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POTS Weekly

POTS Weekly


現代性故土的眼前路與身後身:專訪《DESH》視覺藝術總監葉錦添

Posted: 29 Aug 2013 08:56 AM PDT

文/蘇盈如
圖片提供/新舞台

孟加拉裔英國編舞家阿喀郎‧汗(Akram Khan),自小在倫敦出生、成長,母親引介下學習源於北印卡達克舞蹈。受學院現代舞訓練,目前在世界展開表演藝術生涯。即將於9月底演出的《DESH》(2011)是藉由化為孩童、移民第一、二代父子與孟國街頭乞丐的80分鐘獨舞,重新回塑根源。先不論汗(Khan)是普遍代表南亞穆斯林姓氏,以及孟加拉國在1971年才依帝國殖民後劃下的邊界獨立,四月傳出成衣工廠倒塌工殤。然而這些國際政治經濟上的「根」,卻與他目前在英國的社會地位與生涯無關。雖然,期待融合後的獨特性,仍是現代舞看待南亞身體的方式。製作前期曾與葉錦添一起拜訪孟加拉的阿喀郎表示,「《DESH》這部作品是葉錦添啟發我透過我的肢體來述說有關我的根的故事,這個根不是我的出生地倫敦南區,而是我的父母的出生地孟加拉」。因此,探討《DESH》作為孟加拉語境中「故土」之意時,不得不看回整部作品的視覺藝術總監葉錦添,在表演概念跟舞台上,對於「故土」在文化意義上的想像。文化交會將創造邊界,而共同承載不對等文化權力的兩個人,如何在「世界文化」的西方(或現代性)語境中,換得不只消費符碼,同時面對自己身為文化生產者的自覺與權利。

read more

百年華光成廢墟 破殼蝸牛告別苦行

Posted: 29 Aug 2013 03:18 AM PDT

文、攝/陳品彣(實習記者)

23日清晨在中正紀念堂兩側階梯,行動者掛上黑色巨型布條「國土活化變商品,人民被告淪債奴!大廟三十是古蹟,華光百年成廢墟。」為聲援華光社區行動,拉開序幕。

台北拆除歷史工廠

而一個暴雨稍歇的晚上,華光自救會工作室擠滿近五十人,觀看《台北工廠》系列短片裡《豬》:一位敦厚木訥的中年男子,帶著年邁的母親搬離住所,為了籌錢賣掉飼養已久的豬隻,他的鄰居是頂著粉色頭髮的過氣歌女,面臨強拆與生計危機,古老神話裡為民犧牲的國王與現實生活的無情政策,隨一場莫名的大火連了起來,讓無能為力的歌女急著跺腳......

當看到電影取景在華光時,台下居民惠芳姐不禁拭淚,她說:「從去年十一月到現在是我第一次掉眼淚,以前覺得其他人好奇怪,為什麼要哭。但今天看到影片,很多社區場景都消失了,所有東西都回不去了!也看不到每年冬天梅花盛開的樣子了!」長期關注反迫遷議題的導演陳芯宜則說:「我一直都會把一些社會議題偷渡在電影裡面,但拍(電影)的速度遠趕不上政府拆的速度。」希望藉由影片,表達一種「回不去」我們所習慣的生活方式。影片最後降下大雨,也許說明生活中仍留有一線轉機。華光社區學生訪調小組原本打算邀請社區民眾一同觀賞影片,但一推開門,家家戶戶都在打包。他們得趕在27日之前,自行拆除房子,以避免政府強拆後又再索取拆除費。

read more

發行手記 不實、撒謊、詐欺。

Posted: 29 Aug 2013 02:24 AM PDT

文/涂嘉原

在這幾天如火如荼燃燒的民生食品問題--胖達人麵包店以不實的廣告推銷,稱聲所生產的麵包全部採用天然食材製造,標榜「天然發酵,無添加人工香料」,但經過台北市衛生局的稽查,實際上有使用15種人工香精加入麵包。

這件事造成民眾群起批評胖達人麵包店,但是店家從這事件被香港一位部落客keith發文檢證胖達人麵包店所生產的麵包添加香精開始,所做的對外公開聲明以及回應皆為顧及商家利益,避重就輕不願承認經營兩年多的連鎖麵包店利用不實的文宣廣告來吸引民眾購買,甚至知名藝人小S因其老公許雅鈞投資胖達人麵包店,也助其站台宣傳,事件發展到了台北市消保官與胖達人經營者協調相關賠償事宜,也是硬要以商家的禮卷作為退費之外的補償方式。

read more

POTS WORLD:破世界

Posted: 29 Aug 2013 02:21 AM PDT

對翁山蘇姬下定論仍言之過早

去年三月,翁山蘇姬面對著來自Latpadaung銅礦的上百名抗議者,他們是在政府支持的土地掠奪、與軍事壓迫之下受害的農民。身為決定圈地行為是否合法、以及判定農民賠償的委員會的主席,翁山蘇姬卻給出了讓全世界都震驚的報告:委員會沒有譴責軍方的作為,也沒有給予農民回到自己土地上的權力。取而代之的是,這些農民將獲得金錢上的賠償。這個決定,讓農民們失望透頂,同時也呼應了緬甸國內外對翁山蘇姬由人權標誌轉變為全職政治人物後的某些落空。

2011年軍政府對高壓統治的稍稍鬆弛,讓翁山蘇姬回到政治舞台,換來的是國際社會的激賞,並以解除經濟制裁作為回報。然而評論指出,緬甸看似民主化的進程,其實仍藏有不少疑慮。儘管翁山蘇姬明確表明角逐2015年總統大位,然而政府架構與憲法的設計,都讓她的目標困難重重。軍政府體認到翁山蘇姬的政治未來掌握在他們的手上,便利用一些棘手議題、設計出兩難的困境,企圖削弱翁山蘇姬的支持度——比如Latpadaung銅礦委員會的任命即是一例。

read more

第三隻眼睛 埃及的困境

Posted: 29 Aug 2013 02:12 AM PDT

文/張翠容

埃及軍方上演埃及「六四」版本,兄弟會及其支持者認定美國在背後是推手。而有評論亦指美國欲借機除掉「反美」的穆斯林兄弟會。可是,在另方面,埃及世俗派卻指穆斯林兄弟會不僅不反美,而且在過去一年與美國關係密切。這從何說起呢?

去年初筆者前往埃及採訪,在開羅與埃及國家計劃局經濟學家歐尼沙威(Ibrahim Elesawy) 談到兄弟會時,他表示,儘管該會以福利凝聚基層見稱,但根據他的研究,穆斯林兄弟會的領導層是資本主義的維護者。

在新埃及來臨之際,有消息指穆斯林兄弟會高層曾親赴華盛頓,其後接受美國《商業周刊》訪問,表示不會破壞埃及既有的資本主義制度,以及過去穆巴拉克時代所信奉的自由經濟政策。

有評論指美國根本對埃及的穆斯林兄弟會不存恐懼,恐懼只不過是一種反恐手段。美國甚至願意與穆斯林兄弟會合作,打擊埃及蠢蠢欲動的反美左翼力量,以維護有利美國利益的新自由經濟主義政策。

read more

衛報週評 改革警政,才能解決印度婦女被施暴問題

Posted: 29 Aug 2013 02:09 AM PDT

葉興台/節譯

印度城市婦女遭輪姦的新聞幾乎天天發生,這次的受害者是年僅22歲的實習女攝影記者,她在男同事的陪伴下,在孟買越來越繁榮城中區的紡織廠拍攝照片。

儘管去年12月德里一女醫學實習生慘遭輪姦致死案將在下月初做出判決,儘管印度政府已頒布處理性暴力的新法,針對印度婦女的暴力依舊層出不窮,令人感到害怕。印度政府修改法律,包括增列對強暴犯的速審條文,以因應印度牛步化的司法體系,似乎也無濟於事。該改變的是印度的集體意識,這需要採取由上而下和基層的方式,檢視婦女遭暴力對待的根本原因。

印度政治人物根本不知道要做什麼,來轉變有關婦女權利的集體意識,無論他們是有意的或無意的。德里的輪姦案和印度民眾的群情激憤,使得印度政治人物終於不再麻木不仁。就是因為群情激憤,促使印度政府任命前首席法官維爾馬(J. S. Verma)領導的司法委員會(被稱作「正義維爾馬委員會」,Justice Verma Committee),要在30天內提交一份報告,建議修訂刑法嚴厲處理性侵害案件,以滿足民眾「政府須有所做為」的需求。

read more

你敢有聽著咱唱歌是否侵權 解放創作

Posted: 29 Aug 2013 02:08 AM PDT

文/潘欣榮

「你敢有聽著咱的歌,唱出艱苦人的苦痛,這是咱毋願一世人成做奴隸的心聲⋯⋯」這首《你敢有聽著咱唱歌》曾由25萬名白衫軍齊聲高唱,凝聚運動、更震撼人心。然而在遊行後,該曲的著作權人跨海透過台灣華納音樂公司,發律師函給最初散布此改編歌曲的台語文教基金會,認定其散佈行為已經侵犯了該公司的「音樂」(audio)版權。

在法律上,智慧財產局著作權組組長已公開分析:「此事要認定侵權,仍有爭議空間。」但筆者認為此事絕不僅是法律事件,其更涉及私有財產制阻礙社會發展的矛盾權衡。

read more

音樂靠邊站:《Time Stays, We Go》、《When You and I Were Very Young》、《I'm Leaving》、《English Electric》

Posted: 29 Aug 2013 02:05 AM PDT

本週站主/海德

藝人:The Veils
專輯:Time Stays, We Go
發行:Rough Trade

The Veils幾乎一直被排出在英倫音樂圈子之外(不管是主流或Indie),但實際上主唱Finn Andrews是相當有能力且紮實的寫歌好手,但風格與形式卻不甚討喜,說英搖不夠芭樂而民謠也不夠深沈,不過新作擺脫了一些尷尬,專心致力於蒼涼的走唱黑暗風格,其中〈Dancing with the Tornado〉還真有The Decemberists的觸感,更多的中版黯淡情歌撲天蓋地而來,不拖拖拉拉也不急著趕場,全作的節奏進行滑順且哀傷動聽,錚錚作響的吉他生線總算能搭上旋律,代表作正是慘情卻流暢的〈Sign of Your Love〉,The Veils這回總算展現了被忽略的歌謠實力。

read more

不陌生的語言

Posted: 29 Aug 2013 01:46 AM PDT

文/(OR)伊森

藝人:Just Handshakes
專輯:Say It
發行:Bleeding Gold

聽Just Handshakes的時候,我是看著Manic Sheep的歌詞,尤其是那首〈Shut Me Back into My Cage〉,兩者幾乎使用同一種文體,只是口吻不同,如果不算上語言的差異。然後在聽Manic Sheep的歌曲〈Boring Love Should be Ended at a Raining Night〉的時候,我又想著Just Handshakes的〈London Bound〉,無法同時間做出比較、誰的前奏如何?誰的旋律線更甚一籌?卻讓C86變成了彼此的共通語言。

Manic Sheep的歌詞有一種直截了當的幽默感、如歌曲〈你的樣子扭捏又做作〉,反觀Just Handshakes則顯得比較隱晦;才剛離開校園生活的孩子,可能會寫出「我整天躺在沙發、無所事事等著你來」,又或者「我狂奔了好一段路、只為了跑來告訴你一個什麼樣的事實」,字裡行間卻又深埋著一種青春的迷惘與苦澀,好像全世界我最能感受這種淡淡的憂鬱,所以能寫出這樣的歌曲。

read more

我來自外太空

Posted: 29 Aug 2013 01:43 AM PDT

文/愛吹倫

藝人:Ras G
專輯:Back On The Planet
發行:Brainfeeder

Ras G,一位來自L.A.的Instrumental Hip Hop製作人,叔叔可是大名鼎鼎的前衛Free Jazz大師Sun Ra (R.I.P.),耳濡目染之下,他的音樂同樣充滿實驗與不定性。自稱是外太空來的Ras G將出生地稱為基地,降臨地球的日子就是他出生那天,有著如此異於常人的腦袋與思維,可想而知他所謂的"未來音樂"會有多麼的令人驚異。他以Jazz, Funky與非洲部落鼓擊等老東西為基礎,再加上合成器等新科技包裝,創造出不屬於這個星球的奇妙音符。90's年代出道時只是個DJ,在姪子帶他認識經典鼓機SP-1200之後踏上製作之路,2008年開始發行共7張專輯,最後落腳Flying Lotus主理的Brainfeeder,獻上目前為止最能完整呈現Ras G的第八張專輯。

read more

艋舺少年仨的洄溯之旅

Posted: 29 Aug 2013 01:41 AM PDT

文/PenPouch

書名:花街樹屋
作者:何致和
出版:寶瓶 2013/6

這幾年,萬華似又重回人們視野之內。《艋舺》賣座,片中文創化/櫥窗化的剝皮寮再造場景,反映了長久低迷台灣電影圈對於片廠(與市場)的渴求。王湘琦重出江湖,以《俎豆同榮:紀頂下郊拚的先人們》的演義體,宣示「這才是正港的艋舺」。柯裕棻則以《淡水風月》(收入《短篇小說》創刊號)的抒情章回體,描繪頂下郊拼多年之後、山雨欲來前夕的雲淡風輕。年輕新秀周紘立《壞狗命》,瀲灩敷寫瘋癲母系家族史,在其生長的萬華,搬演駱式暗室暴力與一次性傷害。但我記憶中最生猛尖銳的艋舺,反而是早期蔡明亮《青少年哪吒》裡的西門町獅子林、克難街國宅、青年公園;楊力州的《老西門》;日日春的《嘜相害》;以及黃庭輔前衛實驗片《指月記》中,龍山寺的魅影與音爆。

何致和《花街樹屋》在此一艋舺再書寫的系譜中、甚至可說在近年文壇風氣中,扮演了類似當年袁哲生的角色:不合時宜;但卻不是以搶眼喧囂張揚的方式不合時宜─表現在文體、風格、隱喻的使用方式等等向度。

read more

那些你以為早已知道的

Posted: 29 Aug 2013 01:37 AM PDT

文/林易澄

書名:南風
作者:鐘聖雄、許震唐
出版:衛城 2013/7

去年跟朋友到麥寮,車子開到堤岸沒有路的時候,就看到了一望無際的六輕。從南邊一直到最北,都是六輕的煙囪,沒有一點海平線的影子。離島上工業區的廠房燈光慢慢亮起,而麥寮街頭除了越南店卻看不到幾個人。黃昏的天空被煙霧折射,橙黃色透出一片紫黑,像是身在什麼近未來科幻寓言似的。

但是鐘聖雄跟許震唐的照片卻比那片扭曲的雲層更科幻。一隻狗,一台腳踏車,一把躺椅,一片消失的西瓜田,打麻將的老人,下課的小學生,回頭看著鏡頭的娃娃,雜貨店裡的黑松汽水,不是憤怒的抗爭現場,僅僅只是日常的切片。然而這些日常裡面,卻彷彿可以聽到生活裂開的聲音。

「南風吹的時候,真的是非常的臭。」「六輕賺真多,但老百姓都不能活了。」「祖先說,住海邊有田種又有海,不怕沒得吃。『建設』來了以後,什麼都沒了。」

read more

八尺門的田野筆記

Posted: 29 Aug 2013 01:34 AM PDT

書名:八尺門:再現2%的希望與奮鬥
作者:關曉榮
出版:南方家園 2013/8

紀實攝影為什麼在今天失去了力量?社會曾經出現一股驅力,渴望認識阿春,他1984年26歲在船上、2011年54歲於台北大巨蛋預定地旁工地,卻再度被絞斷指,而這些年渴望捕捉六輕南風。但是,當今藝文空間跟監獄沒有兩樣,藉由隔離,它能夠拒絕辯證。在被允許的公共空間裡,若失去批判對象,紀錄真實將被輕易消費。社會未曾透過他者眼光觀看自身,其實主流由所有人豢養支撐。我們沒有在觀看他者的同時,不帶道德或政治正確判斷的,累積各種理解其他主體,包括自己的能力。紀實不再產生作用,肯定不是受限於知識分子的倫理掙扎,也不僅與媒體性質有關,而是史觀至今未被動搖、前進。(蘇盈如)

read more

台北人2.0

Posted: 29 Aug 2013 01:33 AM PDT

書名:台北日與夜
作者:王丹
繪者:陳卓邦/攝影
出版:允晨 2013/8

紙本褪去臉書的幽默,文字仍可讀。王丹的背景,使一切充滿遐想。台北人是商業發展下的新興貴族,坐落在偽政權之上。不被國際政府承認的社會整體,活的如此遺世安穩,難能可貴。本書描寫這種奇蹟,精準映照背後精神脈絡。例如,台北人的經驗是可被移植的,人人都可以是台北人。前提是斷裂:古老、土地與永續不可以在這裡發生,它們得是想像與書寫的他者。台北製造的流行風潮,無論出生、背景,只要擁有商品就能換歸屬。台北人被允許活得孤獨。有權特立獨行,一舉一動都有鎂光燈。源於台北的話術,必然進步而純粹。它滯留在特定時空,不會前進。這一群台北人,包括我,竟是文化生產者。(蘇盈如)

read more

青春告別與死亡邁進

Posted: 29 Aug 2013 01:31 AM PDT

書名:太陽與鐵
作者:三島由紀夫
譯者:邱振瑞
出版:大牌 2013/6

人要改變年少時輕視的自我,需花上多少努力?對三島由紀夫而言,肉體上的鍛鍊,同時也意味著鍛鍊意志,他也自剖對年少唯美文體的厭棄,希望能成為如鐵如太陽般的強人。如同後代作家白石一文藉主角說出對三島的景仰,從雜文中才能真正看出他的獨特之處,撕下寫小說時客觀理性的面具。

三島由紀夫的自戀在書中隨處可見,他卻忘記將自己拉往和過往不同的方向,其反作用力也將以另一種扭曲、無法控制的力量,將他推往切腹殉道之途,在成為太陽與鐵的同時,更接近死亡的灰燼也讓他掩埋了自己。(陳品彣)

read more

超好笑的另類家庭公路喜劇:《全家就是米家》

Posted: 29 Aug 2013 01:29 AM PDT

文/但唐謨

《全》一看就知道是好笑好看的電影,因為……有超多好笑的演員:男主角傑森蘇戴西斯是美國《週六夜現場》(一個很限制級的喜劇節目)的班底,永遠在笑死人;艾德赫姆斯演了《醉後大丈夫》,也是看到臉就想笑;至於女主角珍妮佛安妮斯頓,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突然脫胎換骨,從一個無味的清純女,變成一個大膽風趣的喜劇名伶。

男主角(傑森蘇戴西斯)是小個咖毒販(賣大麻而已),穿得很糟糕,頭髮很醜,每天只會看Youtube上的無聊搞笑短片,聽起來是個很無聊的人;但他很滑稽,很會講笑話,做生意有原則,不會賣大麻給小朋友。女主角是個窮得要死的火辣鋼管脫衣舞孃(珍妮佛安妮斯頓),她的賤男友A走了她所有的錢一走了之,可以想像,她是個很單純(很好騙)的傻大姐。這兩人是鄰居,但是從電影一開始不知道為什麼就在針鋒相對(後面會解釋),吵架拌嘴工夫都是第一流的。從這基本設定來看,劇情應該不大可能變成「全家」的感覺……

read more

從邱剛健與Kimoto戀腳癖到《失魂》與《電影的故事》

Posted: 29 Aug 2013 01:27 AM PDT

文/李幼鸚鵡鵪鶉

我是男孩。我喜歡夏天。夏天,我可以看到男孩子們身體很多地方。

以上這句話如果當作一部電影,至少有三個層次的解讀。一是我的男同性戀情懷。二是流露我的「性壓抑」。想看男孩子們的身體,何必要等到熱天人家穿得少的時節?何不平時就去跟男孩子們相逢相識、相知相惜?分明是不敢去跟男孩子們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不敢撕破對衣上衣、不敢剝光對方內褲嘛!第三種解讀是「我」自己想裸體,卻顧左右而言他。我的功力好像只看到《失魂》的外層皮相。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