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TS Weekly |
- 被消失的東亞戰爭倖存者:《恆傷》與前台籍慰安婦靈堂前
- 尋找一個所有體制都壓不住的壞孩子:專訪杭州跨媒體藝術研究者高士明
- 腳踩著地,丈量農村原鄉與都市生活的距離——與林生祥、鍾永豐談《我庄》
- 編輯手記:天地告急、消失的半年及編輯台
- POTS WORLD:破世界
- 聖約翰的草藥(No.318):【一個外籍傭工的魔幻寫實小故事】
- 衛報週評 別指望G8對逃漏稅行為做出激烈改革
- 兩岸政治關係的前途 兩岸的政治癥結
- 美非法情蒐持續發酵 守望民主 直面五眼老大哥
- 協商破局 突顯社會問題結構 協商平台的視野盲點
- 音樂靠邊站:《If You Leave》、《Junip》、《Praxis Makes Perfect》、《Empty Estate EP》
- 南半球的黑夜
- 言之有物我最行
- 後釣運後文革的代間對話
- 古今多少事,都付新聞中:評《台灣史新聞》
- 無語的蟄伏
- 真希望柯文哲也來寫上一本
- 晚年的花鳥風月
- 思考龐克:《搖擺天體營》
- 《消失在迷幻雨林》、《卡繆之異鄉人》、《Yoyo》與《Yo Yo》
Posted: 27 Jun 2013 08:40 AM PDT 文/蘇盈如 「東亞」是一個代表地圖上陸地觀點的框架,卻不得不藉此,來談「安全」時代面對戰爭遺留的偽善。二戰後,部分性別、經濟上的弱勢主體,在社會記憶裡被遺忘。即使回到中國、台灣,都無法面對各種衝突的存在。對真實生命,只能等待甚至歌頌死亡。從未發展出一個高於民族主義與認同政治的社會論述,去制止被遺忘或將出現的戰爭。隔了兩個世代,沒人有資格代替發聲。這次不談主體,透過去除集體意識,還原、延續他們的面孔。 |
尋找一個所有體制都壓不住的壞孩子:專訪杭州跨媒體藝術研究者高士明 Posted: 27 Jun 2013 08:27 AM PDT 文、圖/蘇盈如 由交大亞太/文化研究室等單位合辦之「重訪後街:以陳映真為線索的1960年代」座談,請到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院長高士明(1976年生),針對吳耀忠及其現實主義作品進行對話。透過專訪,得窺南方怎麼看中國藝術政治現實與訓練。 當代不當代,北京的當代 若將地理政治置入中國大陸當代藝術,便非常有趣。高士明從歷史脈絡來談,認為80年代浙江美院是中國知識生產跟前衛藝術的核心。他說,文革後80年代出現、後來被塑造成浪潮的「傷痕美術」,主體是四川美院。當時浙江美院的學生反而冷處理。以1985年學生畢業創作引起風波為例,學生答辯一天、老師得跟學生、學術委員會、校領導答辯三天。無論國畫、雕塑,被質疑為什麼這麼冷漠、有不良傾向。比如耿建翌,都是當時85新浪潮運動的代表。畢業後藝術家依政府分配,到各省國營的「群眾藝術館」工作、發展。據他的說法是像「前衛星火」。藝術圈內自己對話,杭州、上海、北京藝術家,彼此透過郵寄幻燈片,來切磋作品。他指出那時只有國際的想像,沒有現實國際,也沒有前衛藝術跟體制內藝術差別,「當時當代藝術的敘述沒有形成」。 |
腳踩著地,丈量農村原鄉與都市生活的距離——與林生祥、鍾永豐談《我庄》 Posted: 27 Jun 2013 03:11 AM PDT 文/曾芷筠 那日聽完林生祥講演的新專輯巡迴分享會,心裡竟莫名地有種感動。從生祥與瓦窯坑3的《臨暗》到今年的《我庄》,從上大學到出社會,在不同的城鄉間流轉,經歷不同階段,卻每次都可以聽到這樣連說帶唱的音樂分享。似乎並未刻意追逐,林生祥自動會出現在你身邊,每次都帶來新的感受性,順著歌詞與音樂編排,告訴你如何認識這塊土地。 記得林生祥在《種樹》時期的一場校園演唱會上提起,過去交工時期總是不斷重複唱著抗議歌曲,感覺鬆不開來,一方面因為和弦比較複雜,一旦有失誤便相當明顯,一方面是運動事務太過龐雜,負擔非常沉重。是在認識了大竹研,去日本拜平安隆為師學習沖繩三線之後,不斷追求音樂技術上的成長,才得到了真正的舒展,上台演出也不再如此讓他感到疲憊。 |
Posted: 27 Jun 2013 02:19 AM PDT 文/林倩如 |
Posted: 27 Jun 2013 02:15 AM PDT 巴西「沙拉起義」:兩毛錢的政治代價六月初,巴西當局將公車票價調漲兩毛美金(約台幣六元)的政策,導致民怨在半個月內迅速發酵擴散,連串的街頭抗議事件在全國遍地開花。然而,調漲票價只是引爆群眾抗議的導火線,諸如負荷過重的稅賦、凋敝的公共服務與設施、舉辦明年世足賽的龐大開銷,以及新自由主義之下貧富差距懸殊的社會結構問題,都讓民眾隱忍已久。輿論也擔心,限制聯邦檢察官調查權的新法案(PEC 37),將讓貪腐的官員更加肆無忌憚。 |
聖約翰的草藥(No.318):【一個外籍傭工的魔幻寫實小故事】 Posted: 27 Jun 2013 02:09 AM PDT |
Posted: 27 Jun 2013 02:07 AM PDT 節譯/葉興台 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指出,本週英國首相卡麥隆將擔任在北愛爾蘭舉行的八大工業國家(G8)高峰會輪值主席,英國前次擔任輪值主席是8年前,很多事情已經物換星移。 當卡麥隆聚集其他領袖拍團體照時,也會發現除了俄羅斯的普丁,這些領袖的面孔也都不一樣了。2005年,當G8領袖在蘇格蘭的葛倫尼格集會時,當時全球經濟正值高峰。如今G8領袖必須處理隨之而來的泡沫破裂後果。但有些事情一點都沒變。全球領袖仍得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如何處理權勢似乎大於任何國家、且拒絕對社會善盡責任的跨國企業。 |
Posted: 27 Jun 2013 02:05 AM PDT 文/許若仁 兩岸即將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隨著經貿利益關係緊密結合,兩岸政治關係似乎已到了正式處理談判的階段了。但兩岸政治談判的壓力,不在於台灣這一方,而在於中國大陸;也不在於國民黨陣營,而在於民進黨。 |
Posted: 27 Jun 2013 02:04 AM PDT 文/陳良哲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除了史諾登所言的「稜鏡」計畫之外,尚有「大道」、「船塢」、「核子」等情蒐監控計畫。英國衛報也再揭露,根據史諾登所提供的文件,2009年英國主辦G20期間與美國聯手竊聽與會者的電話,設置假網咖擷取電郵通訊,就連與會者的手機通訊也不放過。這些通訊內容經分析後,可讓英美與會代表即時獲知其他國家代表的相關動態。 |
Posted: 27 Jun 2013 02:03 AM PDT 文/陳虹穎 文林苑強拆爭議逾一年多以來,張金鶚副市長4月出馬率領眾專家學者,共組協商平台,日前卻正式宣告破局。報告一出,內容讀來猶如照妖鏡,誠實映照出專家委員們面對基進民主的疲態與貪懶:一來選擇甘受保守行政指導限制,極力推動行政機關與實施者爭議之除罪、免檢討化;二來,不僅未賦予各方住戶確保自身權益之有效工具,反而選擇以「依法行政」作為強化住戶對立結構之礎石,將重建責任推諉予各方住戶「自私、民粹的選擇」。 |
音樂靠邊站:《If You Leave》、《Junip》、《Praxis Makes Perfect》、《Empty Estate EP》 Posted: 27 Jun 2013 02:00 AM PDT 文/陳德政 藝人:Daughter 倫敦樂團Daughter原是女主唱Elena Tonra的個人計劃,後來添入吉他手與鼓手成為三人組合,出版過幾張EP,《If You Leave》是第一張錄音室專輯。十首歌的曲名都是單一英文單字,呼應曲中那份乾淨的質地 — 編曲毫無多餘的裝飾,凝聚力強而具穿透感。〈Youth〉曾收錄在前年的EP《The Wild Youth》,開頭以民謠樂器搭構出寬敞的空間,中段滲入重擊的鼓;另一首歌〈Still〉也是相似的手法,鼓的電子感則更濃厚。溫婉而憂傷,吉他音色極有The xx風味的結尾曲〈Shallows〉足列自己今年的愛歌名單,專輯名稱也從詞中得來:「If you leave, when I go. You'll find me, in the shallows.」 |
Posted: 27 Jun 2013 01:52 AM PDT 文/海德 藝人:Popstrangers Antipodes。一個解釋起來複雜難懂的地理名詞,但同時也可以指涉Popstrangers的故鄉紐西蘭,就在那個羊咩咩很多自然風景美不勝收的島上,忘憂民謠式的流行搖滾,似乎才符合這個場景,可是他們卻涉入了噪音、花草、迷幻與瞪鞋的難解習題當中,前人同輩苦思但無解的嘗試歷歷在目,不禁替這三個大男孩捏了把冷汗。 |
Posted: 27 Jun 2013 01:48 AM PDT 文/愛吹倫 藝人:Talib Kweli 來自孕育Mos Def與Common兩位饒舌巨星的紐約獨立名廠Rawkus Records元老之一Talib Kweli的十幾年音樂生涯遊走於主流與地下之間,合作邀約沒停過,更因為歌詞強烈的社會意識,讓他成為underground的佼佼者。一開始他與Hi-Tek以及Mos Def組了Reflection Eternal和Black Star,成績傲人,在當時就奠定了地位。2002年Kanye West掛名製作之一的個人首發《Quality》在創意與商業上皆有斬獲,2004年的《The Beautiful Struggle》更驚人,高居流行榜14名,堪稱個人經典。2005年自創Blacksmith Records並投靠華納兄弟後推出的Eardrum就表現平平,還好2011年的《Gutter Rainbows》扳回一城,雖然沒有反應在銷售上,但終究回魂了。 |
Posted: 27 Jun 2013 01:46 AM PDT 文/蔡依伶 書名:半生書緣 1970年代初發生於北美的台灣留學生保釣運動,是幾個特殊歷史機遇下的偶合。譬如,60年代末在美西柏克萊的幾位留學生,包括劉大任、郭松棻、李渝等,乃至於數學博士香港人唐文標,見識柏克萊被迫停課,國民軍與大學生在校園內屢屢打成一團,如此情境下,他們跟著流亡至此的陳世驤從頭學習中國文學,補足遭蔣家政權封鎖的功課。譬如,也是該世代台籍菁英最常提到的,在美國的大學圖書館,光線伴隨著塵埃緩緩落下的視線裡,二、三十年代中國文學映入眼簾,李黎便是其一。 |
Posted: 27 Jun 2013 01:43 AM PDT 文/路那 書名:台灣史新聞 隨著現代社會的興起,報刊成了大眾接觸資訊的重要中介。從日報、晚報、週刊、月刊、季刊到年刊,可以發現,報刊的特性之一,即是「時間性」。 而我們對於歷史的理解亦然。儘管歷史學作為一個學科,存在著各式各樣的研究與閱讀方式,但不可或缺的,仍是按照事件發生順序做編排的編年體形式。報刊的時間性,搭配上歷史的時間性,可說是一拍即合。使得《台》甫一出版,即受到廣泛的注目。 |
Posted: 27 Jun 2013 01:39 AM PDT 書名:不中用的我仰望天空 五個短篇分述五個生活相連的人物故事,各篇都以第一人稱敘事,圍繞同一事件所衍生出來的不同情感焦點作細部刻鏤。並非著力多角觀點來瓦解單一真相,而是描寫一群人(與已婚婦人做愛的高中生、事事不順且不孕的已婚婦人、想將身心提獻給高中生的同齡女孩、高中生那窮苦打零工的死黨、高中生那身為助產士的母親)共享外部的生活環境,卻獨自承擔著超過他們自身所能承擔的苦難。每個人都在面對自身歧岔於日常生活的暗黑欲望世界,越孤獨困頓,就越珍視那些與他人相連的瑣碎現實不曾停下運轉,令生存的意義潛伏不明。這本小說徹底地展現了一個作家所能擁有的最好的美德:直視生命悲喜,將複雜還給人性,不帶一絲冗贅的憐憫與頌揚,僅僅抓住真實不放。(吳俞萱) |
Posted: 27 Jun 2013 01:36 AM PDT 書名:開膛史 高齡化社會近了。醫療資源配置不均,健保瀕臨破產;醫病糾紛、四大(科)皆空;資本掌控醫藥,醫護人員減薪又過勞…但台灣人的醫療知識,除去商品化養生祕方(賣藥郎葫蘆帖的現代化),一片蒼白貧瘠。學院STS之外,台灣科普寫作耕耘已久,仍難在常民與文人中流行。大至地球暖化、小至核子反應,基因仍舊自私;不開膛就不袒露的心,借力流暢純熟的說故事技藝,召喚我們的腦和手。 |
Posted: 27 Jun 2013 01:34 AM PDT 書名:我的母親手記 當老年照護仍由家內承擔,「晚年」書寫自然會成為一個家族故事。相較於麥克漢內克在《愛‧慕》( Amour)中放大一個女人最後的生命,鮮血淋漓的逼視老年的不堪、生命的沉重;井上靖的《我》則藉由記錄衰老的母親慢慢走向另一個世界,整理了一個傳統日本家庭內井然的分工與結構,照顧者在互相移轉分配工作時,也調和了親疏遠近關係。沒有利益的算計與爭奪,照顧逐漸成為默契與力量,因此,母親最後的死亡顯得溫潤而平和。稍微尖銳之處是井上毫不避諱地反覆提及照顧者所背負的負擔感,面對逐漸遺忘世界,長回少女,重新組裝自己人生的母親,子女的悵然與寂寞,井上寫得細膩而透心,亦是本書最精彩之處。(那那) |
Posted: 27 Jun 2013 01:32 AM PDT 文/但唐謨 遙遠的挪威,在2011年爆炸殺人事件出現之前,給人刻板印象彷彿是個不食人間煙火之地。挪威電影《搖擺天體營》的片頭,一抹抹粗糙鮮艷的色塊,潛藏著顛覆和騷動,好像是某種英國電影的感覺,和想像中寒冷恬靜北國,實在有點差異。 不過,刻板印象是很可怕的,只要有人在的每個地方,都有屬於那裡的憤怒。《搖》的「憤怒」背景是1970年代末的挪威,一個很「另類」的家庭:爸爸媽媽都開明得不得了,教育子女資本主義之惡,教育他們要反抗權威,耶誕節的感言不談耶穌談尼采,不吃火雞餐吃香蕉餐。在如此教育下長大的小孩,也在家庭聚會上舉牌,抗議「大人」的權威,然後大人們在一旁鼓掌叫好,表示鼓勵…… |
《消失在迷幻雨林》、《卡繆之異鄉人》、《Yoyo》與《Yo Yo》 Posted: 27 Jun 2013 01:30 AM PDT 文/李幼鸚鵡鵪鶉 巴西導演Sergio Andrade超現實色彩的《消失在迷幻雨林》的葡萄牙原題是《A floresta de Jonathas》,主角是位美美的男孩若納達斯(Begê Muniz飾演)。電影開場不久,他穿了白背心跟父親在山林摘採tucuma(星果)。棍棒捅高空枝頭,一堆星果紛紛落地,伴隨這種植物的針刺亂箭四射,這男孩中鏢,相當疼痛。這場戲好看的是穿了背心的這男孩又帥又酷,宛如時尚model,背心還讓他袒肩露臂,相當男色。問題是為了成就男孩的性感,居然非常不合常理!我的意思是他父親顯然有過摘採這種星果的多年經驗,明知水果與針刺一同掉落,為什麼不先要兒子穿上就在身邊的長袖外衣護膚呢? |
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POTS]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 you may unsubscribe now. |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
Google Inc., 20 West Kinzie, Chicago IL USA 60610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