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TS Weekly |
- e‧松菸‧文創歕雞胿仔
- 2013秋鬥 - 召喚當代需要的「左」
- 比好萊塢還好萊塢的台灣電影市場—台灣電影改革之路
- POTS WORLD:破世界
- 編輯室手記:豬油、藝博會、天狼星
- 甘比亞斷交 體系宿命
- 批判言論的欺騙性
- 音樂靠邊站:《Mark Kozelek & Desertshore》、《If You Wait》、《Jinx》、《Partygoing》
- 川流不息
- 3040年,世界會變成什麼模樣?
- 社群媒體如何遞傳動人
- 女同性戀鄉愁藍調
- 非洲政策失敗報告書
- 書寫商行、公司、企業─鈴木商社的產業史與殖民史
- 陳湘琪與道爾頓·楚姆波連結了奧黛麗赫本的《羅馬假期》與蔡明亮的《黑眼圈》
Posted: 21 Nov 2013 07:56 AM PST 伊東豊雄與市民運動:大巨蛋八年後,再訪松菸公園催生聯盟成員 文、攝/蘇盈如 我在松菸誠品一樓狹小但異常高挑的廁所裡,進行沒有被迫消費的短暫喘息。2006年馬英九時任台北市長,與遠雄集團簽約BOT松山菸廠做為臺北文化體育園區,環保團體與當地居民包括緊鄰社區里長、學校家長,在幾次公聽會下來,串連成立松菸公園催生聯盟,試圖在協調過程中阻擋環境、生活機能承載過量的大巨蛋一案。文創園區2011年正式開放、誠品松菸今年(2013)開始營運,體育園區目前加緊施工,預計趕上2017年郝市長的臺北世大運。政府做為台灣永遠的地主,當時堅持挖掉老樹。2010年聯盟提起行政訴訟,今年初一審敗訴,然二審法院雖仍判決環評未違法,都審與建照卻被認為有爭議、於幾日前發回重審。官司仍然持續進行,而我在拜訪公園催生聯盟召集人游藝時,已經走過長期抗爭下來的沮喪與心痛,對此結果倍感振奮。他對外分享抗爭經驗,而緊鄰華聲里與新仁里里長,秉持地方角頭老派喬事情的魄力,持續監督園區對於周遭住民的影響。 在許多次與社區居民衝突的過程中,即使同樣身為台北市「市民」,我也覺得那群具有產權、捍衛「生活品質」的異性戀家庭,如同描繪一般,是某種趾高氣昂的重度潔癖患者。然而,他們口中的居住正義,從來沒有一個真正公開辯論的空間,中產階級的政治能動性、同樣在內外交攻的程序不正義中,被架空、激化對立。人們對於居住空間的想像就只有:公共設施要安全、不要使人容易跌倒或被砸到,周圍環境乾淨、清新還有不要吵鬧。如何在產權內外,想像一個對階級更為開放、最好是免費的城市公共性,絕對不是郝叉叉跟1999會提供的答案。 |
Posted: 21 Nov 2013 06:55 AM PST 文/許崇銘 由五十餘個社運組織共同發起的2013秋鬥,17日下午舉行。自09年「秋鬥再起」開始,發起團體由工運擴張至各領域的運動團體,當年度的秋鬥參與者,通常都會反應出該年主要的運動議題,如去年勞保問題激起各地總工會與職業工會的積極動員。今年秋鬥現場與往年不同之處,當是出現了大量各地迫遷自救會團體,從一直未解決的三鶯部落、華光社區,跟今年引致到不可收拾的桃園航空城、苗栗大埔以及南鐵遷移等等。 活著的祭典 秋鬥復辦以來,實質的內涵已經從勞工運動,轉化為社會運動的結盟。今日秋鬥,和過去「二法一案」時代所萌生、針對工運議題的衝撞與施壓相對照,更像是一年一次的社運勢力總盤點與結盟關係的確認。走在相似路線上的組織於年末互相聚首,探詢合作的可能,交換一整年的挫敗與戰果,順便確認敵人與朋友。因此行動方式,雖然名稱上依然延續著「鬥」這個引入自日本「春秋兩鬥」的抗爭招牌,亦轉變成象徵及誓師為主。以統攝多場域、多面向的議題,透過「舉辦」秋鬥,整合出適用於當代台灣運動的理論工具跟具體方略。如今年集結於帝寶,以行動劇定性各領域的議題(食品案、教育商品化、高房價等),背後為政商複合體的共謀剝削,中點為華光社區,控訴政府以產權問題,掩護政商合謀都更利益,至財政部終點時以掛鞋行動抗議藍綠勾結淘空社會,並提出社運團體對台灣十年後應是如何的想像與願景。 |
Posted: 21 Nov 2013 05:05 AM PST 文/陳潔曜 法國凱薩獎抗議事件 法國電影產業達到高峰,國片市佔率超越美國電影之際,法國導演巴絲卡.費宏(Pascale Ferran)於2007凱薩獎風光得到最佳影片等四項大獎,得獎時卻在文化部長、電影業界和全國觀眾面前,發表長達六分鐘的抗議演說,抨擊電影產業兩極化(polarisation,大片資金越來越大,小片規模越來越小,中型片系統化消失)。隔天《世界報》罕見以社論的篇幅批判國家電影政策,並刊登導演抗議演說全文。然而當時文化部長對此抗爭一笑置之,隨即在內閣改組黯然下台。 無獨有偶,以《大藝術家》(The Artist)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的法國導演哈札納維西斯(Michel Hazanavicius),七月寫了一封公開信給法國總統,抨擊政府「犧牲電影界」刪減電影預算;他的核心論點為:沒有電影政策,就沒有今天的法國電影。現任法國文化部長這次不敢怠慢,隨即帶著電影業界和新銳導演會見總統,並馬上提出改善政策。 法國作為歐洲電影第一大國,仍需不時面對激烈抗爭;沒有改革,文化部長官位不保;相比法、日、韓、中,國片市佔率經年超越好萊塢,台灣國片市佔率2009年只有2.13%,台灣電影需要怎麼樣的改革? |
Posted: 21 Nov 2013 04:56 AM PST 歐盟將為受迫害的同性戀者提供庇護據歐盟最高法院最新判決,歧視同性戀的法律將可做為判予庇護的條件。三名來自獅子山、烏干達與塞內加爾的男子告訴荷蘭政府,他們擔心回到祖國後將會因性取向遭到迫害。歐洲法院表示,個人的性取向在評估庇護申請的過程十分重要,然而儘管某些國家訂有將同性戀行為定罪的法律,並不代表同性戀者一定會遭到「嚴重」迫害,也不保證能申請到庇護。「這項判決大致上是正面的,」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研究員高歇爾(Neela Ghoshal)表示,「它明確地指出性取向是個人自我認同的一大要素,不應為了避免迫害而刻意隱藏。」但她補充道,此判決只能幫助少數因性取向而逃到歐洲的LGBT人士,對非洲大陸起不了太大影響。「多數的LGBT並不打算離開,這項判決不會使大家爭相逃往歐洲,因為真正的戰場在家鄉。」非洲有許多國家將同性戀視為刑事犯罪,違法者可能被判終身監禁或高額罰金。「當地有不少團體正試圖改善這樣的狀況,對許多人來說,逃到歐洲不是第一選擇。」高歇爾說。(來源:france24/編譯:JanetC) |
Posted: 21 Nov 2013 04:49 AM PST 文/林倩如 一個早晨,竄進鼻腔腥重味,果然是豬油。開始凝固形成,輕吹表面不起一絲眉皺,食安問題深深進入到家居空氣。 一個下午,同朋友晃遊藝博會,週五人還少少的,門口巧遇黑狼,沿途併行歡樂。來自15個國家、148間畫廊參與(五成以上參展者來自國際),超過500名藝術家、3,000多件藝術品,是為二十周年盛大慶祝,報導稱參觀人次達35,000人,現場成交額超過十億元,買家主要包括海內外藏家、台商,還有自由行的陸商。一直對畫廊市場或藝術品交易生態不熟悉,場內只稍微感受到,穿著貴美妝容打點需拍照打卡。一開始經過村上隆和植村秀聯名發表聖誕彩妝的攤位,保全整個人守立前方不超過一公尺完全融入畫面,要欣賞全景也難。哥瑞葛利‧巴賽米恩(Gregory Barsamian)1997年立體圓柱型作品<雙舞步>是靈魂吸入腳步不動的最驚艷,黑暗、閃光,牛奶一直翻倒,舞者一直掉落,機動裝置、視覺暫留造成的幻境錯覺,一句英國諺語:不要為翻倒的牛奶哭泣。舟越桂的雕塑仍舊迷人深邃,望著人像的眼睛就呆愣了。離開前,朋友眼尖發現村上隆出沒,黑狼害羞心砰砰地讓我們感應到必要前進。一旁是王雅慧去年「遙遠的與鄰近的那些事物」,很喜歡的藝術家,哲學詩意,葉洞城市;一旁大旺等候藏家結束話題適時切入打招呼。任務達成,並掏出、送上個人創作畫冊,靜靜的告白。 |
Posted: 21 Nov 2013 04:47 AM PST 文/林子暉 甘比亞於2013年11月15日凌晨忽然片面宣佈與台灣斷交,結束18年的邦交。對照於2012年4月馬總統出訪,與甘比亞總統賈梅互動熱絡,甚為諷刺。 諸多輿論質疑馬總統的「休兵外交」造成外交人員怠惰而對於甘比亞斷交措手不及,但也難以否認中國在非洲,甚至全球政經影響力日增,而台灣相形經濟下滑,外交處境必日益困窘。 然而進一步探究,不難發現台灣早已無參與此賽局的可能與必要。 中國在非洲的新殖民主義,固然已非20世紀初武力征服的殘酷,甚至相較於美國粗暴的干涉他國政經,都多了些「第三世界盟主」柔軟的身段,讓非洲國家在經貿合作上擁有更多自主性。 |
Posted: 21 Nov 2013 04:46 AM PST 文/映雁 我們多半以為只有執政當局善於裝扮,其實批判者也好不到哪兒去,譁眾取寵、華而不實,比比皆是。 「批判」不需好文筆,只要善於運用閃亮的名詞、套上熱門的議題,就能引人點讚。這樣的敘事者,不用科學論證,只要使用朦朧黏膩的詞句,結論永遠反政府,則即使讀者看不下去,也會因為眼光捕捉到關鍵字而感覺良好。他的問題是把讀者推往政治正確,可是毫不在意科學性、論證,因此往往細究起來前後矛盾。 另一種的水準也不高,把鄙俗當反叛,把無理當批判,據說講道理只是小知識份子習癖,所以站在群眾這邊的人才不管什麼科學、抽象、實事求是。我不敢說這些人是煽動,然而他們認為就是讀書人太高傲才不懂得人民激情、情緒實況。 |
音樂靠邊站:《Mark Kozelek & Desertshore》、《If You Wait》、《Jinx》、《Partygoing》 Posted: 21 Nov 2013 04:33 AM PST 本週站主/海德 藝人:Mark Kozelek & Desertshore 今年Mark Kozelek才與Jimmy LaValle合作重現了當年緩飆的風情,這回又與Desertshore合作重返傳統民謠之地,不得不佩服他做為Song-Writer的神勇創作威能,此作不像化名為Sun Kil Moon時有著濃郁的草根藍調和抑鬱內斂詞作,反而是呈現典型民謠詩人吟唱土地、童年回憶與玩笑的輕鬆寫意,但同時此作又不是一把吉他到底的純粹風格,反倒是呈現於Indie-Folk的全樂團架構深度,特別是各式吉他的運用頗有新鮮感,一曲有如預言可以層層撥開但不吊書袋的〈Hey You Bastards I'm Still Here〉正是專輯的典型歌曲,聽似平凡但依舊需要咀嚼笑話才得其醍醐。 |
Posted: 21 Nov 2013 04:26 AM PST 文/(OR)伊森 藝人:坂本龍一 Ryuichi Sakamoto 在我聽來,《Three》其實不是「三位一體」、而是「二加一」。二指的是坂本龍一與摩樂鮑姆(Jaques Morelenbaum),一指的是小提琴家朱蒂康。畢竟坂本龍一與摩樂鮑姆其實早於十年前的《Casa》有過合作,當時還有摩樂鮑姆之妻Paula擔任女歌手。十年前三人玩的是巴薩諾瓦(Bossa Nova),十年後改以鋼琴、大提琴與小提琴「三重奏」的形式重新詮釋坂本龍一昔日的經典舊作,如〈戰場上的快樂聖誕〉(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美貌の青空〉(Bibo no Aozora)以及〈七武士〉(Seven Samurai)。 與其形容坂本龍一是一位多麼前衛的東方音樂家,倒不如說他是勇與「創新」與接受「挑戰」。有時聽他的鋼琴演奏靜如處子,有時欣賞他為電影如《末代皇帝》、《小活佛》、《火線交錯》的配樂又是另一番澎湃激昂;在對的時候遇上對的合作夥伴,始終是坂本龍一音樂創作的不二信條。你形容他凡事信手捻來,可他卻是毫不經意,就像這一趟《Three》的巡迴演出。 |
Posted: 21 Nov 2013 04:23 AM PST 文/愛吹倫 藝人:Deltron 3030 90年代由Company Flow帶起的Alternative Hip Hop風潮在2000年達到高峰,饒舌歌手Del The Funky Homosapien(of Hierglyphics)、DJ Kid Koala與韓裔製作人Dan The Automator組成的概念團體Deltron 3030在當時更是無敵,首發即使過了十幾年依舊如新,堪稱傳奇。這張Hip Hop最重要概念專輯背景設在西元3030年,由Del扮演Deltron Zero為大家講述著崩壞的末日光景。音樂上大量取樣70-80年代由黑人引領的非洲未來主義(Afrofuturism)音樂家Sun Ra與George Clinton等人的作品,難怪可以輕易營造出科幻氛圍。2004年便著手第二張專輯,原本預計2007發行,沒想到一拖這麼多年,等超久的! 從由知名演員Joseph Gordon-Levitt主述的開頭曲〈Stardate〉讓我們了解時間到了3040年。三位團員在本作中依舊發揮到最大,品質不用懷疑,這次有趣的點是在客席藝人上,很奇妙的跨領域結合。演員除了Joseph Gordon-Levitt還有Mary Elizabeth Winstead(《絕命終結站3》),展現的是歌唱才能。SNL搞笑團體The Lonely Island與脫口秀主持人David Cross也有參與,令人意外。好久不見的Zack de la Rocha(of RATM)演唱的〈Melting Of The Minds〉加了吉他破音,爽快的曲目;上一張就有參與的Damon Albarn(of Blur)與Casual(of Hierglyphics)共同呈現了〈What Is This Loneliness〉這首悲傷的小調。主打的〈City Rising From The Ashes〉有Mike Patton(of Faith No More)加入,輕快的節奏與小調產生很有趣的違和感,爵士歌手Jamie Cullum演繹的〈Do You Remember〉則為專輯寫下無奈結局。 |
Posted: 21 Nov 2013 04:19 AM PST 文/傑夫.賈維斯 書名:遙遠的目擊者:阿拉伯之春紀事 每次一到開會場所──我參加很多會議──只要看到有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資深企劃安迪.卡文(Andy Carvin)在場,我就大大鬆一口氣。我所在乎的會議,只要有他在,我就可以不需要筆記,也不需要將隨筆潑上網,甚至不需要太專心。所有值得記的想法和每一句可以引述的話,安迪都會老老實實地推特(Twitter)上網,但絕不囉嗦,就只是事情的精華、現場實況,不多也不少。安迪.卡文堪稱媒體的藝術大師,推特的史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 有誰像想得到,這種技術竟然改變了新聞事業與目擊者及公共大眾之間的關係?又有誰想像得到,以八卦、無厘頭視訊及消遣名流出名的推特居然有助於世界的改變? 當所謂的阿拉伯之春開始時,安迪對推特的獨特了解及運用,加上他在該一地區的經歷、與當地人的關係,以及身為新聞從業人熾熱的好奇心與懷疑態度,特別是他開闊的心靈與胸襟,大大地豐富了整個故事,不但對故事有所增益,有時候甚至本身也成為故事,推特復推特,一天多達一千五百次。透過他,突尼西亞、埃及、巴林、利比亞、葉門及敘利亞街頭的目擊者及參與者與無數網路上的人接上了頭。 |
Posted: 21 Nov 2013 04:13 AM PST 文/陳鈺欣 書名:騎士 羅浥薇薇擅長細膩書寫女女做愛場景,在她的筆觸下,時間彷彿靜止,連最微小的音符都清楚分明。在這部時空場景均設定為異鄉(倫敦與美國)的虛構作品中,我卻時時讀到「同志國」。或許對所有在家園流離漂泊的酷兒而言,處處皆他鄉,卻在女同志書寫中,見到鏡中幻象。 當翻譯酷兒回歸原有語境,置回英文的queer,一切不再浪漫,而是一次次的顛沛重來。小說裡,琳瑯滿目的搖滾歌名、藝術電影,織就起一道道邊緣前衛的密碼,當謎底揭曉,令人通電的快感。那是故事裡騎士(Ryder)與「我」做愛時譜上的〈Candy Says〉,毫不做作的用典:曾於安迪.沃荷電影中擔綱的女演員(男變女變性人),對於性別、對於身體、對於性傾向的抉擇。 故事中,「我」隻身來到異國,為的是求學,卻在東倫敦遭逢了Ryder,因為美麗的誤識而成了書名《騎士》,宛如中世紀人物乘風破浪,穿越任意門而來。沒有過多的女同志次文化符號,沒有Butch/Femme的座標,作為讀者的我,卻沒有迷路在小說中對於騎士的描述。關於愛的語言更是無庸置疑:「她的聲音在我耳裡會一直迷路,像繞著無法企及的圈子。」 |
Posted: 21 Nov 2013 04:10 AM PST 書名:紅色大布局:中國錢進非洲的真相 外交不可能是庶民個體的責任,它涉及國家對自身與自主空間的想像。中國政府拒絕內政遭干涉,「一個中國」沒有說出口的是,在非洲、南美洲等第三世界國家,踏出國門、台灣已得依賴中國掉下的屑屑維生。甘比亞最近與台灣斷交,此時閱讀《紅色大布局》,再次面對前線外交的無力、官方系統的失能,以及社會無論左右,面對第三世界只有(反)發展主義的偏狹想像。(中國眼中)台灣人的分離主義,使許多國家以此為籌碼獲利,現況無需改變。以拓展國內經濟為主要目標,對非洲發展境外經貿合作區與基礎建設,已經證明西方國家搭配老牌資本主義的扶貧理論,只能延續殖民依賴關係,而NGO永遠是一門好生意。本書所指「南方對南方的永續發展關係」,字字都顯荒謬。論述以政策分析為主,沒有庶民面孔。無所謂,因為台灣做為中國下一個經貿地域,很快的,我們自身將會是試驗結果。(蘇盈如) |
Posted: 21 Nov 2013 04:07 AM PST 書名:鈴木商店的當家娘(上下) 小說家吉田修一近日風靡台灣,同樣深涉台灣近代史的這本小說,乏人問津。本書以鈴木商行此一日本近代鉅型企業的興衰史作基柢,始於商行發跡神戶、隨帝國殖民擴張、將台灣納入商事版圖、收束於不敵大時代而關門倒閉。因此,本書既是產業史(比如樟腦業的製腦人歷險,從賽璐璐到石化塑膠…)、亦是殖民史(軍艦啟航接收台灣、商船探勘台灣的產地與市場、來往台日的文人…)。然而,此書似乎有意無意以「產業史」取代「殖民史」─恰好,彼時以強國(後來則是帝國)為理念的日本商業,明治政權稱之「殖產興業」。 明治維新撤藩置縣,現代化或西化工程裡的資本主義體制逐步建立,論者稱之「武士階級資本主義」─割據產地、拓展市場的商場戮戰,一如昔日效忠天皇,攻城掠地。然而,雖然鈴木商行旗麾下確實不乏武士般精通生意戰術的掌櫃,但裡屋內仍端坐頭家娘阿米;每次出征,都是她和武士之間信任與效忠的折衝,故也可把此書讀成「商社性別政治」田野民族誌,哪怕此乃「虛構小說民族誌」─所謂「田野」(field),難道不皆在民族誌書寫過程之中,在人類學家與報導人來往斡旋影響之際,才得以浮顯形成、才輪廓分明? |
陳湘琪與道爾頓·楚姆波連結了奧黛麗赫本的《羅馬假期》與蔡明亮的《黑眼圈》 Posted: 21 Nov 2013 04:04 AM PST 文/李幼鸚鵡鵪鶉 (文承787期)奧黛麗赫本電影影響深遠。原先我只知道她1957年的《甜姐兒》跟安東尼奧尼1967年的電影《放大》同樣探討了攝影家對影像的省思,都是把底片照片局部放大看出原先察覺不出的境界。近期體認到《羅馬假期》省思影像更讓我驚艷。不僅是片中的文字記者慫恿攝影記者偷拍(甚至像間諜片、科幻片,連打火機都既能點燃香菸又具小型相機功能!),以及拍攝的影像要不要公開、在不在乎被拍攝的一方是否受傷受害,更有趣也更辛辣的是男記者夜裡見到安眠針藥生效而半昏睡的異國公主竟把她當品行不良少女鄙夷並把她從床上扔摔到沙發,後來居然要依賴報上刊出的公主照片來跟他住處女孩核驗對照!寧可相信影像(照片)而不是真人本尊!發現公主睡他陋室,他馬上換一副嘴臉奉承唯恐不周!奧黛麗赫本的電影有時可以互看,《羅馬假期》船上舞會,女主角拿吉他砸便衣警探,《第凡內早餐》則是女主角吉他彈唱〈Moon River〉;《羅馬假期》公主在船上奔逃,有隻花貓在看,《第凡內早餐》則有個鏡頭是黃白花貓在樓上窗口俯瞰樓下門外的男女主角!蔡明亮電影不也是常常這部那部互通聲氣嗎?是枝裕和2013年電影《我的意外爸爸》兩造父母在多年後被醫院告知當初領錯嬰兒,這種被迫在「長期相處後的習慣與深情」跟「血緣的親情」間抉擇,最容易讓你我聯想到1960年美國電影《恩怨情天》(The Unforgiven)裡的白人母(麗莉安姬許飾演)子(畢蘭卡斯特與Doug McClure飾演)為了多少年前收養的印第安女孩(奧黛麗赫本飾演)近期被邪惡白人向印第安人挑撥惹來印第安女孩的族人要求她回歸印第安,不惜粉身碎骨也不肯放人,電影狠狠辯證了兩難的決擇(及其殘酷)!《我的意外爸爸》勞工階級的父親忙著爭取賠償錢款,乍看唯利是圖,但他對孩子的愛卻甚過中產階級的父親,跟《窈窕淑女》女主角那句「賣花女也有賣花女的自尊!」神似。勞工階級的母親反駁「孩子又不是寵物,怎能說換就換」的偏見,認為同樣不可以這般對待寵物,非但再度呼應「賣花女也有賣花女的自尊」,更可貴的是全片非關動物卻是極度尊重動物權的典範! |
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POTS]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 you may unsubscribe now. |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
Google Inc., 20 West Kinzie, Chicago IL USA 60610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