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POTS Weekly

POTS Weekly


在故宮想像達文西的(不)可能: 訪蒙娜麗莎500年(真的)策展人亞歷山卓.韋佐西

Posted: 07 Nov 2013 06:27 AM PST

文、攝/蘇盈如
義大利語翻譯/吳若楠

後來我才發現忘了詢問「蒙娜麗莎500年:達文西傳奇」展出異於羅浮宮、英國國家美術館,第三版本的《岩洞中的聖母》,究竟是否為真跡。至少策展方所標示的作者,是達文西與助手。我缺乏考證,以致無法判斷達文西本人究竟在創作過程中出多少力。然而,更根本在於,面對大眾時,缺乏辯論的論述方式,例如真跡是如何形成的。藝術市場運作有其邏輯,拒絕、蔑視藝術史辯論與商業藝廊所建構起來的市場,或未曾嘗試使它更合理,創造只需要一次性消費、觀光客程度的文化空間。若在這裡強調「真跡」,那才是真的偽善。反正,作品好玩(是具有產值啦,咳!)的地方不就是那些八卦?至少在與策展人亞歷山卓.韋佐西聊過,發現這裡被允許大嗑奇聞佚事。

深植人心卻發現是後人孺慕想像所繪、各式各樣的「自畫像」,第一個展區其實是「達文西已死」。醜陋諷刺畫與代表美的人物肖像並存,幽默穿透真實與虛構。接著《蒙娜麗莎》面對後人正經仿作或執意反抗,現場驚豔出現雌雄同體的裸體喬孔達夫人。韋佐西表示,直到1911年《蒙娜麗莎》失竊後、加上杜象惡搞,達文西的名氣才超過文藝復興的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韋佐西認為藝術除了消費,也可以是轉化社會風氣的工具。達文西的當代意義在於,他的作品是用來改變整個世界。達文西是藝術、科學上的烏托邦主義者,希望建造理想的城市,永遠不接受社會現狀。不應對生物體施予暴力,但設計武器,而戰爭是為了自我防衛。尊重有機體的平衡,人體、機器、建築、宇宙結構都有相同法則。以解剖學為基礎畫人物,畫家像醫生,要讓人體更漂亮、健康。韋佐西談到當代電腦繪圖,許多概念基礎來自傳統藝術。

read more

如何成立一個好的故事,或者一個討人喜歡的阿伯? 伍兩柒談《搶神大作戰》

Posted: 07 Nov 2013 06:21 AM PST

文、攝/蘇盈如

得知伍兩柒其實是張國立,我緊急打電話問朋友,到底他是怎樣的人。《搶神大作戰》發生在東北角、金瓜石地底下的世界,在少年筆下提醒自己,10多歲時書櫃裡曾有的著迷幻想與興奮,例如不談外星人時候的倪匡,及日治時期與原住民傳說故事。書裡20歲主角面對老廟拆遷,與夥伴踏上山靈鬼魂的地底冒險,一幕幕躍入眼前。老成的偏執體現在對於信仰與礦業歷史鉅細靡遺的描繪上面。不再是研究報告,一本好看的科幻/推理/歷史/奇幻小說,終於面對庶民生命與口述傳統,始嗅得出親切與厚度。講古先生這回不由供著,他要大家去胡說、創造與傳播。

我其實沒有看過他以前的作品,據維基百科張國立(作者,1955年生)的說法,精通各國語言並研究各式新型武器透徹,還是記者跟雜誌編輯前輩。《搶神》其實是他做地陪,當時對大學生胡說八道的平溪線故事,在部落格上發表開始。然後他說台灣文史可以開心點,說故事不要太嚴肅。口說紀錄仍然重要,對他而言這點牽涉到我們對於時空的想像。「廟、鐵道是虛構的,但瑞芳商店存在。我認為時間不會消失,每一秒、即使比秒還要小單位,都繼續存在。它存在另一個空間裡,只是我們沒有去留意。像瑞芳商店,我們以為它不見了,其實沒有。」繼續說「如果被記得就不會死。我一直認為我母親沒有死。只要存在,都值得紀念。我很喜歡台灣的廟、密度很高。那時跟他們講每一個廟裡面,神的故事。其實虎爺存在很久、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民俗是靠個人記憶,人有沒有欲望去了解每一個東西的由來。面對外甥女亂問,我胡謅,於是有些東西存在我跟她之間,是秘密。」

read more

新自由主義下的多孔性戰鬥策略

Posted: 07 Nov 2013 04:27 AM PST

文、圖/編輯部

當今要恢復人之所有一切的,首要戰略是必須有「多孔性戰鬥」的想像。僅管大衛哈維在《希望的空間》書中提出〈行動中的反叛建築師〉的「長戰線劇場」理論充滿洞見,然而我們必須從先鋒性、前線性的空間離開,邁向多維度的戰鬥。哈維認為每個特定時空下的反叛政治實踐是一條長的戰線(long frontier),每個人都有自由意志與創造力,並不是資本主義下勞動的固體,每個人有多孔性的證明使其成為政治人的可能。面對不同思想與行動的「劇場」,重要的是我們要彼此互相看見。他提出八個長戰線的劇場:個人即政治、社會構造、集體政治、戰鬥的特殊主義、中介機構與人工環境、翻譯與渴望、普遍主義、社會生態秩序等劇場。我們可能身處其一,也可能在幾個領域重複。他提醒我們,建築師(藝術家、知識分子、市民亦同)是掌握資源與建造世界的人物,我們都在「翻譯」各種不同歷史政治下眾人意圖將之轉化成現實世界的渴望。重要的是我們要堅定的成為一個反叛的建築師,就要「擁有各種資源與慾望,可以立志成為一名破壞份子,制度內部的第五縱隊成員,把一腳堅定的踏在某個替代方案陣營中。」沒有人在資本主義的外部,而多孔性戰鬥基地就是從內部開始反叛的想像與實踐。

read more

在群眾裡唱工人的歌──專訪韓國運動民謠詩人文鎮五

Posted: 07 Nov 2013 04:23 AM PST

文/曾芷筠
圖/流浪之歌音樂節提供
韓語、歌詞翻譯/徐立雅

話極少、眼神清澈而堅定,據說文鎮五(韓國重要民歌運動團體「尋歌人」成員)是對韓國非常重要的國寶級音樂人,上月來台,主辦單位還被友人交代要好好照顧這位貴客。可惜活動文宣中去歷史去脈絡只剩抗議民謠標籤的硬梆梆文字、匆匆找來的翻譯志工、一小時長度的售票表演(而且音響燈光舞台都有點糟糕),被動的接受聆聽讓我在表演後相當好奇,如果聽眾想更完整了解歌曲背後的故事、各國的運動歷史、音樂創作的狀態及過程,這種多元並陳(卻扁平)的音樂節是不是了解世界音樂的最佳方式?(雖然世界音樂本身就是一個極為有限的範疇)

但至少透過歌與歌之間的簡短介紹,可以清楚感受到雖然只是一把吉他、一首民謠,卻永遠都是群眾讓音樂有了力量。這從韓國的工人運動與音樂的關係來看尤其明顯,1984年由金珉基等學生運動的參與者組成了「尋歌人」,從1970年代末的學生運動到之後的民主運動、工人運動,音樂、詩歌、文學都從中生根蓬勃,1986年六月抗爭後,這個樂團開始正式活動。當時樂團扮演的角色比較像是把抗議歌曲傳遞給大眾知道,讓大家可以一起唱。1989年,文鎮五加入尋歌人,進入90年代的民主化運動後,樂團把抗議歌謠以唱片出版,「那時大概賣了80萬張左右,有一首歌還衝到大眾歌謠TV排行榜上第二名,算是民眾接受度很高的團體。」在韓國,幾乎每個男人都要在大二時休學去服兵役,結束後再繼續回來讀大學。「我在大三當完兵時偶然聽到尋歌人的演唱會,記得當時聽眾非常多,我很喜歡金珉基(尋歌人的創立者),聽了之後讓我也很想要用唱歌來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大學畢業後,我開始思考要找份正常工作呢?還是庸庸碌碌繼續過生活呢?當時有一份比較進步的報紙《新潮流報》,上面刊登了尋歌人徵選會的廣告,看到時就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去!」因為這樣開始創作音樂,希望可以藉由音樂的力量讓社會變得更好。

read more

發行手記:黃色鴨娃兒很大

Posted: 07 Nov 2013 01:32 AM PST

文/涂嘉原

黃色潛水艇?黃色小鴨?黃色棉籽油?誰才是安全衛生又無毒無害的選擇?而且可以歷久不衰、保證新鮮?這幾週民眾一直被黃色小鴨和棉籽油的新聞灌爆大家的眼睛耳朵(抱歉,還是要提一下前一陣子也和顏色極有相關的新聞——台北市立木柵動物園貓熊新生兒的故事,為什麼有必要營運到24小時大家隨時都可以觀看小貓熊的生活??令人無法理解的是知道幼小的貓熊可以聽到聲音、可以爬行、可以便便、還可以當台北市榮譽市民,抱歉,再抱歉一次,連小貓熊的耳屎是濕的,都可以來告訴民眾這些都是「新聞」!!!重點是生命教育!在可愛魅力無限之外還有更重要的生命教育!拜託……),真不如來聽披頭四的Yellow Submarine有營養多了。

看到這則新聞真的會令人吐血,許多平面、網路媒體開頭都這麼說:「桃園沿海地區季風強勁之下,黃色小鴨游回陂塘的計畫今天暫停……」。當然後續要大家繼續關心黃色小鴨何時可以回到池塘裡玩水,氣象風力因素、技術問題、還有藝術VS政治問題如何解決,大家就巴著一隻18公尺高的充氣鴨鴨充滿大家生活中的樂趣,啊,為什麼是一隻鴨而不是一隻鵝呀~~(自動播放the Beatles的黃‧色‧潛‧水‧艇)。

read more

POTS WORLD:破世界

Posted: 07 Nov 2013 01:30 AM PST

藝評家亞瑟‧丹托以89歲高齡過世

當代著名藝術哲學家亞瑟‧丹托(Arthur C. Danto)上月25日過世於紐約曼哈頓家中,丹托被認為是最廣為人知的後現代藝評家之一,他為《國家》雜誌撰寫藝評逾25年,極力推廣前衛藝術家如安迪‧沃荷,並宣稱藝術史的終結,重新定義傳統藝術史及現代藝術的歷史論述。

丹托撰有逾30本著作,並以《超越布瑞洛盒》及《藝術終結之後》引領藝術評論的哲學思考。丹托1964年時在紐約藝廊見到安迪‧沃荷的作品並質疑,若沃荷的《布瑞洛盒》與市場中所售的布瑞洛盒沒有任何不同,到底真正的藝術意味著什麼,當時越來越多的作品已不再具備傳統藝術價值觀,此問題切實引出了當代藝術的急迫現況。

對丹托來說,布瑞洛肥皂盒只具備實用性質,而沃荷的《布瑞洛盒》卻表現出唯一象徵概念,也就是消費文化。但要如何區分你所看到的事物是實用物件或具思考意義的藝術作品呢?簡言之,你知道沃荷的《布瑞洛盒》是擺在藝廊而非超級市場。

這使丹托重新剖釋藝術本質,藝術不再由傳統美學論述去定義,假若某族群認為這物件是藝術作品,不論它用什麼形式詮釋,這就是藝術。丹托在論文《藝術世界》(The Artworld)中提及「僅觀看不能閳釋出藝術的意義本身,還須參照藝術家所提供的社會情境及藝術世界中的脈絡知識」,丹托也相信,沒有任一流派風格會支配當代藝術,多元性藝術景象會成為新的結構狀態。

「他藉由審視、批判現代藝術,告訴我們何謂藝術本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教授LydiaGoehr表示,「丹托熱愛藝術具有的開放及自由性,和其多元化的可能」。(來源:nytimes/編譯:林婕穎)

read more

國民黨全代會關門大吉吧!

Posted: 07 Nov 2013 01:22 AM PST

文/映雁

今年國民黨全代會鬧得滿島風雨,我們都知道這和「丟鞋」有關。好好的黨代表大會,閒雜人等都來鬧事,凡忠貞國民黨員一定不爽。

問題是全國黨代表大會還有存在必要嗎?早年的國民黨是「革命」政黨,在它還意謂著「包容」的時代裡,各派嚮往新世界的反封建力量都能在黨代表大會表達思想與意向。在「共和」的草創期,黨就是新政,而黨代表大會也就可能是民間意見的交流場。

但這早過去了。在內戰的意識形態鬥爭中,黨組織的觸角成為了肅清與鎮壓的機器,由下而上的意見表達轉成鞏固領導中心的造勢場,終於使國民黨走向反歷史潮流的保守路徑。來到台灣,冷戰武裝加持,黨組織的功能就是監控,它宣誓的「民主、地方自治」也只是配合著黨權力壟斷的更全面政治壟斷。

read more

食品安全與農糧自主的階級政治 對付自由貿易的貽禍

Posted: 07 Nov 2013 01:20 AM PST

文/陳虹穎

在消費-生產關係實踐中,「糧農安全」4字背後蘊含更多層、複雜的分配政治。第一個層次僅碰觸到消費端「食品安全」,透過認證制度,消費者只要買得安心、吃得安心則已。有機蔬菜店為此型態代表。

第二個層次,是農夫市集與農學市集的出現,建立消費者與生產者的直接接觸,目的是消融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異化關係。但逐漸的,部分的「小農生產」成為地產業省下預售屋廣告費的清新符碼;在扼殺老樹的城市高級地段裡,販賣本土自然的農作給上等客人,這都是為了農民的生存與大眾推廣。但在「農糧自主」的大招牌下,城市中,人與環境的部分異化關係被擱置了。這是以「拓展消費通路」為目標,必然面臨的考驗與限制。

read more

想嘗商討的共治實踐:參與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的歷程與思考

Posted: 07 Nov 2013 01:19 AM PST

文/Klavier Wong(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籌委)
圖片提供/Nhm Wong

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簡稱社運電影節,一個由草根團體組織的平民電影節,走過十年,經歷規模的擴大,參與人員和合作團體的增多,影片題材的拓寬,延伸活動的多元化。而筆者我,2008年開始成為社運電影節的觀眾,如今也成為電影節籌委的一員。電影節是我這幾年來運動培力的場域,關於思考、商討與共治。

社運電影節緣起

十一年前,俗稱八樓的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的社會運動資源中心(即現時的自治八樓),創辦香港社會運動電影節。開始時的目標是以文化手段帶出社會性意識以及思考,主要目標觀眾為專上院校的同學,巡迴於各院校之間。由第二屆開始,本著中心連繫院校同學及民間社會的宗旨、面向草根自主的運動方向、以及回到現場的實踐,社運電影節進一步走向草根,連繫民間,開展巡迴於院校、草根團體以至行動現場之間。及至2009年的第七屆社運電影節,開始實踐對主流媒體批判思考及草根媒體的建立,開始拒絕主流傳媒的採訪。一來我們不希望主流傳媒以獵奇的手法作報導,甚至扭曲電影節希望傳達的價值,同時也嘗試開拓一條草根的,主流媒體以外的傳播渠道。從2011年開始,除了影行者和八樓作為主要籌辦單位之外,電影節嘗試招募共工(co-worker之意,來自公共,踐行共工,回到工共)。

「影像,感動,思索,行動」是電影節的宣傳口號。平民共治,民主商討是嵌在電影節的價值。

read more

音樂靠邊站:《Still Life With Eggplant》、《Interiors》、《Across Six Leap Years》、《Something About Knowing》

Posted: 07 Nov 2013 01:14 AM PST

本週站主/boyethan

藝人:Motorpsycho
專輯:Still Life With Eggplant
發行:Rune Grammofon

Motorpsycho名字聽來雖陌生,卻早已是北歐搖滾圈子裡的長青樂隊。成軍超過20年,發表過十餘張錄音室大碟,受到硬蕊、迷幻與後搖等音樂的洗禮,音樂視野與觸角極其廣泛。

2009年適逢樂隊成軍20週年,特地遠赴北美找到極負盛名的獨立搖滾製作人Steve Albini為專輯《Child of the Future》錄音;2012年也嘗試過與家鄉特隆赫姆的管弦樂團合作灌錄唱片,樂隊的創作能量始終保持於高峰期。

第15張錄音室大碟《Still Life With Eggplant》裡,樂隊瘦身為三人編制,元老隊員Bent Sæther親自監製,重新詮釋與探討60、70年代迷幻與Progressive Rock音樂的根源;情況頗似近年崛起的澳洲迷幻樂隊Tama Impala。

read more

夢的河流

Posted: 07 Nov 2013 01:09 AM PST

文/陳德政

藝人:Bill Callahan
專輯:Dream River
發行:Drag City

《Dream River》是Bill Callahan讓Smog這個化名「退休」後,以個人名義出版的第四張錄音室專輯,要追上Smog的十一張還有一段距離,不過自2007年的《Woke On A Whaleheart》以來,四張已足夠拼出一幅豐碩的圖像,如今聽他的音樂,確實可分成前後兩個階段來聆賞。

兩年前我在前作《A pocalypse》問世後不久,在巴塞隆納欣賞了他的演出,磁性的嗓音比唱片中聽來還要深沉,編曲的爆發力也更強勁。《Dream River》裡,他的創作心境沉到比從前更深的位置,收錄了八曲(比《A pocalypse》多一首歌),結尾曲〈Winter Road〉是整張專輯他少數唱到高音域的曲目,其餘大多在沉穩收斂的中低音域遊走。

照Bill Callahan的說法,他希望創作出一張深夜專輯,是人們上床睡覺前聽的最後一張唱片。我是在聽了一陣子後才看到那段話,當下覺得湊巧,《Dream River》的確是近期睡前我最愛聽的作品,每每聽到〈Spring〉的笛子配上發抖的電吉他,〈Summer Painter〉尾聲的銅管樂器,都有療癒的感受。

read more

倒吃甘蔗

Posted: 07 Nov 2013 01:07 AM PST

文/海德

藝人:SPC ECO
專輯:Sirens and Satellites
發行:Kaboom Music

SPC不再需要噱頭,有關瞪鞋名團Curve的經歷、少女般的主唱和業界少見的父女檔等,這些賣點都不重要,在這個Debut專輯即是生涯最佳的年代,他們表現出倒吃甘蔗的罕見能力,從第一代瞪鞋老派的套路再混入電氣雜訊與節奏,接著嘗試緩慢的歌謠鋪陳,最終在第四張專輯《Sirens and Satellites》中迎來自我風格。

新作中電子的比重首次壓過的吉他噪音,如此比例失衡的電子混種瞪鞋卻帶給SPC ECO特有的標誌,因為女主唱Rose Berlin過於現代溫厚的聲線反而與電音相得益彰,整張專輯的節奏組基本架構走在Trip-Hop的黑暗黏稠中,但又混入了Indie-Electronic與Dubstep的元素,但從沒忘混搭夾層那名作般的綿密迷幻吉他,甚至是Space-Rock混合Cocteau Twins的夢囈飄忽,Dean Garcia吉他噪音處理地內斂精巧,一旦出現即是編曲重點,不再充滿了Curve的色彩,16首歌的長度看似嚇人,但也許只有這種接近雙碟的容量才能充分表達SPC ECO改造瞪鞋的視野。

read more

走入攝影文本的花園迷宮

Posted: 07 Nov 2013 01:05 AM PST

文/陳佳琦

書名:持續進行的瞬間
作者:傑夫.代爾
譯者:吳莉君
出版:麥田 2013/8

閱讀本書的經驗猶如在旅途中找不到路,於是只好放棄找路,開始欣賞起路邊小花與風景,得到未有的體驗。也像突然間發現自處在一座沒有起點、沒有終點,或說起點跟終點已被接在一起、自此不斷被迫繞行的迷宮裡,一座由龐大的攝影作品所構築成的絢麗宇宙。但實際上是,一開始很想趕快讀完,但發現不可能,結果得到了一種慢速的自由,甚至開始拒絕快讀。《持續進行的瞬間》談攝影,深受班雅明、巴特、桑塔格和伯格的影響,卻又努力掙脫他們(作者可愛地在開頭及宣示要避免每五頁就引述他們一次),成為一本絲毫不艱澀、甚至美得像詩的攝影論,但求你學著享受岔路,停下,看圖,順便把部分未能附上的攝影也都google一下。

傑夫・代爾(Geoff Dyer)是一個才華洋溢、具歐洲傳統博學精神的英國作家,嘗試從各種「很多攝影師都拍過」的主題中尋求不同攝影師之間彼此親近但又不同的感性。盲眼乞丐、夜晚、帽子、剪影、階梯、長椅、籬笆、雲朵、露天電影院等不同主題,或說這些各不同照片中皆曾出現過的相同「刺點」,如同一本攝影主題百科一樣被收納。代爾從相似的被攝物整理不同攝影師相近或相異的處理方法,觀察不同的攝影觀如何帶領攝影師往不同的方向前進,也看出了攝影在這一兩百年間的不斷改變與美學形式的重寫。他走出了桑塔那帶有強烈道德觀的詮釋重荷,不企圖告訴讀者比起這種他更欣賞哪一種攝影觀或攝影師的價值評斷,但是藉由各種主題的比較,他看出了每個攝影師如何受制於不同的個性、生命與觀點指引,而作出不同的選擇。他並非沒有觀點,但試圖呈現多元紛陳。從這點看,代爾或可說是一真正的影像後現代論者(此後現代並無貶意),在析論不同形式與感性時,不隨便放棄可能與自己美學觀扞格的對象,甚至更賦予同情,此外,他幾乎藐視歷史地將同一主題的物件視為不同作品中的同一主角,進行跨時空比較,例如Tina Modotti那裡充滿希望的帽子如何變成Dorothea Lange鏡頭下越來越絕望的帽子,他為帽子編故事,成為自有生命之物藉以重塑攝影史。

read more

從中國尋路美國

Posted: 07 Nov 2013 01:01 AM PST

文/胡晴舫

書名:奇石:從城市到荒野的另類紀實
作者:何偉
出版:八旗 2013/10

來自密蘇里的彼得˙海斯勒有個中國名字叫何偉。他因為參加美國和平工作團,1996年到1998年在四川涪凌教英文,從此留居中國十多年,期間擔任《紐約客》雜誌特派員,撰寫一系列的中國觀察文章。他的《甲骨文》、《尋路中國》等書使他聲名大噪,成為當今美國採訪寫作中國第一人。

中國在二十一世紀躍為顯學,不僅在美國,全世界都想要理解中國。何偉的寫作適時提供了一扇窗子。比較起其他趕熱潮寫中國的美國記者,何偉顯得突出用功。關於中國,他沒有試圖發明什麼大理論並努力證明之,除了吃鼠肉、買奇石,很少會像寫動物奇觀似地誇張描述中國怪象,他尤其花費極大篇幅在中國底層老百姓,使讀者近距離目睹中國社會生活,不先入為主夾帶一堆人云亦云的陳腔濫調。而且,他說中文──我要強調這一點[......]。

我第一次閱讀何偉的文章,就在《紐約客》雜誌。及至我自己也住進北京,每回有機會買到《紐約客》雜誌,讀到何偉寫他開車出北京、三岔村度週末、買奇石,有點像現在閱讀朋友分享的臉書。漸漸,我發現自己在做反向閱讀。讀何偉的文章時,我並不是在讀中國,而是在讀美國。因為他在腦海裡建構他對中國的認識,而那些他選取的議題以及評論觀點反應了美國人的文化關注與價值判斷。[......]

read more

當女人開始行走,一種危險的思想

Posted: 07 Nov 2013 12:59 AM PST

書名:玫瑰與槍:百年前一位中國奇女子衝擊傳統的革命史
作者:鄭毓秀
譯者:賴婷婷
出版:網路與書 2013/8

要從歷史繪製出差異的面孔與認同,至今仍不容易。幸好張桂越口中的民國大女人鄭毓秀,寫出了從清朝到民國初年,身為革命黨人的故事。我們才能繼續想像,不同時空裡,那個決定在渾沌中起身叛逃,而被視為危險因素的女人故事。在「革命」還無庸置疑是「革命」的年代,身為清朝官吏的女兒,她積極介入政務。坦承生命無法與性別認同、家庭傳統、東方教育、政治參與等任一面向分割。她在法國歷經二戰交涉,故事最後落在中國抗日作戰,卒於1959年。鄭毓秀去世的太早,我們總是無法再想像,那些民國初年號稱革命的「知識份子」,在今天是否仍持有需被查禁、暗殺的危險思想?(蘇盈如)

read more

房價不會永遠上漲

Posted: 07 Nov 2013 12:58 AM PST

書名:華爾街之死
作者:戴夫.堪薩斯
譯者:謝麗美
出版:群學 2013/7

翻讀一書,難免意外向來以人文社科、且強調文化批評為出版重心的群學,怎麼會決定出版這樣一本,呃,越翻到後來,越幾乎像是關於如何聰明理財的guidebook?儘管文案寫著:「這是一場新自由主義帶來的失控金錢遊戲,而批判,從理解開始。」全書也確實提及2008年金融危機形成的始末與原因,因此或可看作一本「親切的金融風暴入門書」。

雖然如此,作者提到一件事頗值得台灣讀者警惕,亦即,約莫在2006年底到2007年初,就陸續開始出現個別屋主還不出房貸的案例,理論上,這應該戳破房價會不斷上漲的神話才對。可是,直到發生所謂的「次貸溶化」(subprime meltdown,即次貸違約的影響波及到一大堆跟房屋抵押有關的債券)的初期時,華爾街和投資人都沒有警覺,又或者說,仍然覺得問題不大、會解決,因為他們篤信:「房價會持續上漲」。Dave Kanas因此直言,金融危機的成因或許源自於次貸問題,但其中最關鍵的問題其實是,「太多借款湧入一個根據錯誤觀念所建立的系統,也就是:『房產價格永遠會上漲,漲多漲少罷了。』」

read mo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