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6日 星期五

POTS Weekly

POTS Weekly


i/o East Asia:標籤之外,東亞的噪音

Posted: 16 Aug 2013 03:26 AM PDT

文/林易澄

如果在台灣碰上兩個資深前衛樂迷,可能會聽到他們談起少見的名字,難得的版本,某間live house留下的錄音,毫不遲疑列出心頭的十個樂手,盤算買張東京、巴黎的機票,去趟紐約朝聖。但如果你在靠近舞臺時不小心撞到器材,蹲下來擺正,或許便會發覺腳邊的器材卻是來自你想不起音樂家名字的地方。

左邊的唱盤可能標著中國製造,效果器是馬來西亞,導線來自越南,電吉他則是韓國的副牌,而你手頭從日本帶回來的稀有盤,也許是在台灣工廠壓片包裝的。這些距離更近的國家,有什麼樣的創作,什麼樣的場景,竟是十分陌生。長期以來我們總是透過第一世界的刊物與網站來認識前衛音樂,然而這些在經典系譜之外的,卻跟台灣的處境更靠近。

十幾年來,隨著網路發達,各地的音樂創作者/愛好者,更容易獲得新的資訊,在首爾、北京、上海、香港、河內、胡志明、吉隆坡等城市,都出現了嶄新的音樂場景。這些器材終於輸入了當地的採樣,透過空氣與電路的震盪,搞出了當地的噪音。前衛藝術與實驗音樂在這些國家的脈絡更多是外來的,當1960-70年代歐美日本次文化的創造與社會運動一同開展之際,它們更多地處在邁向經濟奇蹟的威權發展型國家之下,這些噪音只有在20世紀末隨著資訊的開展才來到製造它們零件的工廠,也從誕生之際直面後威權與消費社會,形成了獨特的面貌。

read more

發展不等於發達 草根人民只想回到有根的家

Posted: 15 Aug 2013 07:59 AM PDT

文、攝/劉思捷(實習記者)

女子四肢環繞著彩色絲巾,伴隨舞蹈揮灑展現出七彩繽紛的畫面,突然舞台四方出現面目猙獰的人,粗暴地把那一條條漂亮的絲巾搶走……音樂會以這一場短劇開場,帶出當日主題:「反侵略式發展」,也是台灣當前陸續上演的議題。

「科地埃拉日」(Cordillera Day)是菲律賓原住民的大型集會活動,每年會到不同地區關注迫切的議題。草根人民論壇效仿並建立類似的象徵性活動,8月10日舉辦第三屆「草根人民論壇音樂會」,以各族各地的文化化成歌聲、舞蹈、短劇的形式,表現出台灣這片土地正在面臨的問題、說出受壓迫的心聲。

read more

第三隻眼睛:告密者

Posted: 15 Aug 2013 07:50 AM PDT

文/張翠容

史諾登終於獲臨時難民資格,可在俄羅斯自由活動。

告密者,whistle blower,中國內地同行表示他們學了這一個新英文詞語。我離開莫斯科往北京,北京記者友人奇怪我為甚麼不在莫斯科多留,現在錯過了史諾登。我則不以為然,又不是為他而去莫斯科,這種熱新聞根本不是我那杯茶,更何況他又不會向我告密,他早已有了告密的對象,搶不來。

不過,臨離開莫斯科之前一天,我訪問了一位當地知名政治分析家兼教授,他曾當過克里姆林宮的政治顧問。交談間無可避免提到史諾登,他有何看法呢?教授說,他認為史諾登是中國故意拋給俄羅斯的燙手芋。他又相信中國早已在史諾登身上截取最重要的情報,才把他送走。史諾登來到了莫斯科,手中已沒有掌握甚麼重要機密,但他仍不斷聲稱擁有最重要的秘密,只是虛張聲勢作自保。教授指史諾登職級不高,年資也不深,他所獲取的都是皮毛,大家都會猜想到,只欠證據而已。

read more

萬延海談科學、毒品與中國維穩機制

Posted: 15 Aug 2013 07:35 AM PDT

文、攝/蘇盈如

幾天前(7/31)在華人民主書院主辦「中國維穩體系:從愛滋病人群體談起」講座上,萬延海細瑣說到三年前(2010年)倉皇出國前,個人面臨到的情況不對與跟監壓力。1994年成立「北京愛知行動」(後改名愛知行研究所)在涉及血漿經濟使農民感染愛滋病、卻無合理醫療賠償保障等問題時,受到中國官方矚目。他說:一個搞公共衛生的人,可以做什麼呢?有些東西是不能放棄的、不能不管的,例如河南愛滋村。離開三年又三個月,目前在耶魯擔任訪問學者,說要讓女兒受華語教育,說評估著如何回中國。延續對於《我的涼山兄弟》讀後困惑,我開始好奇他理想中的公共衛生政策,究竟為何與官方牴觸?

read more

謙遜血脈

Posted: 15 Aug 2013 07:25 AM PDT

文/海德

藝人:Barbarossa
專輯:Bloodlines
發行:Memphis Industries

當Massive Attack與Portishead在新時代雙雙出輯後,樂迷期盼的Trip-hop再臨或Bristol復興並未發生,物換星移逐漸與電音和嘻哈脫鉤,搖滾基底顯露出來後,明顯與當今的電子風潮差距太大,乃至於遲遲未有新血,直到Barbarossa誕生,雖無法救世,但也足夠止渴。

這位化名為斐特烈大帝的James Mathé,捕捉到倫敦夜店中時尚的電氣元素,並且將其極簡主義化,將其個人計畫打造成一個融合Trip-Hop、Downtempo、Indie-Electronic,甚至是Folk和Soul的集合體,果然Debut專輯《Bloodlines》靜如瀏覽黑白歷史照片,但卻是以歌謠當做基底建構,乍聽以為老舊合成器鍵琴為主奏樂器,但穿插遊走的乾燥吉他聲響才是靈魂,Trip-Hop傳統的黑夜黏膩被白晝迷霧的冷冽取代,細膩凝結的英倫歌謠一時之間還跟Kyte的光譜還真有若干重疊,但James Mathé將其溫軟抒情的聲線錄製的極為靠前,造成專輯民謠出電音入的特殊聽感,使用人聲來消除曲風間的變異矛盾,讓人驚艷。

read more

消暑良方

Posted: 15 Aug 2013 07:20 AM PDT

文/陳德政

藝人:Washed Out
專輯:Paracosm
發行:Sub Pop

Washed Out剛出道時被歸在Chillwave這個音樂脈絡底下,Chillwave是個有些不明所以且迅速消散的流派,簡單說,是國外某些多事的樂評人為歸類方便而發明的詞彙。

不過,這詞倒也並非真無參考價值,所謂Chillwave音樂聽來多半讓人感覺很涼(Chill),那麼Washed Out的歌曲便完全符合這樣的耳感 — 冰冰涼涼、無痛無害。也許這正是兩張專輯都選在夏天出版的原因,讓大家邊聽邊消暑。

read more

口字形宿舍的微賤/違建生活

Posted: 15 Aug 2013 07:18 AM PDT

文/楊宜靜(華光社區訪調小組)
圖片提供/華光社區訪調小組、台北刑務所文資護育聯盟

今年八月底,華光社區將全數拆除完畢,在此之前,俗稱「口字形」範圍內的幾戶人家,可能是抵抗迫遷的最後一群身影。這幾戶人家房屋所在的口字形單身宿舍興建於日治時期,形式特殊,除了台南尚有一處待修建,全台只剩華光社區這座,但台北市政府文資範圍指定決議卻不計劃納入此處。

民間對此決議有質疑,文化局長劉維公卻表示:日後以類似公共藝術的景觀再現即可。然而,究竟要再現甚麼?那些不被官方保留而亟欲抹除的究竟是哪些東西?面對即將到來 的拆遷,我們得先深掘細探這些疑問。

read more

業務部手記:每年都會發作一次的電視廣告爆量問題

Posted: 15 Aug 2013 05:55 AM PDT

文/賴敏雄

近日廣告代理商與電視媒體之間的樑子有越結越深的趨勢。廣告代理商對於暑假期間,電視廣告爆檔價格又爆漲之情況感到相當不滿,而之前已談妥的合作方式與刊價,還要被迫加價才能托播廣告,加上近年來網路、手機、MOD…等媒體興起分散了電視收視率,面對收視率下滑,廣告費又喊漲,代理商只能用「不可思議」來形容。

而電視台也提出回應,說明部份頻道在暑假期間收視率不跌反升,調整價格只是合理反映成本。而最讓他們感到反感的是代理商為了搶到客戶,比稿時幾乎採用削價方式來搏取客戶青睞,等比到客戶後再回過頭來砍媒體,此舉、只會加速雙方獲利被稀釋,落得越來越難以溫飽及生存的窘境。

read more

美國斡旋巴以再度和談 未有和解不過是場表演

Posted: 15 Aug 2013 05:40 AM PDT

文/陳良哲

可還記得,美國與以色列是怎樣力阻巴勒斯坦取得聯合國非會員國觀察員資格,事後又聯手斬斷其稅收與經援以懲罰巴勒斯坦當局?因此,這回巴以雙方在美國施壓下再啟和談,很是詭異。

美國在中東的地位不再固若金湯。阿拉伯之春的出現,多少打亂了美國原先的中東布局與聲望。美國出面斡旋巴以和談,則可藉調停者的姿態繼續介入中東事務。對以色列來說,面對巴勒斯坦高漲的國際聲望,以其相隨的國際壓力(如歐盟近來對於以色列屯墾區的禁貿規定,與美國直接而來的對於和談的施壓催促),它也必須展現其尋求和平的外在樣貌,減緩國際施壓。

read more

白衫軍是新公民運動? 進步的契機與象徵

Posted: 15 Aug 2013 05:37 AM PDT

文/許若仁

針對這次凱道白衫軍25萬人的抗爭行動,除了大多數人認為,這是台灣新公民運動的起步外,還有部分孤芳自賞的傳統左翼者(或負面意義的個人主義者),認為這些群眾都是年輕世代網路族,飽受網路、電視媒體資訊洗禮,再加上台灣民眾同情心氾濫的傳統美德激盪下,配合時髦文化潮流(如改編熱門電影主題曲)來進行一場無深刻願景、無政治自覺領導的即興行動而已。

筆者在此提出第三種看法。這次抗爭的深廣度,雖還稱不上是全面性公民運動,但卻在相當程度上,展現了未來更有深度的公民運動之深刻契機與徵象。

read more

中華男籃的優異之後 除了看球更需打球

Posted: 15 Aug 2013 05:35 AM PDT

文/潘欣榮

中華隊此次衝進亞錦賽前4強,其強烈鬥志、逆境求生的毅力感動在台灣的球迷們。尤其對戰大陸隊時的永不放棄精神,更激勵台灣人在面對大陸開放競爭時,重新對小蝦米對抗大鯨魚有新的體悟。

也為了延續此次球賽佳績、使其不會只是曇花一現,中華籃協已向政府爭取,自明年起計5年、每年編列新台幣2億元來強化籃運的體質。其中除了補助聘僱職籃洋將外,也側重改善各級學校及各地籃球場館設施、加裝夜間照明、聘請專業教練輔助經費等基層補助。

read more

音樂靠邊站:《Totale Nite》、《Comfort》、《The Weather’s Fine》、《Skyer》

Posted: 15 Aug 2013 05:30 AM PDT

本週站主/boyethan

read more

法治牢籠下的「籠民手記」

Posted: 15 Aug 2013 05:10 AM PDT

文/陳虹穎

書名:反抗就是罪名—政治檢控與盼望
編者︰八十後自我研究青年
出版︰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SCM) 2013/5

自文林苑案肉身擋怪手、全國關廠工人臥軌抗議、苗栗大埔案與反服貿協定的潑漆、丟雞蛋、如影隨形貼身抗議,都以公共危險、毀損或強制、擾亂秩序、集會遊行法等名目,被主流媒體貼上暴力抗爭與非理性的標籤。近日,洪仲丘案二十五萬人集結上凱道,主流媒體盛讚這是一場理性、文明的寧靜革命。這場成功亮眼的人民行動,著實為一般大眾「走上街頭」降低心理障礙。但上述各種非暴力行動的比較,不難看見台灣社會普遍仍陷於瀰漫「理性」、「文明」的五里霧裡看公民抗命。

此時,一本《反抗就是罪名》在手,大概是足夠提供討論「直接行動」與「非暴力抗爭」這兩種行動路徑下,相當好的入門素材。《反》書的集成實屬不易。若無血汗斑斑的「監獄實坐」記錄,若無「非法廣播、非法集結、未經批准集結、擾亂秩序、製造噪音、在公眾地方擾亂秩序而判囚兩星期、巡守家園而被控毀損罪…」等連串罪名與刑罰;若無他們行動過後的省思、整理與書寫;又若無這本書的集結與出版,一般市井小民恐怕無法單從新聞媒體上的衝突畫面,理解到九七回歸後的香港社會,「法治」、「秩序」與「警察」產生了什麼樣的質變與形變。

read more

當代最需要的異教百科全書

Posted: 15 Aug 2013 05:09 AM PDT

文/黃孫權

書名:鏡子:一部被隱藏的世界史
作者:愛德華多‧加萊雅諾(Eduardo Galenano)
譯者:張偉劼
出版:八旗 2013/7

加萊雅諾的書充滿洞見。他翻倒我們的視界,對調南北、男女和所有固著穩定的認知,由貧富差距與階級開展之歷史長河中,以他獨有的大膽、動人、顛覆、幽默兼具挑釁的文筆,逆向而行,因為世界開始的允諾與現今一切都相反,也因為現今的歷史文字只是西方男人權力的話語。

他的《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一書,凡是拉丁美洲識字的人都唸過,已逝的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曾送給可能識字的歐巴馬,要他注意拉美問題。此書開始的時候也被自己的國家烏拉圭所禁,猶如吾人不應以海盜小說與愛情小說的方式來談政治般的被禁,而後被譯成可能僅次於聖經的多國語言版本,因為他的讀者比相信聖經的子民來的寬容,這本談掠奪史的書將拉美與弱者的歷史從掠奪者手中搶回來。他的《女人》則讓女巫、女軍人、女演員、女奴隸一一復活,活女死人閹割男人及其歷史,一次次從幽微燼滅的底層世界中長出絢爛的生命。

read more

冷酷地剝開傷口,熱烈地塗抹黑血─曹冠龍的(後)文革悲喜劇

Posted: 15 Aug 2013 05:08 AM PDT

書名:紅杜鵑
作者:曹冠龍
出版:印刻 2013/3

書名:閣樓上下
作者:曹冠龍
出版:印刻 2013/5

文革傷痕文學多半座落在崢嶸奇觀式邊疆惡土,聚焦於異族部落式生產大隊。海派文學萬花筒稜鏡內,若非貴族糜麗頹廢的孤島租界,就是張派所暗暗不齒者:前有民國初年鴛鴦蝴蝶派、後有改革開放「小資/小時代」文學。《閣樓上下》的雙重殊異與獨特,就在於它特寫大城市裡的文革超現實恐怖,以及摩登上海的工農底層寫實生活。

此自傳體小說前半,浮泛沾黏一層燥熱油膩不適感;貧窮可不是清瘦極簡的Ikea北歐風。父親在機油車床上舉錘揮汗,母親切豬頭肉、瀝豬油渣、捏羊脂皂,全家挨擠於窄仄閣樓夾層─油與汗與肉的焦臭(焦頭爛額,窮酸腐氣),這是底層人的滋味與氣味。中段一章,工筆描繪令人嘆為觀止「殺的文化」,以中國人肘間餐桌上的殘忍喫食,折射同一時期廣袤土地上的文革辱殺血腥。這是魯迅。小說後半,為人民服務的兄妹二人密謀合作,以身體自殘,來逃離政治施暴;以肉體之不全,牴啎政體之不仁。

read more

喂喂(微微),通訊

Posted: 15 Aug 2013 05:06 AM PDT

書名:聽擊者:「你好,這裡是110。」
作者:席德.約拿.古騰拉特
譯者:林硯芬
出版:寂寞 2013/4

總是抵擋不了真實故事的吸引力。每一篇故事都很短,每過一個捷運站就看完一章節的速度。沒有太多埋伏,沒有太多文字讓你醞釀情緒,就像近距離射擊,還沒震撼完下一秒即感動得想哭,眼淚還沒掉下來又不小心噗哧一笑。原來撥打110的人不盡然是尋求求救,有的是尋死、有的是無助,有的只是聊天或打擾。在電話中的警察發揮不了威猛氣勢,只用聲音和語氣來救人,不是反應機制就能解決,還必須柔情攻勢,才能勸導在電話另一端正要跳樓的人。一通電話一條生命,慶幸生命不是掌握在電話筒裡。(劉思捷)

read more

阿巴斯說故事的魅力再現:《像戀人一樣》

Posted: 15 Aug 2013 05:05 AM PDT

文/但唐謨

伊朗導演阿巴斯繼2010年《愛情對白》之後,再度以曖昧的愛情為主題,說出了一個阿巴斯式的愛情故事,一種帶著小危機,小錯誤,錯失,身份錯認……的奇異愛情。這一次,他把地點移到了東京,也把他特殊的極簡式電影視覺,融入了我們還算熟悉的亞洲城市空間。

故事的女主角是個很漂亮的女生,那種坐在酒吧裡面你會馬上注意到的美女,長髮清純的模樣。但是在電影的一開始,她卻滿臉的愁容,因為她有一個佔有慾頗強的男友,她的祖母在車站等著她去接;但是她卻分身乏術,因為她雖然還是學生,她卻為了生活下海援交;而這個時候,她為了接一個顧客的生意,不得不忍著痛,讓祖母在車站一直等一直等……

read more

流浪狗也有深情的記憶,台灣軍方與政客卻毫無人性《第7日的奇蹟》

Posted: 15 Aug 2013 05:00 AM PDT

文/李幼鸚鵡鵪鶉

幼年,會好奇「先有鷄?先有蛋?」。好奇心,是好事,只是為什麼不問先有幼兔?還是先有成年兔呢?先有小貓或是先有大貓呢?小貓是成熟的大貓交配、懷孕生下的,所以先有成年貓;大貓從何而來?是由小貓長大的,當然是先有小貓啊!明明跟「蛋是鷄生的,所以先有鷄;鷄是從蛋裡孵出的,當然先有蛋」是一樣的。好奇這而不好奇那,對這個大驚小怪卻對那個見怪不怪,差別待遇中,蘊涵了多少偏見、多少歧視。

read mo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