無論是時間、感情、社會或生活。繼續聊起這些散著的經驗,「書寫是把他們留下的方式,想要把那些無法留下的東西留下來。」2007年開始寫散文,回溯起第一本散文集《樂園輿圖》,他試著解釋,「散文有點像樂高。樂高有很多小元件,我用自己的方式拼出來。大家都知道那是樂高、也知道那是台北,但那不是城市本身,而是我版本的城市。」

read more

編輯手記:按例休刊,時候到了

Posted: 23 Jan 2014 05:27 AM PST

文/林倩如

跑完四期年度回顧系列,尾牙也在特約撰述不由自主地風情煽動、跳上桌面而諸眾即興拿餐巾布或圍巾蒙面喧鬧演出後,順利拿下逆轉勝的團體積分,吃完了。可是中午宴畢天光涼薄,感覺仍不滿足,睡不好不飽的回家,趟烏來野溪泡腳是個提案,下山則無可避免,沾附年前逢舊迎新易強化沮喪的意圖。

我不知道如何對待毀壞。只是非常的疲倦。成天想睡,又睡不著。白天又成天想睡,內裡的空,又好滿,甚麼再也塞不進去。腦裡重重複複只想一件事,好可怕。黃碧雲。

read more

POTS WORLD:破世界

Posted: 23 Jan 2014 05:24 AM PST

過年只能大魚大肉?更健康多元的選擇何處尋

 
西方飲食的大舉擴張與流行,總被視為今日全球肥胖氾濫、慢性疾病盛行的元兇之一;其精製的糖、油脂、穀物、肉類,漂亮且富含熱量,卻不見得擁有均衡的營養。然而,隨著健康飲食的風潮在西方世界吹起,原本來自世界各地、各種怪怪的原生食材,卻因為擁有純粹、多元而完整的營養,而開始受到西方市場青睞,並推高了某些作物在原產地的價格。
 
比如秘魯的「藜麥」,有著蓬鬆的質地,富含膳食纖維、鐵質、鎂、磷、多種重要氨基酸,不含麩質且容易消化,被視為最古老的食物之一。「菊薯」則有著濃厚的安地斯風情,又被稱作秘魯蘋果,在安地斯山區已有千年以上的種植歷史;外表狀似地瓜,吃起來卻如蘋果水梨般清脆多汁,打成果汁超爽。越過大西洋,原生於西非、能抵禦燠熱氣候的「莧菜」,則是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優質來源。同樣來自非洲的「豇豆」,有個廣為人知的外號叫「黑眼豆豆」,不只耐旱、土壤再貧瘠都長得出來,而且整株包含葉子都能食用,富含纖維與各種營養。
 
將目光移回亞洲,原生自印度的苦瓜,據研究指出不僅抗癌,而且對於治療糖尿病還頗有成效。「帕米爾桑椹」則來自中亞塔吉克不利耕作的貧瘠山區省份,在二戰期間是重要的食物來源,可以生吃、曬成干吃、磨碎吃,作成果醬也很美味。「南洋杉堅果」則是南洋杉的種子,味道與外觀近似栗子,是澳洲原住民的傳統食物,除了生吃、烤來吃,他們也喜歡把堅果埋在土裡數個月,據說風味更佳。(來源:guardian/編譯:李易安)

read more

鄭南榕與全泰壹

Posted: 23 Jan 2014 05:13 AM PST

文/映雁

從鄭南榕與全泰壹來反省成大廣場爭議。一九五○年代韓戰爆發,韓國與台灣納入「反共」防線,肅殺的「國家安全‧國家恐怖主義」體制於兩地殘留迄今。兩地不斷有自主犧牲者現身挑戰。

一九七○年,成衣工人全泰壹自發組織同伴,於運動再次遭鎮壓時點火自焚。當時總統是朴正熙,社會運動激烈高昂(朴正熙自軍事政變在任十八年,今總統朴槿惠為其女,八○年於「光州事件」屠殺左派的全斗煥是其親信)。全泰壹日記說他不懂,爭取人權、言論自由的大學生與律師為何不來幫助工人?他的自焚也基本讓社運轉而聚焦階級問題。

read more

成大廣場的命名政治 中立空間的不可能

Posted: 23 Jan 2014 05:12 AM PST

文/陳虹穎

近日來,成功大學新廣場的命名爭議持續延燒。成大校長黃煌煇要求成大學生們應放棄投票結果,遵守「去政治化」原則。他打趣地說,大家不妨用他自己的名字為新廣場命名;但他可能忽略了:黃校長重申「去政治」的治校原則,卻在校園空間中片面、篩選地進行去政治化,無疑是一種政治表態,他作為一校之長的言行,也形構出一種政治姿態。

公共空間的命名,從來就是社會權力與其政治意識形態延伸的產物。西元1931年,成功大學的前身「臺南高等工業學校」成立,在1945年日本撤台之後,成大陸續歷經「成功」、「勝利」、「光復」到「建國」校區的設立,及至民國72年增設醫學院,以及「敬業」、「自強」兩校區。上述這些校區在地理上的分布,係國民黨政權初來台之際,於校園空間的「拓疆」歷程中,意圖傳達教化的政權認同意味。

read more

2013 西洋十大專輯推薦

Posted: 23 Jan 2014 04:59 AM PST

文/陳德政、boyethan、海德、愛吹倫

藝人:Daft Punk
專輯:Random Access Memories
發行:Daft Life / Columbia

這張讓傻瓜龐克迷等了八年的新作,果然不同凡響 — 完整的概念、頂級的製作品質、金光閃閃的合作樂手名單,及經得起無限重播的耐聽度,對我來說是一張無懈可擊的流行專輯。《Random Access Memories》不僅再次鞏固Daft Punk在舞曲界的地位,相關合作者也全沾了一層光:Nile Rodgers、Pharrell Williams、Giorgio Moroder屢屢攻佔音樂刊物的版面。再來聽一遍〈Get Lucky〉吧!(陳德政)

read more

2013 國外音樂界的二、三事......

Posted: 23 Jan 2014 04:36 AM PST

風城,無敵

文/愛吹倫

縱觀2013各大年終榜,Hip Hop有兩個很重要的贏家,他們是同樣都來自美國另一個黑人音樂重鎮Chicago的Chance the Rapper與Kanye West,兩個不同世代的饒舌藝人分別以mixtape《Acid Rap》與專輯《Yeezus》搶盡風頭,最毒舌的Pitchfork給了8.4(另加封Best New Music)以及百年難得的9.5近破表高分,並高居年度50大專輯的第12名與季軍(得分比冠軍Vampire Weekend高)。時值農曆年末,我們來補充一下這兩位強檔主打星,為2013年做個總結吧。

今年才20歲的Chance The Rapper有著pitch偏高的饒舌tone與flow,外加唸中帶唱的風格令人想到西岸傳奇團體The Pharcyde,他承認受到另一組西岸名團Freestyle Fellowship的影響至深,也難怪。小時候就對音樂充滿興趣,2004年買了人生第一張Hip Hop唱片-Kanye West的處女作《The College Dropout》後開始饒舌,高一跟朋友組團,高三就推出首張個人mixtape《10 Day》,放在mixtape網站Datpiff上有超過10萬人免費下載,引起各方矚目。隨後跟著饒舌/脫口秀藝人Childish Gambino踏上巡迴,知名度與合作邀約也呈直線成長。2013年趁勝追擊推出更精益求精的第二張mixtape《Acid Rap》,同樣是免費下載,但這次可是超過25萬人次,正面評價更是如暴風般直撲而來,將他捧成了巨星。

read more

2013 國內音樂界的二、三事......

Posted: 23 Jan 2014 04:24 AM PST

沒有火氣的華人音樂市場
一個只有「文創」沒有「感動」的年代

文/(OR)伊森

記不記得2013年8月李宗盛在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演講〈讓全世界都聽見〉時直言批評現在的娛樂產業,只注重行銷、產值,缺少啟發心靈和感動的力量。這番話某種程度上跟崔健的:「文藝喪失了批判,只是娛樂。」講述的是同一個事實,從官方到民間都把「文創」掛在嘴上,卻把「藝廊」掃地出門;把「文創」養成藉口,只求產值、不求感動,哪裡來的「批判」?更糟糕的是,所有批判行為的準則,都與藝文扯上了關連,能「批」到什麼?又能「盼」到什麼?

年中時,前〈真言社〉老闆倪重華發表了新書《鏗鏘直言》,洋洋灑灑地道來當年如何一手成立真言社,如何將那一把搖滾的火炬燒進華語樂壇,造就了林强、Baboo、張震嶽、羅百吉甚至亂彈等當代青年的表徵。那是一個除了音樂,什麼都沒有的年代;沒有網路、沒有PTT、沒有鄉民、沒有MP3、沒有數位下載的年代。豬頭皮說自己是神經病,唱著〈笑魁唸歌〉, 有人遠赴英倫取經錄製唱片;唱片公司主導MTV音樂頻道,全面掌控音樂市場的年代。

而今網路蓬勃開展,資訊取得容易,音樂創作者與唱片公司之間的那道溝渠一夕瓦解,火氣也跟著沒有了。創作人將其敏銳度擺在如何獲取更多的利益,唱片公司則更注重產值與行銷,罔顧音樂「良心」;音樂製作的媒介不斷提升,質量卻不停地下降,翻唱K-Pop取代了原創,市場不如中國大的心態逐漸浮上檯面。音樂的產值不再是傳統的唱片製作,而是媒體的娛樂選秀節目,以及前仆後繼的演唱會及各類型音樂演出。

read mo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