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POTS Weekly

POTS Weekly


只要我們還有土地:十七年後,哈凱部落的重建之路

Posted: 05 Sep 2013 08:09 AM PDT

文/曾芷筠
圖/瓦旦塢瑪

「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若望福音二十29)

行走在吊橋上的時候,哈凱(Hagay)部落族人戴禮娟對我說:「我們以後想要弄成一個藝術村,在外牆做磁磚壁畫拼貼,跟外面的團體合作藝術活動。靠著想像是我們現在唯一的希望。」說這話時她的雙眼發亮,那是她帶我去看完哈凱部落預定興建永久屋、位於桃園縣復興鄉爺亨部落附近的三光預定地之後所說的話,長長的吊橋顫巍巍,腳下溪流湍急,亦是通往未來哈凱部落的必經道路。

read more

我的回答總是,我在那裡:Fred Van Hove與李世揚專訪

Posted: 05 Sep 2013 07:52 AM PDT

文/林易澄
攝/陳藝堂

1968的機關槍,2012的世界末日

「很多人跟我說他們在唱片裡面幾乎聽不到我的鋼琴,我的回答總是,我在那裡,我的聲音跟整個音樂在一起。不管他們聽到什麼,總有一塊是鋼琴的,即使聽的人沒有注意到。」

1968年,即興音樂剛剛誕生,在新的藝術運動中爭取一席之地。那一年,歐陸自由爵士的開山之作Machine Gun錄製發行。這是張比拚誰更大聲的唱片,那場演出裡,可以聽到整個歐洲的動盪和心悸:巴黎的街道上盡是遊行、法蘭克福的百貨正在燒,美軍在越南屠村,不滿資本主義的治理,又質疑共產黨的路線,磚頭、汽油彈與枯葉劑,反戰與抗爭的暴力纏繞在一起,想像新的社會。

於是機關槍不只是樂評修辭,而是具體的聲響:從工廠到戰場,樂器捕捉著二戰後的社會機制與人們在其下的嚎叫。第一次聽印象最深的是Peter Brötzmann和Han Bennink,但在暴烈飛揚的薩克斯風與碎裂恣意的鼓點下,仔細去聽Fred Van Hove的鋼琴,便會發覺耳朵的遺漏。鋼琴與尖銳的吹奏形成張力,展開內在的空間,揭出外顯情緒的裡層,儘管錄音技術所限,只在間隙穿行,卻是整個結構成立不可缺少的。

半個世紀過去,當時處於軍事戒嚴統治,長期在世界前衛音樂地圖邊緣的台灣,終於接上了這道軌跡。在據說世界末日將要來到的前一天,75歲的Fred Van Hove與30歲的李世揚,在中山堂進行了一場雙鋼琴即興演奏。出自學院訓練的李世揚,反思亦反噬古典的限制,每每在正統派的空間感裡浮現出幽默的轉折,又在狂暴的火力中帶著微妙的嚴謹。日前發行的現場錄音《冬至》,一位從容綿密,一位火力全開,同樣帶給鋼琴新的可能,這背負著許多傳統的古老樂器,在他們的手下卻像是才剛發明不久。

read more

人之無異於機器物性: 專訪《三姊妹-人形機器人版》創作者平田織佐與石黑浩

Posted: 05 Sep 2013 07:37 AM PDT

文/蘇盈如
圖/台北電影節提供
日語訪談翻譯/戴開成

《三姊妹-人形機器人版》去年(2012)在日本首演、今年台北藝術節演出結束。置回台灣與日本的社會脈絡,仍然有兩點啟示:身體做為表演藝術的源頭基礎,在今天如何定義前衛?其次,最近日本首相企圖修憲、擴軍、恢復武裝防禦,社會內部是否存在自省機制,抵制結構性的日常暴力?這兩點在平田織佐(1962年生)編劇、導演的作品裡,取得階段性答案。藉由與機器人工程師石黑浩合作「大阪大學機器人劇場計畫」,《三姊妹》在時間上找不到座標。居住在廢棄工廠旁,姐妹們掃完父親墳墓,邀請親友返家聚餐。角色客廳進出挪移,小型家事機器人「Robovie-R3」、繼承家產的三姐妹跟繭居族弟弟,科學家父親的兩個學生,以及被父親做成人形機器人(Geminoid F)的小女兒。短暫對話逐漸蔓延,從禮儀表面的人性虛偽,到反省勞動做為人類價值,究竟指向何處。

read more

編輯室手記 掀開台灣的內層看 原來也沒有很好

Posted: 05 Sep 2013 06:05 AM PDT

文/劉思捷(實習記者)

經常一個人拿著悠遊卡到處走,雖然路痴但一路上都有熱心人幫忙,或漫無目的的散步也不錯,沿途的咖啡廳、小吃攤、花草樹木、甚至圍欄等,大街小巷裡都是一幅幅美景,多麼的逍遙自在。喜歡台灣準點的公共交通、方便的高鐵和捷運。還有很多大學、展覽、演出、免費講座。少不了吃不完的美食水果、數不清的飲料店。留學台灣兩年,在破報實習是我的最後一堂課,也是最深刻和有意義的。早在六月畢業就該回國,不差實習這學分,但我就是賴著不走,想活在這直到居留證逾期前一天。因為你不知道的是……

被國外網站(10awesome.com)選為十大危險城市之一的吉隆坡,走每一步都戰戰兢兢。無時無刻看緊包包,聽到後方有機車聲要加快腳步以免被搶劫。不許穿得太美太招搖,尤其跑不快的高跟鞋;搭火車或公車必須提早兩個小時出門或更早,經常等到妝都融化了。然後擠進滿是外國人的車廂裡,還以為自己到了孟加拉還是印尼。公共交通的不便迫使公民買汽車,記得把包包塞進車座底,小心紅燈轉綠那一霎那車鏡被敲爆,包包一樣被搶走。我就寫到這,雖然都是事實但我還是怕會被告毀壞國家名義,然後真的不知道會有什麼後果。

read more

POTS WORLD:破世界

Posted: 05 Sep 2013 06:00 AM PDT

北韓的毒品問題

據「北韓評論」期刊發表的最新研究,北韓的部分地區正面臨甲基安非他命「疫情」大爆發,休閒性的吸食與成癮者在其北部省份急遽增加。當地人稱之為冰毒,一名研究員表示,該地區幾乎每位成人都嘗試過,「估計至少四到五成的人嚴重上癮。」我們不清楚研究員們何以如此篤定,亦不知連基本醫藥都付不起,又嚴重營養不足的北韓人怎麼取得毒品,無論如何,此報告讓北韓長期的冰毒問題再次受到注目。事實上,此問題可追朔至九零年代,一場慘重的飢荒迫使平壤開放少許中國邊境上的黑市交易,之後為賺取外匯,始用國營實驗室生產冰毒再銷至中國。漸漸地,部分毒品回流境內,民眾可能也開始製毒。同時,崩盤的醫療系統讓越來越多百姓用冰毒來治病,因為它比真正的藥品便宜而普遍。人們相信冰毒神奇的療效,許多人因此上癮。

北韓的冰毒問題難以解決的原因有:一、醫療系統配備不良;二、政府無意終止北方的半開放經濟活動,卻又無力整頓黑市;三、該國仍須靠出口毒品賺錢。(來源:washingtonpost/編譯:JanetC)

read more

錯綜複雜的敘利亞內戰 西方帝國髒手拿開

Posted: 05 Sep 2013 05:55 AM PDT

文/陳虹穎

自2011年1月末,隨著阿拉伯之春掀起和平示威的敘利亞,廢止了緊急狀態法,掀開敘利亞多黨政治時代。

但如同當前狀況複雜的埃及,西方勢力與遜尼派阿拉伯國家之手,隱隱以多種方式,持續威脅著敘利亞當地政權,表面上死傷數字不斷升高,引發各方對於敘利亞當權政府正當性之臆測;但實則與敘利亞反美立場,產生其與拉丁美洲玻利瓦爾聯盟盟友之間、與俄國在中東的聯結有關。推翻了一個敘利亞政權,等同於為西方國家與遜尼教派阿拉伯國家勢力,在中東地區再下一城,等同於逐一掏空伊朗盟友的根基。

read more

公益企業救台灣? 公益企業是手段

Posted: 05 Sep 2013 05:53 AM PDT

文/許若仁

台灣經濟的困局,已非是一時的景氣下滑、產銷失調或當年能源危機的突發變數所造成,而是根本性質的結構失調,找不到重新振衰起蔽的動力或發展軌道。這已是台灣社會的基本共識了,而政府、主流菁英們都在這嚴峻挑戰下積極尋找新出路,不斷嘗試新方法。

在這氛圍下,我們看到近日行政部門重整中,內政部準備將合作事業業務提昇為一個獨立司部分(「合作及人民團體司」目前尚在籌備中),顯然將調整政策來輔導各地基層群眾的各類合作社的籌組、發展。同時,我們也聽聞勞委會內部正草擬《社會企業法》,希望擺脫目前以私人資本利益為主導的公司法束縛,以標榜公益為營利目的的新型企業組織的出現,從而提供弱勢者更多的就業機會。

read more

音樂靠邊站:《Oh No vs. Now-Again 2》、《Trap Lord》、《3ChordFold》、《Age Against The Machine》

Posted: 05 Sep 2013 05:52 AM PDT

本週站主/愛吹倫

藝人:Oh No
專輯:Oh No vs. Now-Again 2
發行:Now-Again Records

以Madlib為首的西岸獨立名廠Stones Throw的分支Now-Again主打世界各國的Funk, Soul, 迷幻與搖滾,重發過不少珍貴的老唱片,旗下也有像瑞士製作人Dimlite般的屌咖。Oh No在2009與廠牌首次合作Music Library企劃,從Now-Again的發行作品中尋找靈感與取樣元素,創造出一首首廣告配樂般的instrumental短作品。再次攜手Oh No同樣帶來了Funk/Soul濃郁的眾多beat,不過這原本就是他擅長的,〈Play On〉、〈Junkyard〉與〈Starlight〉充滿著令人搖頭晃腦的groovin',帶有衝浪民謠吉他的〈Essential〉反而特別突出。同樣的少量發行,得用搶的。

read more

唱首歌吧,他們說外面很危險

Posted: 05 Sep 2013 05:44 AM PDT

文/林易澄

藝人:丁丁與西西
專輯:他們都說外面很危險
發行:三十而立

大的時代越逼越近,能做的改變卻不多,小清新仍然是小,但比起還有些餘裕的世紀初,除了午後的陽光,又多了對未來的不安。清新民謠在台灣一過十五年,或許也到了有新的東西的時候。校園民歌以來,判斷標準高懸,要歌手唱出他們真摯的心聲,生活也就跟著吉他的和弦變得乾淨輕巧起來。丁丁與西西讓人停下腳步的地方,卻在於他們不只呈現出真誠的歌。

大金的唱腔不像多半的都會民謠那麼輕盈,高低音域之間的轉換帶著爵士女伶的氣質,胖丁的吉他則在老派搖滾流行曲與俏皮戲謔的節奏交錯擺盪。這樣,丁西的歌裡便有了一種表演和娛樂的風格,像支街頭行進樂隊。當走到了危險的外頭,他們並沒有直接投身抗爭,但也並不逃避,而是把路口變成了舞台,把那些不安變成了歌,像是說著,正因為不完全等同於生活,舞台才得以跟生活連繫起來。

read more

傳頌的歌、一首足夠

Posted: 05 Sep 2013 04:13 AM PDT

文/(OR)伊森

藝人:Chita Yu 余翠芝
專輯:R.I.S.E.
發行:SONY MUSIC HONG KONG

許久沒有聽過如此完整的粵語專輯,多虧了自己始終不識粵語歌詞,就非得取出歌詞一覽、纔能略微領略其歌曲意境一二。這種經驗是你聽MP3寫Review得不到的快感與驚喜;一直以來,我始終認為粵語歌的歌名「厲害」、歌詞「犀利」,別忘了我們那位華語「詞神」是哪裡人?我們往往聽見香港藝人為了兼顧國語(從前台灣、如今內地)市場,為原曲填了一個你我都覺得彆腳的歌詞,如何達到傳頌效果?於是我在聽香港女性唱作人余翠芝(又名Chita Yu)的大碟《R.I.S.E.》時,便有一種親切感,也有幾分新意,尤其首支主打〈惡女〉,歌詞唱的「天生不需鬥美、知識不要比,她都可活出驚喜、驚喜轉贈好知己」;歌名是張愛玲、唱的是新女性,編曲是Chita搭檔超過十年的音樂知己A.T.共同操刀,尾段chorus仿似披頭四的〈Hey Jude〉,倍感親切。不知道港人聽了有沒有覺得許久未曾抬著頭走路呢?

read more

不該被遺忘的朝鮮戰爭

Posted: 05 Sep 2013 04:06 AM PDT

撰文/陳思宇
校訂/林易澄、翁健鐘

書名:朝鮮戰爭:你以為已經遺忘,其實從不曾了解的一段歷史(The Korean War: A History)
作者:布魯斯.康明思(Bruce Cumings)
譯者:林添貴
出版:左岸 2013/7

近年來朝鮮半島(Korean Peninsula,或稱韓半島)情勢緊張,金正恩不斷挑動東北亞到全世界的神經;另方面韓國及韓流也形成不容忽視的力量,使台灣媒體將眼光移向北緯三十八度南北,不但增加對「韓文」(Hangeal)世界的報導,也嘗試進一步了解朝鮮半島現狀的根源。書店出現以往少見的「朝鮮問題」著作,讀者得以窺探「世界上最幸福國家」的虛實,關於「朝鮮戰爭」(Korean War,或稱韓戰)的作品也陸續出版,如張淑雅《韓戰救台灣?》、哈伯斯坦(David Halberstam)《最寒冷的冬天》,那場似乎早被遺忘的戰爭,突然又得到被重新思考、關注的機會。

本書由美國首屈一指的朝鮮半島近代史專家布魯斯‧康明思(Bruce Cumings)出手,直接以The Korean War為名。康明思視研究這場「戰爭」為終身職志,急切辨明這場戰爭之所以被「遺忘」,在於被捲入戰爭的各方都從未理解這場「戰爭」,且美國政府及社會從未真誠面對在其過程中出現的「正義」問題。他希望美國人能體會朝鮮半島南北雙方的立場,重新理解這場戰爭的民族歷史根源,反省並避免當前仍在繼續的錯誤。康明思的研究另有定評,然而身在台灣的我們是否也能順利透過本書進入朝鮮半島的歷史脈絡,理解朝鮮戰爭及今日東北亞國際問題的根源,進一步思考台灣本身的處境及命運?

read more

絕對不能復辟出版法:《圖書館戰爭》

Posted: 05 Sep 2013 04:00 AM PDT

文/但唐謨

在科幻文類當中,有一種反烏托邦流派。認為文明進步到最後,會離理想世界越來越遙遠,表面似乎和平,民主自由都受到壓迫。例如《美麗新世界》中描寫的極權社會,或者曾經被法國導演楚浮拍成電影的《華氏451度》,描寫消防隊以燒書為任務。2006年推出的日本小說《圖書館戰爭》,也是類似《華氏451度》的主題,描寫近未來世界的書籍審查。法國和日本,據我所知,都並不是有著嚴苛言論審查的社會,但是都出現了同樣主題的作品,或許那只是一種科幻文學創作吧!只是沒想到,他們想像中恐怖的未來,竟然有可能發生在……台灣!

《圖書館戰爭》的背景是在近未來的日本,政府為了維護善良風俗,制定了「媒體良化法」,也就是說,有一種「良化隊」的武裝組織,可以進入任何書店,根據「良化法」強制沒收任何書籍。於是也出現了另外一個與之抗衡的「圖書隊」,可「依法」收藏被沒收的書(但是有風險)。這兩個組織互相對立的,彼此都有武裝部隊(但是都不是「正規」執法單位,例如警察),如果面臨無法化解的衝突,可以在固定的時間之內,進行武力戰爭定勝負。故事的女主角小時候在書店,手中心愛的書遭到良化隊強制沒收,但是卻被一位圖書隊的隊員解救。她長大以後決定加入圖書隊,為正義努力奮鬥(其實是想尋找當年救他的帥哥)。

read more

《甜姐兒》與《泡沫人生》中的兩種沙特,《帶我去遠方》與《Tomorrow Comes Today》與《激戰》的男男愛戀/男男情色

Posted: 05 Sep 2013 03:56 AM PDT

文/李幼鸚鵡鵪鶉

在我幼年,報上有條新聞說一位17歲的少男從小被父母剝奪求學機會逼他賺錢貼補家用,工作時跌落高溫鍋爐全身灼傷90%,醫護人員急救時他疼痛得寧可死去,後來果然痛苦死去。在我成長的那個全是外省軍官的眷村,有太多的父母亂生小孩卻虐待小孩或是不教育小孩而讓小孩去欺虐別家小孩、傷害動物。亂生小孩,成了我永恆的恐懼。

林超賢導演的電影《激戰》深知亂生小孩錯在父母但孩子無辜的罪惡苦果比比皆是:彭于晏扮演的男孩林思齊年輕俊美得人人想跟他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他那嗜賭、敗家的父親卻對他暴力相向;梅婷扮演的明君平白被丈夫遺棄,害她酗酒、恍惚,間接促成幼兒的喪生。張家輝扮演的昔日拳王程輝,現今人在屋簷下不能不低頭,其實他也有過意氣風發的青春歲月與相當俊帥的少年容顏(劉俊緯扮演少年程輝)。張家輝文戲、武戲都演得淋漓盡致,彭于晏從美貌到演出都內涵與外在俱佳。拳賽從練習到比賽,都是男與男的肉貼肉、腿勾腿,肉搏打鬥宛如做愛,本片乾脆讓彭于晏與張家輝親嘴接吻,則具慧眼,既搞笑又有深意。

read mo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