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POTS Weekly

POTS Weekly


餓狼的自由 進擊鬼島 Dirty Camp(上)

Posted: 02 Aug 2013 04:57 AM PDT

文、攝/賴品瑀

不知是暑氣擾人,亦或是這座島嶼有太多不公義之事教人火冒三丈,大埔強拆、虐兵案件、還有讓人越吃越有感冒症狀的服貿協定,這個夏天,對許多憤青來說,多麼的難熬,抗議人士好忙,每天還得趕場呢,而且只要喊句口號,警察大人就會激烈的邀請您到警局一趟呢,你今天危及「公共安全」了嗎?

然而,對更多資深憤青來說,這些狗屁倒灶,又何止是這個夏天才爆發?老人說鬼月諸事不宜,但對已經處處不宜的鬼島來說,此時來場環島壯遊豈非「天賜良機」?

為何人家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記者大不解,有山有海的美麗之島,自然景觀應該有條件奪下世界前幾名的阿?原來,近年全島各地遭到權先生、錢先生相逼,美景已破壞殆盡了,更不要說,許多的開發案其實是會影響你我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

本專題企劃推出全台「私房警點」,最好您揪幾個朋友,緊捏著報紙,騎著革命摩托車(若堅持節能省碳,喀打掐更好呢!)實際尻它一圈,用自己的眼睛仔細看,不然,退而求其次作個地圖旅行,來場永生難忘的Dirty Camp吧!

read more

厝邊,與土地無關:談移工戲劇《翦影‧候鳥之愛》與文化條件

Posted: 01 Aug 2013 08:08 AM PDT

文、攝/蘇盈如

短期外籍藍領勞工在台工作至今近二十年,數據不是他們的面貌,卻反映台灣在跨國生產線上一隅位置。直至今年六月,勞委會統計高雄市移工三萬餘人,僅是新北市、台中市、桃園縣的一半。全台菲律賓、越南、印尼、泰國等籍分佈在製造、看護工為主,漁業次之的產業上面。製造業於1994-95年間劇增後,成長便趨於緩和;營建業在1998年達至頂峰後就逐漸下降;目前漁工生存處境嚴峻,人數不到一萬,逐年遽增的看護工則佔總數一半。

幾年前在北台灣展開以移工為主題、主角的戲劇,包括北市文化局補助2009年底藍貝芝、林欣怡與TIWA合作策劃「KASAPI菲律賓移工戲劇工作坊」、2010年獨角戲《無枝nostalgia》,「慢島劇團」爭取文化部地方駐館活動2013年訪桃園勞工為編劇藍本等。2012年由高雄市勞工局勞工教育生活中心主辦、將移工訪調故事匯集後編成大型舞台劇的《翦影‧候鳥之愛》,今年(2013)八月開始在新北市、高雄市有兩場巡演。這個藉由移工攝影師Henry Rabara Doctolero串起來的故事,涉及工廠裡,同為移工工頭的雙面刃角色,一方面需要管理勞工,另一方面也有能力協助處理他們的生活困境,例如借錢就醫。此外點出看護工與阿嬤、阿公間的緊密關係,以及現代化後台灣子女雇主身上背負的不肖原罪。

read more

瀕臨絕種的蟾蜍山聚落

Posted: 01 Aug 2013 07:55 AM PDT

文、攝/陳品彣(實習記者)

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邊緣地帶常發展出自營聚落。這些先輩在被當局默許開發的土地上,牽出水電線路傍地而建、依地而生。在公館商圈步行十分鐘可達的蟾蜍山聚落,即是像這樣的城市聚落。延著民族國中旁的街道,會看到左手邊在果醬咖啡店牆外,一幅長軸水墨畫,這是曾為居民的藝術家何從,為【在蟾蜍山的日子】生活故事展所繪。憑著三十年前的幼時印象與網路資料,他畫出蟾蜍山橫跨時空的歷史縱深。畫中古道與旁邊老房子的一磚一瓦以及原本在民族國中上的巷弄,繪畫的細心,也是何從老師對童年生活的嚮往,仔細地看還能見到停在電線桿旁,細如髮絲腳踏車的圈鏈。

如同何從繪製這幅水墨畫的細心與熱情,展覽由住在蟾蜍山五年的林鼎傑發起,他在得知煥民新村39戶的建築物即將要拆除後,覺得這將破壞整體蟾蜍山的建築群,發起「好蟾蜍俱樂部」,從測繪建築物開始,訪談當地居民,到籌備展覽,希望能保留39戶建築物、周圍的自營聚落等,以保持聚落的完整性。生活故事展吸引許多人前來,包括曾是居民的作家張萬康,曾寫過一篇關於蟾蜍山的鬼故事,他說:「我寫小說時只想透過白描,用小孩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這裡環境很好,我覺得住在這裡滿幸運的。」

read more

那時社會運動已是生活:農村武裝青年《幸福在哪裡》

Posted: 01 Aug 2013 07:35 AM PDT

採訪、文字/林易澄
攝影/宋小海

「這是一個樂團的危機,每次唱到最精彩的還是第一張專輯。」那天在《公民不流血》的新書發表會上,「農村武裝青年」唱到最後一首歌的時候,阿達這麼說,像是開著玩笑。但是在「什麼時候才有真正的公平,沒正義就沒和平……」的合唱裡,想起新專輯的歌,卻會發覺他是認真地想著這問題。關於一個拋下書本走上街頭的樂團,如何把憤怒積澱下來,成為豐厚的土壤。

相較於四年前的兩張專輯,在政商集團聯手吞噬國家的腳步越來越近的今天,《幸福在哪裡》顯得意外溫暖。從《幹!政府》的激進抗議到《還我土地》的返鄉田野,新歌更形放慢了速度,從水圳到海岸,從白海豚到菜瓜花,對於失去記憶的城市的控訴依舊,卻一步一步地走過田土,找回過往失去的東西。從街頭回到日常,在英雄角色不再的時刻,在小的生活與大的山海之間,這張專輯卻勾勒出了史詩的風景。

那不再是以民主運動的大敘事對抗黨國威權的大敘事,在那時,敵人的面目清楚而旗幟的方向明確,今天的青年面對的卻是表面自由又無所不在的鐵籠。像是管中祥說的:「政治體制從黨國控制走向自由化,政府的管制越來越少,看起來似乎有了更多的自由,但資本主義式的發展卻為台灣帶來許多新問題。」

read more

年度最危險二人組

Posted: 01 Aug 2013 05:13 AM PDT

文/愛吹倫

藝人:Run The Jewels
專輯:Run The Jewels
發行:Fool`s Gold Records

90年代以Company Flow將Hip Hop帶入新紀元的製作人兼饒舌歌手El-P終於在2012年推出睽違5年的個人專輯《Cancer 4 Cure》,為此他放下廠牌的一切,果然不負眾望,再次釋放出強烈的創作能量,緊接著與Atlanta饒舌名人Killer Mike合作,創造出一張讓Killer Mike再次站上職業高峰的專輯《R.A.P. Music》。想必這兩位仁兄相當契合,才會由合作關係進階到共組Run The Jewels,為了不讓歌迷等待,他們很快的就繳出了同名專輯,而且可以免費下載digital版本,真是有夠仁慈的啦。

read more

醒來的時候,我看見一盞珊瑚色的光

Posted: 01 Aug 2013 05:11 AM PDT

文/林易澄

藝人:洪申豪
專輯:Light Coral
發行:Petit Alp Records

「如果我看著你說,一起離開這一切,你是否願意陪我。我會牽著妳的手,踏開腳步往前走,空無一人的街道。跟著我,night cruising,night cruising……」

乍聽開場曲〈Night Cruising〉,想到的是Sarah Records或下北澤系,那些清新爽朗的樂隊,明亮的吉他刷弦。但是繼續往下聽,在那些和聲與節奏的安排裡,便會聽到器樂與歌聲之間,拉開了微小的距離。察覺到那並不是勇往直前的青春,而是一點一點把碎片搭了起來,在風景的縫隙裡繼續向前走的三十歲。這時你才想起來,專輯的最前面有著十幾秒彷彿插頭沒接好的錄音,這張debut solo,前面有著透明雜誌,有著一隅之秋,有著許多需要告訴自己關上燈抬起頭的夜晚。

read more

沒有和自然無關的歷史

Posted: 01 Aug 2013 05:10 AM PDT

文/吳明益

書名:1493:物種大交換丈量的世界史
作者:查爾斯.曼恩
譯者:黃煜文
出版:衛城出版 2013/6

多數人對達爾文的印象就是那部大氣魄,改變了生物研究歷史的《物種源始》,或是《小獵犬號航海記》,但事實上,達爾文曾在發表《物種源始》之前,花了很長的時間研究「藤壺」(一種長在海邊與海上堅硬物體表面的蔓足目動物)。更有意思的是,在死前一年,達爾文出版了一本研究蚯蚓的書。事實上,達爾文並不是在年老時才對蚯蚓有興趣的,他關注這種生活在土壤與腐植層裡的生物,超過四十年。

read more

不拒絕回答問題

Posted: 01 Aug 2013 05:07 AM PDT

書名:歐文.亞隆的心靈地圖
作者:朱瑟琳.喬塞爾森
譯者:王學富、王學成
出版:心靈工坊 2013/4

無論是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的心理推/哲理小說,或存在心理治療叢書、甚至是當代心理治療的教科書,在台灣都有一群死忠的讀者,包含心理治療的專業人員也都愛不釋手。一書則是臨床心理教授、也是亞隆的事業夥伴喬塞爾森(Ruthellen Josselson)所撰寫的,參雜著傳記、訪談風格的入門導引書。

read more

突襲日常

Posted: 01 Aug 2013 05:04 AM PDT

書名:老爸的笑聲
作者:卡洛斯.卜婁杉
譯者:陳夏民
出版:逗點文創結社 2013/7

在幽微的細節之中爬梳巨大時空皺褶所掩藏不了的悲歡日常,用微觀的角度來寫歷史身世的龐然縱深,於是一切幽默滑稽的故事,都透出一種黯然的悲涼與纖毫的幸福。平實而俐落的敘事節奏,為主角的各種際遇抹上一層潤滑油,每當重返那些不公義不順心的時刻,就顯露一種揶揄自嘲的寬厚圓滑,用一種卡通化的方式,道出種種環境限制所無法真正限制住的人性表現:突發的溫情、不帶惡意的惡行、化解危機的智慧……,儘管一切脫序失格卻那麼真摯有意思。漫不經心的語調像在遣散鄉愁,其實那戲劇性的生命片段,都在回憶的餘光底收攏意義。那意義關乎忠實地還原再現生命養成的多重背景,如何孕育一群人突破偽善僵化的文明世界,迸發輕盈、草莽而堅韌的生命力。(吳俞萱)

read more

望君珍重

Posted: 01 Aug 2013 05:02 AM PDT

書名:比生病更可怕的醫療陷阱:別讓不必要的治療同時傷害你的健康和荷包
作者:蘿絲瑪莉.吉卜森、賈納丹.辛哈
譯者:劉道捷
出版:商周 2013/7

從小就被教育「要聽醫生的話,乖乖吃藥」,但從多項研究和統計顯示出,有許多手術和醫療方法是多餘且有害的,也許是為了從龐大醫藥費中賺取收入、也許是為了用你身體做實驗研究,你可能會感到訝異但必須相信這就是事實。眼看出現那麼多的「過度醫療」案列,真的必須適度懷疑醫生診斷的結果,再理智判斷自身的狀況。儘管你不是醫生,看不懂醫學教科書,但每個人都可從這本書上找到線索,認識最常碰到的醫療迷思,從各個令人心寒的個案中學習,讓你知道如何避免醫療陷阱,免讓身體受害。(劉思捷)

read more

堅守傳統討海人:《戰浪》

Posted: 01 Aug 2013 05:01 AM PDT

文/但唐謨

很多年以前,當我還在念大氣系的時候,曾經跟著老師在台東的成功鎮做空氣污染實驗。當時搭火車又換公車,來到一個悠閒的小城鎮,看起來人很少,但是每星期有一個晚上是夜市,好像所有的人都跑來了,非常熱鬧。記得當時有一天,外面的魚市場一陣喧鬧,原來捕魚船捕回了滿載的鬼頭刀,豐收之日非常開心。多年之後,我在洛杉磯的文青超市買了一袋冷凍的Mahi Mahi(鬼頭刀),打算煎來淋檸檬汁吃;包裝袋上的說明小紙條,赫然出現了Made inTaiwan三個讓人驚訝的大字……當時身在異地,卻馬上想到了那個東部海港小鎮:成功。

read more

從「日據」、「馬X」、台灣軍方癌末到抗癌電影《9頂假髮的女孩》

Posted: 01 Aug 2013 05:00 AM PDT

文/李幼鸚鵡鵪鶉

2013年台北電影獎最佳女演員得獎人(女童林彥禛在《回家作業》裡的表現)上台領獎時,有個女人陰魂不散地跟著上台,大家以為是得獎人由媽媽伴隨,不料竟是不請自來的該片導演蘇美玉,而且喧賓奪主搶話扯了半天,完全不理會致詞超時鈴聲四度響起。事後還表示女童沒話可說。蘇美玉的囂張乖戾何止可怕,對得獎女童與台北電獎極不尊重,還擺明了年齡與輩份上的大欺小、強凌弱,連別家女兒她都敢這樣,如果是她自家兒女豈不加倍踐踏?幸虧蘇美玉沒有執政,否則豈不像蔣介石一樣竊取一個國家、劫奪民主政權,把中華「民」國變成獨裁暴政的蔣氏王朝?

read mo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