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POTS Weekly

POTS Weekly


美編手記:我與我的大編輯們的愛恨情愁

Posted: 14 Mar 2012 03:46 AM PDT

文╱蕭雅倩

文字編輯到底是什麼?我在第一年時最喜歡玩的遊戲,是和第一任編輯王婉嘉討論,看文字的人和做視覺的人,對同一件事/物/情感的差別。好玩。那時候才剛從非常社會化的生活逃離開。在任內(我很愛說任內,好像自己是什麼了不起的大官!)前前後後共合作了三位編輯,個性、奇怪的小習慣、興趣、做事方式以及鞭策我的招數各不相同。我和她們,就像情人一樣的親暱與陌生,從朝到暮緊密的工作相處,而更接近情人的,我們得面對面(中間隔著螢幕)一週超過36小時,時而怒視,更多的是崩潰發顛笑鬧。有次地震大樓警鈴大響,我第一個念頭是,難道我要和編輯一起墜落地獄?

以下,獻給與我有過一段革命情感的編輯們,日與夜我們一同渡過。(地獄。如果妳/你手裡拿著這些,妳/你將會和我們一同墜入熾熱烈火。鬼道。怪物。)

閱讀全文

POTS WORLD:破世界

Posted: 14 Mar 2012 03:45 AM PDT

「合作社模式」重啟獨立書店的成功契機

該如何想像一個沒有書店的城鎮,就像想像一個沒有教堂與酒吧的地方?去年春天,位於紐約州綺色佳的「水牛街書店」(Buffalo Street Books)面臨倒閉危機,當地民眾一度就要失去這個可以讓彼此交流、熱烈討論或者安靜尋寶的地方,最後卻成功藉助了社區的力量--即由當地600多位居民認股的「合作社模式(Co-Op model)」,集資到25萬美元,讓書店在短短一年內起死回生。在實體書店迅速瓦解的年代裡,向數以百計的股東負責的確可能使得經營更為棘手,而這樣的模式通常也難以打動那些身陷窘境的書店經營者。但像水牛街書店這樣的成功案例,透過社區的支持,將居民變為書店的一份子,模糊投資者與顧客之間的界線,使得書店不再只是書店,而是凝聚社區的一枚內核,已經逐漸形成一種風氣。去年底同樣透過社區援助甫開設「巴納塞斯書店」(Parnassus Books)的小說家Ann Patchett說道,她對賺錢與開書店都毫無興趣,然而,「我更不願住在一個沒有書店的城市裡!」。(新聞來源:UTNE) (譯:王若瑜)

閱讀全文

《衛報》週評:對維基解密的下流戰爭

Posted: 14 Mar 2012 03:40 AM PDT

節譯/葉興台

根據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當前的軍事理論說,媒體戰和實際戰場一樣重要。這是因為真正的敵人是國內的民眾,啟動一場不受歡迎的殖民戰爭,就得對他們進行操縱和欺騙。就像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對伊朗和敘利亞發動攻擊,須對讀者和觀眾的意識進行持續的滴落效應(drip-effect),這是宣傳的本質。

讓很多當權者和媒體苦惱的是,維基解密(WikiLeaks)已揭穿掠奪成性的西方強權和新聞媒體勾結的真面目。這是一個存在已久禁忌。英國BBC可以宣稱不偏不倚,期待民眾相信它。今日,隨著媒體對維基解密創辦人和編輯亞桑傑(Julian Assange)的公審,媒體戰已逐漸為民眾所了解。

閱讀全文

新管理主義的社福-效益應重於效率

Posted: 14 Mar 2012 03:31 AM PDT

文/潘欣榮

新管理主義,讓政府將服務委外給社福機構,透過契約訂定,社福機構供給服務、弱勢者被服務者、政府監管服務品質。

原初目標是希望讓社會福利朝向兼顧效益、效率的方向發展,逐漸讓被服務的個案從服務的消費者,提昇為顧客。我們承認,這轉變是值得鼓勵。但實務上的科層與專業主義,導致愈來愈多委外,甚至視市場為環境,而非社區或社會為環境。

閱讀全文

美國逆差vs.中國逆差-危機改變了甚麼?

Posted: 14 Mar 2012 03:20 AM PDT

文/李亮

美國日前發布2012年1月的外貿統計,進口數額遽增導致貿易逆差達到526億美元,為2008年10月以來的新高,其中約一半逆差來自中國。但與此同時,中國卻出現了巨額逆差。統計顯示中國於2012年2月出現了1989年以來最大的單月逆差,超過314億美元。這兩個現象初看起來並不吻合,實則反映了當前經濟結構的深層問題。

閱讀全文

聖約翰的草藥(No.275):【福島雞】

Posted: 14 Mar 2012 03:17 AM PDT

音樂靠邊站:《The Something Rain》、《Django Django》、《Have Some Faith In Magic》、《Fast Forward》

Posted: 14 Mar 2012 03:15 AM PDT

文/boyethAn

藝人:Tindersticks
專輯:The Something Rain
發行:Lucky Dog

兩年前,Tindersticks的第八張錄音大碟《Falling Down A Mountain》在獲得愛爾蘭才子David Kitt、經典女伶Mary Margaret O'Hara的獻聲助陣下,完成一次從容、唯美的音樂逆轉,給歌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記。Stuart Staples向來是出色的故事朗讀者、也是每一篇令我們醉心的劇情主角,在樂隊的第九張大碟《The Something Rain》裡依舊如此。一首猶如敘事詩的開場曲〈Chocolate〉延伸出這段高潮迭起的音樂旅程;〈This Fire Of Autumn〉、〈A Night To Still〉皆流露著《Curtains》時期的低迷頹美、〈Medicine〉則是Tindersticks歌迷魂縈夢繫的安魂曲,比比皆是時間行過生命的痕跡。

閱讀全文

執拗的樂觀:《Break It Yourself》

Posted: 14 Mar 2012 03:04 AM PDT

文/陳德政

藝人:Andrew Bird
專輯:Break It Yourself
發行:Mom+Pop

第一次接觸Andrew Bird是從2005年的《Andrew Bird & The Mysterious Production Of Eggs》,當時是被可愛的封面吸引,拆開CD前尚不知這名芝加哥小提琴手原來也是那麼有天份的唱作人,且音樂是如此對自己脾胃。聽完那張,才回頭找他之前領軍樂團Bowl Of Fire的舊作來聽。

過去七年樂壇多所變化,不變的是Andrew Bird的每張作品,品質都是那樣穩定:2007年的《Armchair Apocrypha》是Indie Rock配上小提琴的絕佳範例。兩年後的《Noble Beast》每首曲子也都耐聽持久,甚至以純演奏曲為主的伴隨專輯《Useless Creatures》都是心血結晶。第六張大碟《Break It Yourself》錄音過程與過去稍有不同,這回是Andrew Bird與鼓手、吉他手在錄音室合錄,聽來更像樂團的作品,也更有現場感。

閱讀全文

逝去森林的探險:《Extinctions》

Posted: 14 Mar 2012 02:53 AM PDT

文/海德

藝人:Burning Hearts
專輯:Extinctions
發行:Shelflife Records

來自芬蘭的Burning Hearts大概是近年最低調無華、卻最能令人憶起那花草盛開時代的Indie-Pop團,簡單的男女雙人組,不搞復古形象,不固作可愛姿態,就連「美麗的無聊」也不能裝飾他們,但憑著純粹的歌謠本質和洗煉的花草風格,就組以打動喜歡Pop的人心。

第二張專輯《Extinctions》依舊繼承前作的圓熟旋律性,但風格上更加灰色黯淡,彷彿冰封至只剩下一團火爐的溫暖,擴張了吉他的迷幻性格,不只侷限在清脆明亮的撥弦,幾乎要碰觸到Slow-Core的哀傷卻又點到為止。由動物字母組成的專輯封面彰顯了詞作與編曲中蘊含的自然景致氛圍,溫柔但不浪漫、緩慢卻不哀傷,由起承轉合舖成的故事性滲透了音符詞句之間,然而卻一直保持著Song-Writer般的吉他主軸,沒有加入弦樂、鋼琴、大編制、戲劇性等,來破壞此作美妙小品的緊緻感,於是《Extinctions》九首歌之間卻瀰漫著森林或原野般獨特的概念性。

閱讀全文

哥兒們的感情,永誌不渝:《三個大丈夫》

Posted: 14 Mar 2012 02:30 AM PDT

文/但唐謨

印度喜劇電影《三個大丈夫》的電影海報非常「誘人」:三個男子的身體,但是看不到臉(眼睛),彷彿只想強調這三個男子健壯的身軀,其中有一個還是露出上半身……所以說,這部電影訴求的觀眾倒底是誰呢?一般來說,在過去電影中比較常出現「三人組」,大部份都是三個女性,例如《霹靂嬌娃》,《東方三俠》;而「男子組」則普遍是兩個人(例如兩個個性差很大的警探),尤其是兩個男性浪跡天涯的公路電影。但是在近期的電影中,男子組合的人員越來越多了,例如《三個傻瓜》,《醉後大丈夫》:「男性兄弟情誼」的分享,已經不再屬於「兩人世界」,而且越來越多到可以組俱樂部了。

閱讀全文

愛植物、愛動物、愛生命:《第三個願望》

Posted: 14 Mar 2012 02:18 AM PDT

文/李幼鸚鵡鵪鶉

黃銘正導演的《第三個願望》是一部不怕你我先知道故事,也讓人還是非常想去看、想看下去的電影。

開場是螞蟻爬在男孩唇上的大特寫鏡頭。螞蟻爬在口鼻間(人中?)。男孩一個眼睛睜開的大特寫,既似電影的揭「開」序幕,又是本片後段他罹病成為漸凍人越來越無力睜眼的「預述」(預先敘述)。畫面溶接到白色的梨花盛開,跳接回眼睛睜開。動物(螞蟻)與人類(男孩)的共生同處,人與植物(梨花梨樹)的生機(或求生意志)交替映現,黃銘正為整部電影定調。於是,這男孩何榮光(吳慷仁飾演)的兒子曉峰(陳昱丞飾演的男童)在野外在田園數著樹上的七朵梨花說:「不要掉,拜託你們不要掉,爸爸和我等了很久。」等,是何榮光堅持栽種有機梨子,卻好幾年都不開花結果。男童又跟梨樹枝頭爬行的綠色蠕蟲說,枝葉下方是給你吃的,枝葉上方的要留給我們(生長果實)。劇本或許訴求的是環境保護、是反對農藥與化學污染;電影卻讓我感受到黃銘正的生命情調是熱愛生命,不僅是人類的,還兼容並蓄的,對動物、對植物的生命同樣尊重,同樣珍惜。黃銘正不像我素食主義,能夠如此這般對待動物與植物,在全世界電影導演中非常難得的異數。

閱讀全文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有毒

Posted: 14 Mar 2012 02:12 AM PDT

文/Fran T.Y. Wu

書名:美味詐欺:黑心食品三百年
作者:碧.威爾森(Bee Wilson)
譯者:周繼嵐
出版:八旗文化 2012 / 01

經過中國的毒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和台灣的塑化劑事件後,消費者逐漸瞭解到,現代食品生產體系的高度複雜性及食品加工業的高度發展,已經讓「黑心商品」和「人工食品」充斥我們的日常生活,如果沒有政府相關的檢驗單位嚴格把關,一般消費者根本無從分辨自己吃下肚的食物究竟是什麼,大至是否會危害健康(如瘦肉精)、或較輕微如素食是否含摻有肉末、牛肉漢堡的牛肉是否摻有其他肉類……等等。

英國知名飲食作家威爾森(Bee Wilson)在其《美味詐欺:黑心食品三百年》揭露了英美許多的食品造假史。有些黑心食品直接對人體有害、會導致直接反應、甚至立即死亡,有些則是慢性危害,例如致癌物質。當然,這裡確實有些問題是消費者也有相對責任的,例如,因為人們更在乎食品的「賣相」,於是為了取悅客戶、增加銷量,麵包師父在低等麵粉中摻入明礬(一般用作外用除臭劑、止血劑、防腐劑、固化劑,也可用來作麵粉增白劑)來漂白、好製造出顧客想要的「白麵包」,又或者為了滿足顧客想要吃到「綠油油」的蔬菜,於是廚房便用醋酸銅、醋、明礬和海鹽的混合物來「綠化」蔬菜。

閱讀全文

地球的外殼是何等單薄

Posted: 14 Mar 2012 02:10 AM PDT

文/yeastiness

書名:直到大地盡頭
作者:大衛‧格羅斯曼(David Grossman)
譯者:唐江
出版:南方家園 2011 / 11

大衛‧格羅斯曼新作《直到大地盡頭》中文版的官方介紹文中,將本書定位為「關於『愛』的故事」,在我眼底不過是個攏絡大眾讀者的說辭。寫完猶太大屠殺倖存者的故事(《證之於:愛》)後,格羅斯曼繼續書寫現階段以色列地區戰爭下的人物,借用一名女人/母親之口,娓娓陳述了橫跨三代人歷經的戰爭下(以1967年與2000年為敘事截點),「戰爭」究竟在不同世代人們體內植入了什麼卑微的生命祈求。「關於愛」三個字無疑粉飾了作者親手私密埋下的「反戰」意識,別忘了,女主角奧拉為了拒絕收到兒子可能的陣亡消息而逃離家,就在作者格羅斯曼書寫的同時,他的兒子也正在為以色列服役,更在書寫後期陣亡;奧拉索求的是對兒子死亡通知書的排拒,而格羅斯曼祈求的,不僅是透過書寫挽救自己的失喪,更是讓讀者知道,對「死於戰場上」的排拒,背後究竟蘊藏著多少對生命拖行痕跡的珍視。喋喋不休的奧拉,正是喋喋不休的格羅斯曼,但也因著他的喋喋不休,導致中東對以色列和敘利亞政權間各擁支持的家鄉人們,對他的嘮叨產生大量爭議。

閱讀全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