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POTS Weekly

POTS Weekly


痿哉!大中華:港、澳、馬戲劇工作者談文化文本

Posted: 17 Oct 2013 08:00 AM PDT

文、攝/蘇盈如

編輯會議中被質疑,中華民國國慶抗議日後,破報封面做「華文」劇本的意義在哪裡?是啊,當總統馬英九兼國民黨黨主席(排名在中國共產黨、馬來西亞華人工會之後,據說是全球第三大華人政黨),百年後繼續發夢他的中華民族、海峽兩岸、自由貿易…。在無論兼容並蓄或多元文化的政治策略下,(從年齡歧視的觀點來看)搞出這麼個既落伍且人格分裂的大劇場後,「文化界」的劇本還要怎麼寫下去?哎,這個問題實在令人頭大。至少用「國語」,這個切割時間、極富政治性的語言,跟國外劇場工作者聊過後發現,產業、補助、空間、生存…,這些文化焦慮關鍵字,似乎是台灣的獨家特色。無論是持續操縱國族認同,或者圈出甚至製造一個不存在的產業,作為假議題,讓人內鬥、消費與餬口,再藉部分「開放」穩固政權統治。在缺乏以不斷搬演的劇本經典、故事情節或角色原型,作為異質語言或文化核心的現實下,面對政經交錯的結構,作品從生產開始,便必須面對或早已體現,當代橫切面下,即時、快速、限時消費的文化反應。

read more

妖嬈之外,當代中國最性感的寓言——專訪二手玫瑰樂隊主唱梁龍

Posted: 17 Oct 2013 04:48 AM PDT

文、攝/曾芷筠

妖嬈是許多人對二手玫瑰(以下簡稱二手)的第一印象,而梁龍是這麼說自己樂隊的:「在2000年那個很尷尬的時候,我們就像一隻怪手摸進了北京。」在90年代初崔健與台灣捧出的魔岩三傑功成名就後,滾石撤資,所謂的搖滾流行文化一下子降到谷底。90年代末,除了偶爾三兩小規模火紅起來的樂隊,沒有再次出現高峰。梁龍說,因為我們不是傳統的搖滾樂,也不是民間戲曲,而是某種符合中國的玩法,二手成立後一直以這樣的方式存活,立足在當下的文化環境唱自己真實的聲音,而不是一味的模仿。這也是團名的由來,二手意味著不模仿copy,玫瑰指對藝術的純粹追尋。

read more

城市中的迷幻發光體——1024 architecture、街頭手提音箱、寶藏巖

Posted: 17 Oct 2013 04:31 AM PDT

文、攝/曾芷筠

近十公尺高的半透明方塊,DJ台置於中央,從下面只看得到DJ小小的頭顱。表演開始以後所有人都像眼睛及大腦視覺反應區被控制似地,目不轉睛地盯著不斷幻化的投影影像,從舞台對面帳篷裡握著搖桿控制影像移動(對,就像在玩超大型的video game一樣)的François Wunschel與Pier Scheider,到台下拿著手機相機狂錄影的觀眾,大大小小的螢幕連成一片光海,從福和橋上看過來應該很像外星人基地。

read more

雙十國慶嗆政府

Posted: 17 Oct 2013 04:23 AM PDT

文/曾芷筠

繼雙十前夕黑色島國青年陣線佔領凱道後,白天白衫軍「公民1985行動聯盟」於立法院旁濟南路上舉行屬於公民的升旗典禮。透過智慧型手機及網路動員,學生、上班族等三兩揪團聚集,轉彎進入濟南路,舞台後方人數竟多達三萬,人龍延伸至林森南路。守秩序、不推擠、有禮貌作為公民精神展現,現場在「升旗典禮開始,全體肅立」口號後,平舉繪有含淚眼睛、象徵公民注視的白色旗幟從中間貫穿人群,完成升旗典禮。五月天〈入陣曲〉加持、高唱〈你甘有聽到咱的歌〉,1985聯盟以潔白清晰的形象成功動員眾多一般中產階級市民,一個超越藍綠的公民社會空間似乎正在一點點打開。從關注洪仲丘案真相、到納入勞工、土地、人權、服貿協定等更多面向,並明確要求降低公投與罷免門檻、重啟服貿談判。1985聯盟未來將著手聯合公民團體、學者成立「公民覺醒聯盟」,並架設網站討論各種議題,相信「真理愈辯愈明」,下一步走向值得期待觀察。1985聯盟現正於自由廣場集結,以閱讀書寫抗議、寫給10年後的台灣一封信等方式傳達公民的願望,接下來將有「民主沙龍」,讓更多人了解勞工、土地等相關議題。

read more

業務手記:抗議的異想

Posted: 17 Oct 2013 02:02 AM PDT

文/史美延

全球抗爭皆面臨嚴峻考驗,台灣自然也不例外。2010年突尼西亞開啟的茉莉花季,確實一度讓人興奮全球皆感受一陣風和日麗,但成功者畢竟多屬數十年強人政權的垮台,與持續街頭運動抗爭數十載的地方不該一體視之。

我心中有個理想的抗爭畫面,警察搬開拒馬,與抗爭民眾手牽手一體,推倒親衛隊走向主政者,主政者心悅臣服接下眾人請願書後同意簽訂,這畫面當中的困難點在於收編警方。

收編警方應從兩方面著手,內部瓦解、外部勸降。內部瓦解應破壞警方現有機制與觀念,尤其是防堵警察不當得利與抗爭非暴民兩項。一、防堵警察不當得利:既以借人民權力食民之俸祿,還要收取黑錢油水,又站在人民的對立面豈有理?應建立全民通報機制,更歡迎警方或行賄者自曝,齊力斷其金脈,苦民所苦才知體認抗爭者不是吃飽太閒;二、抗爭者不是暴民的觀念,應從警察學生時期開始柔性灌輸街頭運動的真諦,從傳單到網路以合理合法方式傳遞,讓尚未染黑的警生瞭解社運訴求為的是全民福祉,警民一家不僅限抓賊和指揮交通。

read more

POTS WORLD:破世界

Posted: 17 Oct 2013 02:00 AM PDT

肯亞:當居住正義成為對抗性暴力的賦權途徑

 
Mukuru是肯亞首都奈洛比眾多貧民窟的其中之一個,其曲折的巷弄之中,藏著女性居民長久以來的恐懼,卻也即將催生初露曙光的居住正義。由於公共衛生設施的匱乏,當地女性必須摸黑跋涉至聚落內僅有的幾處公用廁所,然而解決內急的道路上卻得冒著遇上騷擾或強暴的風險:許多女性寧願就近找尋草叢如廁,卻仍然感覺危機四伏。
 
公共衛生的付之闕如,部分可以歸咎於私有制中土地掌握在少數人手上。因此一群由女性組成的Mukuru居民團體,已募得八千名其他女性居民的連署,正計劃代表四十萬名聚落居民提出訴訟,希望在國家土地委員會裡控訴其糟糕的居住品質,並期待能從地主手中奪回土地的所有權。儘管曾有一些個人或小團體做過類似努力,但這回以整個貧民窟為單位的訴訟案例倒是頭一遭。

read more

建商缺德,政府無倫

Posted: 17 Oct 2013 01:55 AM PDT

文/映雁

政府與建商都愛講「有土斯有财」,強化著房地產的合法性。但《大學》的原文其實是: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刖民聚。我們不能不注意「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這古訓說的是倫理問題,可惜,雖然現代民族國家宣稱是全民共同體,但它的倫理架構,卻是依據少數權力者的需要而產生。餘者,只有當你能被權力者所使用、剝削,才被政府所照顧,且僅照料你的基本維生。國家形象反映支配的社會集團的形象,因而必然鼓吹市場自由、以「個人權力」鼓勵你肖想成為下一個剝削他人者。

read more

音樂靠邊站:《At Home》、《II》、《An Object》、《Repave》

Posted: 17 Oct 2013 01:52 AM PDT

本週站主/陳德政

藝人:Keep Shelly In Athens
專輯:At Home
發行:Cascine

每年底總會不知從哪冒出這麼一組隊伍,事前從未聽聞,一聽立刻上鉤。初次見此團名,我以為Athens指的是美國喬治亞州的小城雅典,即是R.E.M.、Of Montreal、Pacific UV等團的發源地,結果竟真的就是希臘的雅典,Keep Shelly In Athens是道地的希臘雙人樂團,音樂極受英美Synth-Pop影響,女主音唱的也是英文,不特別說,難以察覺希臘出身的血緣。《At Home》是首張錄音室大碟,前幾張單曲或EP我都沒有聽過,《At Home》對我來說已是滿熟成的狀態,除了〈Higher〉中段刻意加入不太搭調的饒舌,其他歌都好得不得了:〈Sails〉動聽到一塌糊塗,〈Oostende〉更足列自己的年度十首金曲。

read more

不只是追憶

Posted: 17 Oct 2013 01:46 AM PDT

文/海德

藝人:Manic Street Preachers
專輯:Rewind the Film
發行:Columbia

前一張專輯無疑是Manic Street Preachers生涯創作的最低點,捲土重來的威爾斯勁旅豪氣干雲地表示將會連續發行兩張專輯,這種史詩級累積三十餘首歌曲的恢宏計畫通常只會以悲劇收場,特別是先行的《Rewind the Film》讓人聯想到了當年備受批評的「那張」軟調專輯。

《This Is My Truth Tell Me Yours》在狂街傳教士君臨英搖樂壇時登場,軟化芭樂的旋律和浮濫運用的弦樂與合成器讓張專輯毀譽參半,之後的十五年Manics一直都避免再做出這樣的作品。如今《Rewind the Film》身段更軟,主唱兼吉他手James Dean Bradfield甚至表示此作只用了一把電吉他錄音,取代成為主軸樂器的則是大量的空心吉他,以及小號,輔以鍵盤與弦樂裝飾,將Brit-Pop轉化成更簡單的Acoustic風格,並且參考了滾石與貓王的歌謠線條,讓此作變成Manics出道以來最為真誠平靜的專輯。

read more

卡帶復興算什麼,磁片復興才帥

Posted: 17 Oct 2013 01:45 AM PDT

文/愛吹倫

藝人:Exile
專輯:Zip Disks & Floppies
發行:Dirty Science

筆者也相當喜愛的西岸製作人Exile在90's中期與靈魂歌手Aloe Blacc (〈I Need A Dollar〉)組成了Emanon,在2002年發行首張專輯《Anon & On》前早已歷經多張mixtape的洗禮,2005的《The Waiting Room》之後推出了個人專輯《Dirty Science》,2009年全部素材取樣自電台的《Radio》著實讓我留下深刻印象。音樂中大量的靈魂取向可是受到J Dilla與Madlib的影響,對於合成器的應用又是他的另一長才。Exile跟許多製作人一樣是MPC2000 XL高手,在這數位年代還是有不少人跟他一同死守著類比(analog)的山頭,儲存檔案的小片磁碟更是令人懷念的小物,也成了專輯名稱的由來。

read more

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Posted: 17 Oct 2013 01:42 AM PDT

文/黃舒楣

書名:為真實世界設計:人類生態與社會變遷
作者:維克多.巴巴納克
譯者:楊路
出版:五南 2013/6

設計化妝學?

寫設計哲學的好書不多。這本七零年代經典由兼具工業設計和建築訓練的巴巴納克撰寫,具體說明了設計如何回應人性和生態環境議題,在跨文化脈絡中創新。近年有《設計思考改造世界》由設計紅人提姆.布朗(IDEO執行長)撰寫,呼籲「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重視區域性、合作性、參與性的設計,然相較本書早已提出前瞻性的「生態設計、使用者中心設計、社會設計」,並無太多新意。有趣的是,同年代亦有Ian McHarg著作Design with Nature,以及Herman Hertzberger發表《 建築學教程》等共享本書價值觀的重量著作,體現時代思潮。台北正瘋「設計之都」,當下閱讀此書尤其讓人思考,是否四十年來設計思考未有大突破,唯風格和市場主導一切、唯美學經濟是也?巴氏早指出:美感和實用只是諸多設計因素中之二,拿兩者對立更是假命題。 設計不該淪為「設計化妝學」,他主張追求使生活化繁為簡的「優雅」,創意發生於「工具、素材、工序」三者之間的互動,而非獨尊定義狹隘之視覺美學。

read more

化解鄉愁 ─ 風土形式建築?風土建築?

Posted: 17 Oct 2013 01:40 AM PDT

文/張耕維

書名:木屋考:從風土建築到當代建築
作者:阿雷漢德羅.巴蒙、安娜.比森思.索蕾
譯者:陳柏蓉
出版:積木 2013/5

書名:冰屋考:從風土建築到當代建築
作者:阿雷漢德羅.巴蒙
譯者:陳柏蓉
出版:積木 2013/6

全球氣候暖化,氣溫節節高升,節能減碳已是人人朗朗上口,不得不政治正確不可的標語口號。我們一生之中,開銷比例最高花費的也在於住宅這事上,耗費最多能源的,也是在建造出我們所居住的住宅建築中,從開採建材、運輸、營造、入住使用的這一連串過程之中。現代化及專業分工後,建築必需經由建築師之手,才能獲准營建,再加上都市化歷程後的我們早已習慣都市裡的鋼筋水泥,也同時失去與建築甚至土地的連結,風土建築的智慧與我們能有什麼關係?太熱的天,不管身在熱帶或亞熱帶,一個空調的開關按鈕按下,就能如同來到溫帶地區般的穿上西裝。

阿雷漢德羅˙巴蒙(Alejandro Bahmón)以北美木屋及北極地區冰屋的建築類型,來介紹沒有建築師的風土建築,與其特殊的時空脈絡,逐而演變成現今我們所見的建築形式。十五世紀歐洲人大量移民至美洲時期,拓荒者為何選擇木屋的形式來做為他們建立自己家園的形式?這樣的形式,是如何因應拓荒者所遇的未知世界所需?時至今日,木屋仍是代表美國拓荒精神的建築形式。在氣候最為極端的北極地區,廣大的土地長期皆為冰雪覆蓋,資源極度匱乏。這樣嚴峻的狀況下,伊努特人(Inuit)利用積雪做為建築的材料,以穹窿的建築形式,將熱空氣上升、冷空氣自然朝下降的基本物理原理,將暖空氣留在冰屋裡,並用最少量的人力以最短的時間建造完成。因地制宜的材料取材、可高效率營造的構造形式到後續易於維持室內溫度,都說明且證明著伊努特人的冰屋是如何回應氣候環境的高度智慧。

read more

矛盾的企業社會道德

Posted: 17 Oct 2013 01:38 AM PDT

書名:愛上不完美名牌
作者:法蘭.霍桑
譯者:高茲郁
出版:時報 2013/7

由於消費者行動主義意識高漲,倫理消費、社會企業責任和公平交易等概念在台灣也已日漸普及,不過,越有倫理消費意識的消費者,通常也越容易遭遇到道德兩難的困境,因為不只很難找到一個品牌能同時兼顧環境友善、勞動權利,有時甚至很難分辨有多少程度是企業公關的漂綠?

Fran Hawthorne在《愛》就檢視這些對外宣稱、也被人道團體評定為算是有良心的企業品牌。基本上Hawthorne並沒有抨擊倫理消費之意,但她很明確地點出一個關鍵問題,越來越多品牌以社會責任、企業道德形象做為行銷主軸,但企業社會道德是否在本質上就充滿矛盾?或如更激進的立場,社會企業責任也不過只是為資本主義文過飾非而創造出來的概念而已?儘管有做比沒做好,但消費者行動主義的道德困局,或許部分是源於此也未必。(Fran T.Y. Wu)

read more

Stone HoYa

Posted: 17 Oct 2013 01:36 AM PDT

書名:不落幕的文學愛情電影
作者:吳孟樵
出版:爾雅 2013/7

當代人誠以待己者幾稀,帶著詩意朗讀電影且同時看待己身者更屬難能可貴。本書分作兩軸線:一是近年台灣上映電影,作者以纖柔且敏銳視角剖析每部佳作,讓人回味劇情之餘,也獲得重新審視的便捷;即便不曾觀看過的影片,亦能沉浸於作者對生命的喟嘆。

第二部份是與已逝巨擘音樂家史擷詠老師的最後記錄,詳載了作者與史老師生前的一段知交,讓人得見史老師對台灣電影音樂的重要性,以及最後如何綻放對生命與音樂的熾愛!距離作者前冊影評「愛看電影的人」已十年,十年一獲看待的是人‧事‧物的如何變遷,叫人在戲裡戲外怎看都是場精彩,這是場劇中劇的綺麗旅程。(史美延)

read more

演A片的豪爽女人:《A片女神深喉嚨》

Posted: 17 Oct 2013 01:33 AM PDT

文/但唐謨

很久以前在舊書攤找到過一本已故導演但漢章的書《電影新潮》,書中提到了很多珍奇怪片,包括美國情色導演Russ Meyer的電影,瑞典色情經典《我好奇黃色》,史上最爛電影之一《永恆的媚拉》。這些奇怪的電影後來被我一一看到。《電影新潮》(和李幼鸚鵡鵪鶉老師的文章),也等於是我的電影啓蒙著作。從這本書中,我第一次知道了《深喉嚨》這部電影。

《深喉嚨》(1972)是史上最賣錢的色情片,曾經在美國午夜電影院演了一整年,演變成了一個文化現象,紐約時報都破例為這部片刊登影評。直到現在還是有粉絲繼續追隨崇拜。《深》也是少數有劇情的色情電影:故事的女主角總是得不到性高潮,醫生檢查後發現,原來她的「性感帶」長在喉嚨的深處。所以要讓這個異能女子爽到,就只有靠口交了……根據《電影新潮》那本書的描述:「…戲院裡的陣陣笑聲掩蓋了觀眾的忸怩和心跳…」

read more

這兒不是天堂,我們卻一再碰頭

Posted: 17 Oct 2013 01:31 AM PDT

文/kuan

今年的高雄電影節,真是歌謠滿載。年度主題就叫「變奏國度」,從歌劇電影《華麗的詠嘆》(ARIA)到另類歌舞劇《暴力蜜桃自爆秀》(Peaches Does Herself);從改編百老匯作品的《異形奇花》(Little Shop of Horrors)到北愛爾蘭唱片工業真人實事影片《龐克槍火唱片行》。更加驚奇(驚喜?)的是,拷貝規格也頗為眼花撩亂:從16和35釐米膠卷、HD-cam到數位修復版DCP(digital cinema package)都有,儼然縮影了近代電影工業進程。

但,我們還是先從另一個單元「人民力量:邊緣發聲」看起。去年,主打科技和環境運動紀錄片,今年則祭出人權和音樂的線索,既適合影痴樂癡、也適合關注紀錄片和公民運動的朋友對照著看。

read mo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