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0日 星期五

POTS Weekly

POTS Weekly


年度回顧專題系列(二)2013 環境「死亡筆記本」

Posted: 09 Jan 2014 06:14 AM PST

台灣環境「死亡筆記本」

策劃/環境資訊中心;整理/彭瑞祥、賴品瑀

在日本原創漫畫並改變成動畫與電影的「死亡筆記本」故事中,主角意外撿到一本死亡筆記本,擁有把名字寫在筆記本上就能令他人死亡的能力,主角最後失敗;世界大亂的局面暫時告終,但是否有人再撿到死亡筆記本,不得而知。2013年底,環境資訊中心編輯群撿到一本黑色筆記,裡面寫滿了2013這一年,台灣與世界上與環境事件有關的死亡事件。編輯室特別把前十大重要環境死亡整理如下:


一、食品安全之死

死者:(1)大統橄欖油與下游廠商、(2)澱粉食材與食品
死因:企業高層為求暴利不惜黑心、食品檢驗管理漏洞百出、毒物管理制度不健全。

死狀:(1)大統長基橄欖油標榜100%西班牙進口、以特級橄欖油、冷壓初榨油等對外銷售,卻遭查出橄欖油含量遠不到50%,其餘以低價棉籽油或葵花油混充,還添加「銅葉綠素」調色;事件也波及味全頂新集團、福懋、以及以有機健康市場為號召的富味鄉。(2)協奇製粉廠使用退休高中教師王東清傳授的配方,在化製澱粉中添加順丁烯二酸、或順丁烯二酸酐,好讓商品口感Q彈、久煮不爛。問題澱粉銷路廣泛,幾乎波及所有澱粉食材和多數澱粉食品,甚至里仁、主婦聯盟合作社的友善環境廠商都遭殃、下架。

分析:此事本質雖為衛福部主管的食品安全事件,但食品工業中涉及的原物料和添加物,資訊透明度一向不足,與環保團體對「毒化物源頭控管不足」的長期擔憂不謀而合;甚至部分標榜健康、有機的產品也中標,更讓社會大眾對生機產品的信心大失。而林林總總的食安死亡事件,也促成環保團體長期主張的《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修正通過立法院三讀,讓「化學物源頭登錄」制度有了法源依據。

read more

愛人還是國家,今晚選擇哪一道?伊藤福克斯談《唱你媽的歌!》

Posted: 09 Jan 2014 06:05 AM PST

文、攝/蘇盈如
劇照提供/好好電影

曾在一個極度適合拍攝長鏡頭的原野上,我和住在耶路撒冷的朋友約瑟夫,聊著同志婚姻,他跟我分享看完《喜宴》後,對家庭關係的細膩觀察。一如電影,語言大概也可以延伸交會,也才明白外敵環伺的重度武裝國家以色列(軍事武器的主要賣家,台灣曾是買家),必然地伸出手後便再也難以渴望和平。獨立建國六十多年後,這個年輕國家仍與台灣有相同處境但不同體質。當代以色列籍猶太人,仍有許多因不被承認而無法前去、或者危險前去的國家。面對未來,在具有二戰記憶的兩個世代殞落後,無法預料自信與剛強會把它帶到什麼地方。在中東局勢動盪間,社會內部必須對極右翼政客,折衝面對巴勒斯坦建國的態度,同時掙扎與最親密美國盟友間的自主權。延續《我的軍中情人》(2002)、《男人的心中只有男人》(2004)、《泡泡公寓4人行》(2006),在無須憂慮經濟的人際關係裡,酷兒情慾一如戰火、記憶與生活,穿鑿在複雜的國族矛盾之間。風格從緩慢悲傷到繽紛洋溢,《唱你媽的歌!》(Cupcakes)描繪宅女、蕩婦、中年失婚婦女、被家庭箝制的年輕助理、幼稚園老師(且是扮裝皇后)及屢戰屢敗的拉子歌手,獲選為國家代表隊參加歌唱比賽的過程。《唱》證明導演伊藤福克斯(Eytan Fox)的作品,依然細緻慧黠具有感染力。直視相同驕傲背後,不一樣的傷痕、複雜與妥協。為了生命的戰鬥始於慾望,而終於體諒。

read more

地上飄飄鬼故事 南港瓶蓋工廠工人的勞動記憶

Posted: 09 Jan 2014 03:11 AM PST

文、攝/曾芷筠

南港瓶蓋工廠於去年底經過台北市文化局文資審議委員會討論,決議異地保留部分建築,包括配銷處倉庫、印花工廠、防空洞、崗哨及印鐵工廠,作為歷史建築保存。自2010年指定為古蹟,歷經兩年多透過URS都市再生前進基地繼而成為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成功案例,舉辦過展覽、電音派對、電影電視取景場地,南港瓶蓋工廠目前在人民火大行動聯盟賴香伶及地方人士的努力下,企圖爭取全區保留。

安靜的老榕樹群、巨大的水泥建物、檜木木造建築,這裡是蕭福欉先生口中的「香格里拉的生活」所在地,有著防空洞、碉堡、警衛室,也有理髮室、福利社,甚至還有一整片果園和大魚塘,「以前的生活薪水不高,一個月只有三四千塊,但福利不錯,吃飯只要三、五塊,每天上班前在漁池邊吃早餐,順便丟些麵包屑餵魚,還有香蕉、芭蕉、紅白柚、龍眼、椰子、檳榔、橄欖等果樹,員工甚至會在工廠裡養豬,過年的時候殺頭豬,讓每個人分塊肉回去。」從民國63年、蕭福欉從二十幾歲於南港瓶蓋工廠擔任機長,負責一整組印刷,過去加上臨時雇員最高h曾有400多位員工;隨著民國93年公賣局公司化,改為台灣菸酒公司,工廠隨後也遷移至林口,與板橋、士林酒廠合併為臺北酒廠,至今仍忠心地生產著包裝高粱酒、啤酒、米酒的高壓和低壓瓶蓋,供應給全公賣局,過去還生產尼龍繩、軟木塞等其他瓶蓋材料。

read more

發行手記:新聞遙控器

Posted: 09 Jan 2014 02:41 AM PST

文/涂嘉原

中午去自助餐包便當,準備好食物回報社續戰手記,在排隊等著算錢,職業病地抬頭聽著店家懸掛在天花板下的電視機,叭啦叭啦講誦著今天中午的熱門新聞(這時自助餐裡頭人真的很多,擠了5、60人不為過),這幾天一則很怪異很莫名其妙的「熱門新聞」是講一個台灣巴西混血兒的返台故事,也就很容易成為電視台大量重複報導的新聞。沒錯!正在播的新聞正是這則新聞的「相關報導」、「後續報導」。 聽著聽著,令人傻眼新聞內容正在分析熱吻的秒數長短,還探討熱吻的行為如何如何。這是哪門子的後續報導?!

昨晚吃晚餐時身旁的友人問說這新聞講的是誰啊?其實大家會記得很多年前(查了新聞才知道約10多年前發生的事)一則台灣巴西兩地家人爭奪吳憶樺扶養權的新聞嗎?新聞內容談的是吳憶樺短短返台十幾天如藝人明星式的觀光訪問行程,以及意外被偷拍到與某女主播熱吻十幾秒的新聞。

read more

POTS WORLD:破世界

Posted: 09 Jan 2014 02:37 AM PST

柬埔寨最低薪資抗爭行動展開 成衣工廠接連停運

柬埔寨上萬名成衣工人走上街頭,抗議最低月薪調幅不足。柬埔寨政府於上週決議將最低月薪自$80調高到$95,僅增加$15,並預計於今年四月開始生效。成衣工人氣憤不滿,因原先預期能提高一倍,也就是調至$160。

美國之音採訪了三個工廠外的抗爭工人,他們所講述的都是同樣的故事:隨著物價抬高、房租增加,他們的薪資已無法負擔生活,只得被迫超時工作來維持收支平衡。物價上漲與所增加的薪資相抵,一位裁縫機操作員表示,她已於金邊的工廠工作逾十三年,需要將錢寄給居於鄉間的家人,但越來越困難。她向政府官員挑戰,請他們嘗試一個月只用$95生活。如果他們活的下去,那她沒話說;如果活不下去,總理就應下台,政府也必須將最低月薪調到$160。

成衣業是柬埔寨外匯主要來源,單是去年即創造了高於五億的價值,主要輸出區為美國與歐洲。這些年來,薪資始終跟不上通貨澎漲,抗議行動因此層出不窮。去年該廠區因罷工而損失的工作天數總計高達50萬天。今年情況更糟,工作天數預計將損失一百萬天。

有幾場罷工雙方都見暴力行動,最嚴重的一場發生在十一月,鎮暴警察動用真槍實彈,造成一位路人死亡,數人受傷。柬埔寨成衣製造工會(GMAC)秘書長表示,「我們向所有會員建議,如果他們已受罷工行動影響,請送工人回家。一方面保護工人,一方面保護工廠,因抗議群眾目的是讓其他工人離開工廠。」他認為,工廠如持續營運,將會遇到麻煩。(來源:voanews/編譯:黃筱倫)

read more

衛報週評: 自由的美國將會出現,只是不會這麼快

Posted: 09 Jan 2014 02:32 AM PST

節譯/葉興台

根據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今日的美國已越來越自由。在紐約市,在缺席24年之後,民主黨籍的白思豪終於當選市長,他是鐵桿的自由派。同性婚姻在美國18州合法化,包括最保守的猶他州。有多州將調高基本工資,科羅拉多州將吸大麻合法化。在因技術問題導致網路塞車好幾週後,「歐記健保」(Obamacare)已有更多人申請。聯邦參議院阻撓議事的議員遭到重創。美國與伊朗就核子問題已達成協議。歐巴馬也開始談到收入不平等的痛苦。

看起來,情況似乎柳暗花明。

但在進步人士開始穿上格瓦拉的T恤、拔開香檳的軟木塞之前,自由運動正面臨一個艱困的事實:保守派不會毫無反抗地束手就擒。事實上,自歐巴馬連任後的一年,美國似乎持續朝進步的方向前進,但共和黨人已讓歐巴馬所提的諸多議題受挫,今年和之後2年也不會讓他好過。

歐巴馬競選連任時的重要政見移民法改革,現在已送進加護病房;槍枝管制法被擋在聯邦參議院(且根本不可能送聯邦眾議院審議)。聯邦自動減赤機制(sequestration)啟動後,所導致的預算大幅削減,依然不動如山,即便聯邦支出成長率已低到不能再低。

read more

劉政鴻的罪

Posted: 09 Jan 2014 02:30 AM PST

文/映雁

劉政鴻的罪是什麼?土地徵收及規劃亦即空間政治,永遠有爭議,只是近兩年引起的抗爭較大。大埔、士林王家、臺北港、桃園航空城、台南鐵路地下化……都屬此範疇,而就算已強行執行,許多爭議都還在。

大埔案政府敗訴,本來給了人們一個於事無補的安慰。怎知劉政鴻說台灣經濟怎麼辦?預料將引發持續的反彈。此時再談「程序正義」與否、技術官僚與審議委員「兒戲」與否,顯已不夠。

有些事更根本。劉政鴻的罪不只是個人的粗魯,他的罪在於,他是這個體制、體制歷史的成果。他所屬的苗栗「劉派」始自曾任保安司令部新竹縣防衛司令的劉定國,一九五一年參選第一屆苗栗縣長因軍人身份引發當選無效爭議。五四年第二屆選舉,這位台灣在地的黃埔軍人代表國民黨當選,立下劉派基礎。

read more

第三世界的「民主選舉」 悲劇加上鬧劇

Posted: 09 Jan 2014 02:29 AM PST

文/劉鳴生

孟加拉在1月5日舉行的國會選舉爆發嚴重衝突,全國超過2百個投票所遭縱火,至少有18人死亡。這個昔日大英帝國的殖民地,自1970年代獨立以來,其「民主化」的過程,暴力頻傳,血跡斑斑,而同樣的情景,在亞、拉、非諸多舊日的殖民地國家不斷上演。尤其是在非洲,近幾年來的所謂「民主選舉」幾乎就是循環暴力的代名詞。悲劇加上鬧劇,成為這些第三世界國家的定目戲碼。

這麼多舊日被殖民的國家,獨立後卻陷入難堪可恥的狀態,對於這個背叛理想的歷史進程,能不令人震驚?這些年來,在解放鬥爭中所打造出來的希望,於解放後的漫漫長夜中逐漸消融,與帝國宰制時期的黑暗同樣令人難以忍受。

read more

音樂靠邊站:《Cupid Deluxe》、《Psychic》、《Engravings》、《Guilt Trips》

Posted: 09 Jan 2014 02:27 AM PST

本週站主/陳德政

藝人:Blood Orange
專輯:Cupid Deluxe
發行:Domino

最初對英國創作人Dev Hynes的印象,是2008年以Lightspeed Champion為名義出版的專輯《Falling Off The Lavender Bridge》,坦白說,他近年換了新藝名Blood Orange,並於2011年發行過《Coastal Grooves》,這些後續我並未跟上。《Cupid Deluxe》是Blood Orange的第二張大碟,堪稱這陣子我最聽不膩的流行絕品,找來頗多樂手相助,如Dirty Projectors的David Longstreth獻唱〈No Right Thing〉、Chairlift的Caroline Polachek獻唱〈Chamakay〉等等;〈Always Let U Down〉則改編自如今大概三十歲以上的樂迷還記得的Brit-Pop團Mansun那首〈I Can Only Disappoint U〉。Dev Hynes本身的製作火候仍是整張專輯的靈魂,流行質感無懈可擊。

read more

作自己,最爽

Posted: 09 Jan 2014 02:23 AM PST

文/愛吹倫

藝人:Death Grips
專輯:Government Plates
發行:self-released

成軍於2010年的Sacramento實驗Hip Hop團Death Grips由Andy Morin(製作)、MC Ride與Zach Hill(鼓手)組成,結合電子、Hip Hop、噪音與Punk,還參點Dubstep,加上MC豪放不羈的饒舌,充斥著滿出來的高能量伴有極度壓迫感,「動聽」對他們來說根本是屁。能在極短時間之內成名,知名毒舌網站Pitchfork幫助超大,怪異作風雖頗受爭議,但他們也只是「作自己」而已。2011年推出mixtape《Exmilitary》,隔年初即被大廠Epic相中,發表成名作《The Money Store》,台灣也有進。同年稍晚的《NO LOVE DEEP WEB》最後變成大放送,因為他們取消所有演出行程就為了錄音而慘遭東家掃地出門,以勃起的屌當封面還真是…藝術呀。同時間還參與Bjork的混音集《Biophilia》等多樣計劃,真是不得閒。這張相隔一年多才發行實體,新作同時間問市,一樣免費下載,而且每首都有自製MV。

read more

生於狂野、長於花草

Posted: 09 Jan 2014 02:22 AM PST

文/海德

藝人:Frankie Rose
專輯:Herein Wild
發行:Fat Possum Records

當刺青、美貌與噪音不再目眩神迷後,Frankie Rose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擺脫Dum Dum Girls鼓手的刻板印象,兩張專輯過後,她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角色:花草女孩。

後龐克、低傳真與吉他噪音光是聽名詞就很酷,單飛的Frankie Rose幾乎無法放棄這些元素,也不能停止把他們染黑成中性的暴女風格,但這一切均是老梗,所以前作們聽起來歌謠本質強健但形式老土鬆弛,於是新作《Herein Wild》大膽地改走Indie-Pop路線,立刻就驚艷於她能彈出那麼漂亮剔透的Jangly吉他,但她可不是只會穿著森林系套裝,大嘆愛情全無順男人都很傻的那種女孩。

美麗的無聊可跟Frankie Rose沒有關係,縱然歌謠本質走在花草之上,不過她可沒忘本,於是她捕捉了C86某種曖昧的特質,但又不會粗糙不文、素人拙劣(這是單飛專輯的大忌),有時踩著後龐克節奏,有時則偷渡迷幻噪音進場,甚至還會加碼演出六〇女子團體的復古秀,而吉他演繹遵循著Jangle-Pop的規範,銀鈴般清脆但不奪目搶戲。

read more

文學的搖滾

Posted: 09 Jan 2014 02:17 AM PST

文/鄧小樺

書名:地文誌:追憶香港地方與文學
作者:陳智德
出版:聯經 2013/11

陳智德是香港重要的文學工作者,精研文學史料鉤沉,曾是九十年代香港重要文學刊物《呼吸詩刊》的編者之一,四十出頭已經著有多本文學論著,也編有多本詩集,為文學鋪橋補路的熱誠人所共見,陳智德是香港文學界一個令人感動的名字,想起香港文學有他這樣的守護者,便令人安心。寫詩時他叫陳滅,《巿場,去死吧》曾獲香港文學雙年獎新詩組推薦獎。

陳智德的《地文誌》在台灣出版,如果在香港,可能會操作成另一風味,比較個人,走小眾路線,像安守文學邊緣的本份。現在由聯經出版社操作,格外有一份莊重感,更能突顯出歷史的重量,文學的高度。

書寫作為抗爭

陳智德在本書中提出「文學地誌」的書寫,即以個人歷史,官方記載所無的抗爭歷史,以及文學作品的分析,去書寫地區歷史。香港已經是一個小地方,香港裡的小區則又更小,而那些歷歷為公眾、為理想而披肝瀝膽的少數獨立個體,又更是一顆顆小小的芒星。那麼小,其光芒何以值得在時間過去之後仍被提起、記念?大概是因為對於文藝與理想的熱情。

書寫當然是一種抗爭,要直面心靈的拷問,對峙巿場與日常的消磨,有時,也因為寫到統治者不願宣揚的黑暗面,而被消音或邊緣化。在陳智德身上,書寫的抗爭性質更加突顯出來。陳智德傾近左翼思想,追慕抗爭者的理念與意志,前幾年亦出現在抗爭現場。書中寫維多利亞公園,記的是七十年代以來多次的抗爭現實、維園六四燭光晚會;寫調景嶺,包含國民政府餘民的歷史;寫九龍城,是面對回歸的香港移民潮之回聲……這些都是與大政治相關的香港歷史,但我們的教科書從來不教,正統歷史從來不寫。陳智德所依循的文學作品脈絡,在香港亦是隱於地下。

read more

誰叫我們欠債? 還把我們搞成奴隸與罪犯

Posted: 09 Jan 2014 02:14 AM PST

文/蕭旭智

書名: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
作者:大衛.格雷伯
譯者:羅育興、林曉欽
出版:商周 2013/9

格雷伯(David Graeber)2009年出版了《債的歷史》,2013年出版中譯本。他說「如果這本書確實表達出一些值得探索的事情,大概就是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究竟出現多少暴力,才把我們帶到某個情境中,讓我們可以在這裡思考什麼是生命的意義。」(頁437)可惜格雷伯沒有打算要扮起心靈導師幫大家解說生命的意義,他說的「生命」是當代日常生活中許多不合常理的事情。例如,現代國家與市場為何將愛恨、恩惠、友誼、個人、死亡、戰爭變成最單純、單一、最暴力的貨幣形式,而且不帶有親密關係、歷史經驗以及獨特價值?

讀格雷伯的書,一點也無法冷靜以對,腦袋中頻繁出現以仇殺、情殺、部落戰爭、現代戰爭為題的電影畫面。原來,除了該殺的資本主義之外,哪個獨特的經濟體不是作者的原鄉?不論是《無間道》裡一句「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或者《教父》裡一幕「總有一天,那一天可能不會到來。我會找你為我做一件事。在那一天來臨之前,就把這個公道(justice)當作我女兒婚禮上的一份禮物(gift)收下吧。」這兩句黑幫經典電影裡的經典台詞可以讓我們想想,「還」、「公道」、「禮物」幾個字眼不就說明了人情世故的本質就是「欠債」。電影中,欠的是教父饋贈的禮物、是他幫忙主持公道,欠的不是錢,也是不能量化的債。用黑幫行當來詮釋資本主義時代的經濟關係,根本不恰當吧!更何況債的價值就是延遲交換,怎麼欠債還不想方設法多撈一點?懇求者希望教父幫他做一件他自己沒有辦法做的事情,怎麼還?沒說。因為每一個人、事、物都是獨一無二的,怎麼能用甲替代乙?A換B呢?如果漆黑戲院中光影間隱然閃爍著淚光,那麼人世間被正大光明遮蔽的就是真理:捨就是得。

read more

永生的謎團:《血染拜占廷》

Posted: 09 Jan 2014 02:11 AM PST

文/但唐謨

英國導演尼爾喬丹二十年前拍了一部改編自安萊斯小說的吸血鬼電影:《夜訪吸血鬼》,集合了湯姆克魯斯,布萊德彼特,安東尼奧班達拉斯等俊男。很多很多年之後,年輕帥氣俊美的吸血鬼變成了流行時尚(暮光之城,嗜血真愛),連殭屍也因此而受惠(殭屍哪有這麼帥)。看到那些帥臉,我們已經完全忘記吸血鬼曾經是一種很可怕的怪物。相對於為數眾多的帥吸血鬼,美豔的女吸血鬼卻比較少。《去年在馬倫巴》女主角黛芬賽麗格曾經在一部靠片《黑暗之女》(Daughter of Darkness)中飾演一位千年吸血女伯爵,帶著一個女孩(僕人,性伴侶)到處吸血和性冒險。

《血染拜占廷》是尼爾喬丹最近的一部吸血鬼電影,故事中的吸血鬼,有點類似《黑暗之女》兩個女角的關係。她們是一對母女,過著流亡的生活。即使她們已經是可以得到永生的吸血鬼,她們仍然生活在一個「男性的」吸血鬼世界中。有一群男性到處追殺她們。她們被迫過著低調的生活,四處尋找落腳之地。最後她們來到了海邊的城市,遇到好心人,住進了他的「拜占廷」公寓。然後,她們把公寓改造成妓院,開始收錢營業……

read more

剪輯歷史、剪輯生活、剪輯影像 沈可尚的《築巢人》與福克斯的《唱你媽的歌》

Posted: 09 Jan 2014 02:09 AM PST

文/李幼鸚鵡鵪鶉

2013年12月27日多虧青年學者吳建樑告知,讓我生平第一次有幸聆聽是畫家也是藝評家謝里法的演講。我跟他一樣厭惡蔣氏王朝,可貴的是他憶述從前種種,心平氣和,語帶幽默。無恨、但不失批判。他說日治時代台灣畫家大多受日本教師、日本畫派影響,只要有機會都到東京留學。日本美術界嚮往去法國巴黎親炙法國畫家與繪畫新流派,影響所及,台灣晝家也跟進。往昔本地畫家到底是前往日本深造呢?還是乾脆遠赴巴黎呢?通常先滯留東京多年,方才遊學法國兩三年。那些去巴黎的日本教師與畫家,以及台灣畫家,大多不諳法語,往往依賴懂法文的日本教師解讀巴黎畫作、畫風,相當間接,人在法國卻不是直接探索領悟法國其人其畫,那只是日本某些人的觀點的法國繪畫。

read mo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