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TS Weekly |
- 科技宅,機器人迷,文創市集,與自己DIY—— 記台灣首屆Maker Faire
- 公民烏托邦抵制官僚病毒蔓延:不能戳二與獨立媒體李惠仁
- 台灣人的可恥政院:談藏籍先生自由與人權
- 業務部手記:比「毒」更恐怖的食品添加秘方
- POTS WORLD:破世界
- 聖約翰的草藥(No.314):【種肉】
- 衛報週評:歐巴馬面臨第二任魔咒
- 台灣沒歧視?才怪!明明就有個歧視結構
- 南海漁權與領海權爭議 漁民權益為重
- 中美夾縫下的抗菲 抗菲可以更有智慧
- 音樂靠邊站:《Overgrown》、《Shaking The Habitual》、《Wakin On A Pretty Daze》、《Bankrupt!》
- 擁抱當下
- 非洲武士再進化
- 武裝顛覆政府(半)完全手冊
- 幸福治理道德嫌疑犯
- 我們的左翼經濟學家在哪裡?
- 古典樂與解放神學
- 歷史給予的條件,人們創造
- 敲醒美國夢的一槍:巴茲魯曼《大亨小傳》
- 精緻和生猛,你選哪一個?《屍變》
科技宅,機器人迷,文創市集,與自己DIY—— 記台灣首屆Maker Faire Posted: 23 May 2013 10:45 AM PDT 文、圖/曾芷筠 「Maker Faire是什麼?是創意市集嗎?還是科技宅的聚會?」Make國際中文版雜誌的行銷企劃,也是展覽的主要策畫人之一的洪卉君說,第一次在台灣舉辦這樣的展覽,最大的困難是與參展的Maker及社會大眾溝通,究竟什麼是Maker Faire,「其實這兩個東西加上更多類別的DIY總結在一起,就是Maker Faire。」 答案似乎也沒這麼簡單,作為世界性的展覽框架納入台灣在地內容,Maker Faire並不移植國外的團體,而努力開發當地的手工創作者。為期兩天的周末展期,在華山上百坪的展館裡,免入場費用,工作坊、活動全部免費,活動舞台上正講解indiegogo和KICKSTARTER網站的差別,告訴你:如果你想發明某個新玩意兒,可以去哪裡找資源。發跡於美國,規模最大的展覽位於舊金山灣區,並在世界各地開枝,Maker Faire強調合作學習與自由精神,讓業餘玩家、發明家、科學狂熱者、藝術愛好者都能夠透過自己DIY做出符合自己需要的物品。你可以在家裡自行組裝小型風力發電機、電吉他效果器、環保智能盆栽、各式各樣的機器人及遊戲、開放原始碼軟硬體、火箭,簡單點的,利用皮革、毛線編織手作飾品、衣物、模型。一切的精神,就是自己動手、免費分享,讓DIY的相關知識傳播,以抵抗過度浪費、消費產品的文化;而Maker Faire則讓人看見更多發明靈感和各種生產工具,你可以觸摸產品、問問題(創作者全都在現場)、實驗或試玩。在被人潮擠得水洩不通的場地裡,雖然很難問得盡興但也長了不少科技知識,一整天下來就有將近九千的參展人次,讓主辦單位又驚又喜。 |
Posted: 23 May 2013 10:41 AM PDT 文/蘇盈如 「如果覺得我在胡扯,就直接告我。」李惠仁在《不能戳的秘密2:國家機器》DVD發行記者會上,質問現場是否有農委會官員,能夠出來與真相對話。《不能戳的秘密》首部2011年放上網路,在Youtube已有57萬餘點閱率。官方從未承認,而在李惠仁的調查下,2006年到2011年禽流感病毒株已成高病原,並開始在地化,潛在危機是有天變異病株會傳染到人身上,且開始人傳人。整個過程官方對大眾及國際組織加以隱匿,學界礙於計畫經費為虎作倀。影片播出後,農委會防檢局長許天來調職。第二部則於拍攝首部曲後,李持續針對防檢局、農委會乃至行政院,堵人、追問為何防檢局可罔顧國家動物傳染病檢驗實驗室及學界研究成果,在會議中擋下疫情。爾後官方拒絕回應、為其護航。在無法約訪、多為電話錄音的片段,以及導演的實質介入中,官方說法的荒謬完全暴露出來。該片紀錄2012年初大選前後國家機器全面動員,在跨政黨的官僚結構裡,應為「農糧署」掌理的穩定產銷措施規畫,成為防檢局隱匿疫情、「避免產業崩盤」、實則無助於產業健全發展的藉口。政務官與技術官僚的結合,在選票、官位的考量下,不是全民健康或科學實證,農委會才是終極、不能被動搖的保命血脈。 「有些生物密切共生,不能分開,如果強行分開,他們就無法生存。或許可以這樣說,共生現象是推動演化的力量。禽流感病毒是這樣;官僚系統也是如此。」—《不能戳的秘密》 |
Posted: 23 May 2013 10:40 AM PDT 文/蘇盈如 「當年在南非的彼得馬里茨堡(Pietermaritzburg),一個種族主義者的白人售票員將甘地扔出火車,僅管甘地持有一等座位的車票。這個售票員並不知道自己為全世界提供了一種反抗的新型政治武器—激進的非暴力。」——阿席斯.南地(Ashis Nandy)〈論羞辱:人類侮辱限度的政治與文化心理學〉 周日(5/19)台藏家庭人權聯盟在彎腰農夫市集上,賣茶、賣餅乾,攤位陳列了10多對台灣太太、藏籍先生,去年中(2012年5月9日)至行政院抗議陳情後,爭取到的行政通則「持印度旅行證(IC,Identity Certificate)之國人藏族配偶申請居留聯合審查處理原則」,當中隱含著制度性歧視。所有外籍配偶只要入境15日,即可向移民署辦理居留證,居留三年即可歸化國籍、隔年申領身分證。目前除了一位藏配取得居留簽證,其他人都需要每年在國內居留逾183日,並滿兩年(有孩子)或三年(沒孩子)後,才能向移民署、外交部、蒙藏委員會提出申請,讓專案小組審查「是否」允許核發「居留簽證」。目前,所有台藏家庭都在等待審查,藏籍先生只能在通過外交部駐印代表處面談、確認婚姻事實後,申請60天的「停留簽證」,理論上可延兩次(共180天)。時間要算準,每隔半年得花近六萬的預算出境,返印度重辦證件,再入境。所有「被」允許停留在台灣,而不知道兩個月後還能不能留下來的藏配,沒有健保、不得工作、也不能開戶。根據台藏家庭資料顯示,其旅行證與護照效力相同,適用於亞洲日、韓、新加坡及歐、美各國,藏籍與該國人士結婚後,便可依外配程序,核發居留或可工作之簽證。但在台灣外籍配偶的規範下,藏籍先生不僅次人一等,政府同時拒絕身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所應該接受的國際通則。當國家掌握「允許」居留與否、簽證核發的自主權限,在身分須由「國家」施恩賦予的時刻,任何藉口都能凌駕在人權之上。 |
Posted: 23 May 2013 10:28 AM PDT 文/林淑慧 當您走進超商購買飯糰時,通常會注意什麼?是價錢?熱量?還是什麼好康的搭配?即使您認真的閱讀製造成分,但光是簡單的調味劑三個字,背後究竟使用了何種的添加物?其實我們一無所知。食品添加物,所有食品商都喜歡的魔法粉末。當包裝袋寫滿上密密麻麻的原料名稱,都是未聽過的化學名詞,什麼胺基乙酸、黏稠劑、山黎醇、聚離酸、乳化劑、醋酸鈉、多磷酸鈉、甘胺酸、反丁烯二酸、麩酸鈉、核甘酸鈉…等,又有多少消費者注意過我們吃的到底是什麼?明明是火腿,卻有大豆蛋白、乳蛋白;明明是米粉原料卻是玉米澱粉;明明是奶粉卻冒出來麥芽糊精;而貢丸跟黑輪不應該是魚漿跟肉嗎?那修飾性澱粉、結著劑與品質改良劑是什麼?雖然這些都是我們每天都會吃進體內的「食品」,但大部分的消費者仍會天真的相信「這是有品牌的,政府會把關」繼續購買、食用。 |
Posted: 23 May 2013 10:24 AM PDT 在世界各角落的女童結婚現象女童婚姻事件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根據華盛頓報之報導,許多國家發生了女童婚姻之殘忍事件。以尼日爾此地區為例,為世界上孩童婚姻最頻繁之處,七歲或15歲即出嫁的女孩比比皆是。而之所以會這麼做,往往是因為女童家庭狀況不佳,家長為了獲取更多牲畜、食物資源等嫁妝,不惜將自家女童嫁出去。報導指出,女童婚姻是個世界各地皆會發生之現象,但在非洲及南亞更常見。 |
Posted: 23 May 2013 10:17 AM PDT |
Posted: 23 May 2013 10:13 AM PDT 葉興台/節譯 美國總統的權力從第二任期就職日開始,就幾乎漸漸消退,這是美國政治的簡單事實。理論上,他們已無尋求連任的壓力,因而很快地發現,美國一些自私的政治人物突然意識到,佔據橢圓形辦公室的人4年後就不在這個位置上了。 他們誘騙和霸凌國會,要國會議員通過法案的能力開始消失,就連同黨議員亦是如此。若爆發醜聞,他們的第二任期可能更加無力,例如,柯林頓的陸文斯基性醜聞或雷根的伊朗軍售醜聞。難怪很多連任成功的美國總統只能等待跛鴨這個字眼冠在他們身上。 但以現代新聞週期的標準來看,歐巴馬總統第二任憂鬱似乎來早了。自歐巴馬在總統大選中擊敗共和黨挑戰者羅尼,引發有關進步性改革的新時代的討論,並使得受挫的共和黨陷入黨派鬥爭,迄今已經過了7個月。 |
Posted: 23 May 2013 10:08 AM PDT 文/卡維波 與台灣導演合作拍攝電影《台北工廠》的伊朗導演阿里(Alireza Khatami),16日在坎城首映,映後座談時突開炮,稱來台期間遭「種族歧視」。但是阿里啊,你也不照照鏡子,長得像「外國人」還是像「外勞」?台灣人自命「有人情味」,但是誰戳破台灣不可愛,就會惱羞成怒。其實覺得台灣爛的觀光客、移民或留學生大有人在(原因之一恐怕就是:台灣人總是會說「不喜歡台灣,你就滾回去」)。更別提,台灣人自己若是不認同台灣、不愛台灣,那就是滔天大罪了。 歧視伊朗導演阿里?!應問問一般民眾覺得「對伊朗的印象為何?」,恐怕就是「獨裁國家、恐怖份子、原教旨主義、落後」(其實以上皆非)的西媒好萊塢建構,這種建構也直接關連到台灣在世界政治中的歷史與現實位置。台灣一直接受的價值階序(先進國家現代性第一名)其實就是個種族階序;台灣作為二流世界公民,總有不如(白)人的潛在自卑;但是也在1980年代之後逐漸自居「比白不如、比黑有餘」的驕傲。台灣認同的國際政治位置從來就不是第三世界,所以台灣的自我認同也包含著:對台灣內部「第三世界成份」的自恨與排斥(本土運動有一部分抵制了這種自恨,但是另部份更巧妙的轉化掩蓋了這種自恨排斥)。 |
Posted: 23 May 2013 10:04 AM PDT 文/許若仁 菲律賓公務人員違反國際法基本原則射殺台灣漁民事件,雖是突發事故,但其實有其長遠的歷史原因與結構因素,牽涉到幾個不同層面的議題。 其一,台菲之間對於此案的海域(蘇祿海與西里伯斯海)之領海權主張,早有爭議,從1952年就開始談判,但至今尚未達成具體協議,以至於在領海界線有嚴重爭議下,會有嚴重的衝突行動是早可預料之事。其二,台灣漁民可說是台灣社會各行業的弱勢者,長年在這有爭議海域中捕魚維生,政府鮮少以具體行動(外交或軍事操演)來表達保護自己漁民的意願。一個被人看破手腳政府的漁民,怎會不成為別國的刀下肉呢?其三,近日以來,台灣與日本、菲律賓都有漁權之爭,而這兩國家同樣與中國大陸有領海權之爭。主流媒體已有分析,台灣可實質與中國大陸相互呼應,在中國大陸強悍的主權主張架構下,台灣就可實質獲得於爭議國家手中獲得好處。 |
Posted: 23 May 2013 10:01 AM PDT 文/潘欣榮 菲軍殺人理應負責,但近日台灣四處傳出拒賣、追打菲律賓移工的消息,所引發的民族主義已模糊焦點。更糟的是仇視菲籍移工,不僅對護台漁民無益,也可能讓原本同情台灣的國際輿論,因台灣虐待移工而喪失,更造成台灣聘用菲籍看護工的家庭沉重負擔。 而在這冰山底下,更潛藏著台灣人民對經濟危機下,受不了往日被我們瞧不起的菲國欺侮的嘔氣,而這因經濟困境所引發的強烈民族主義,可能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或者911後的美國類似:當時兩國都極度仇外、一心復仇,最終導致納粹主義興起、或蹂躪阿富汗,更將母國底層的農漁工人子弟拖下水。 |
音樂靠邊站:《Overgrown》、《Shaking The Habitual》、《Wakin On A Pretty Daze》、《Bankrupt!》 Posted: 23 May 2013 09:56 AM PDT 本週站主/陳德政 藝人:James Blake 倫敦電音製作人James Blake剛出道時被譽為天才少年,以不過二十歲的年紀將Dubstep玩得出神入化,嗓音也具穿透性。第二張大碟取名《Overgrown》,多少帶點自嘲的況味 — 我的音樂和同齡樂手相比,發育地太成熟了。他在專輯同名曲唱道:「I don't want to be a star. But a stone on the shore.」即便不想成為明星,現場演出也相對低調,《Overgrown》卻會讓James Blake的音樂被更多人聽見,比前作融入了更豐富的節奏藍調元素。〈Digital Lion〉與〈Voyeur〉是最有舞曲感的兩曲,〈Digital Lion〉的製作人正是Brian Eno。 |
Posted: 23 May 2013 09:49 AM PDT 藝人:David Bowie 文/海德 就算在不盡人意的《Reality》之後宣布退休,也不會改變David Bowie神祇般的存在,當我們開始把他留在歷史裡後,睽違十年,《The Next Day》再臨,樂迷再也無法要求David Bowie能夠如何施展魅力,能做的只有珍惜。 新作令人意外地回歸到搖滾本質,擺脫了電音文化的時尚味道,而且Bowie與A Reality Tour的夥伴創作出一種幾乎涵蓋了所有他搖滾時代的氛圍,並且沒有特意假裝時光停滯,來個永恆地青春忘憂、雌雄莫辨,反而是轉換角色變成一個敘事人/說故事者,或是感嘆著歷史的變遷,徹底呼應著專輯名與封面上顛覆自我的企圖,但不用擔心Bowie來個砍掉重練,專輯基底仍是走在改良式的Glam-Rock風格上。 |
Posted: 23 May 2013 09:47 AM PDT 藝人:Benga 文/愛吹倫 在2000年中期由英國倫敦的十幾歲青少年創造出的Dubstep居然成為席捲全球的風潮,不過發展至今顯得泛濫。先鋒之一Benga出道前喜歡用PS作音樂,15歲就完成了首支單曲〈Skank〉,而他喜愛用真鼓的特色發揮在〈Live Drums〉與〈Evolution〉等名曲中,在同輩中顯得高人一等。2007年與同屬元老級的Skream外加Artwork組成了超強團隊Magnetic Man,根本無人能敵。2008年與DMZ旗下的Coki聯手共創國歌〈Night〉,而讓他嚐到成功果實的第二張專輯〈Diary of an Afro Warrior〉也在此時推出。2010年Benga升格為Katy B的製作人,事業可說蒸蒸日上。但到了2012年,他表達了對於Dubstep的厭倦感,也使得這相隔五年的主流大廠處女座格外引人注目,他會不會真的放棄了呢? |
Posted: 23 May 2013 09:43 AM PDT 書名:史明口述史 文/李靜怡 史明,革命家與歷史學者,今年九十五歲,自認以人道主義貫穿佈滿革命彈孔的生命。 自小,他在林獻堂、蔣渭水推動「台灣文化協會」的時期長大,那時他爸爸默默的在裡頭一起做事,不過以他的口氣說來,他爸爸雖然有「現代」的想法,但算是比較怕事,只敢在地下做,不敢在台面上動作。史明不同,吸收了抗日運動的天地精華長大,他赴日求學,就讀於風氣較開放的早稻田大學,與學生們組成左翼讀書會,歷經如思想隧道般的馬克斯主義、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洗禮,史為求台灣殖民地的解放,渡海投入共產黨地下工作。如同藍博洲以一整冊傳記《尋找祖國三千里》與顏世鴻所著《青島東路三號》所提過的吳思漢(註1)一樣,當時台灣青年為投入真正的左翼革命,多自發前往中國,展開行動。 |
Posted: 23 May 2013 09:38 AM PDT 書名: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 文/Fran T. Y. Wu 黃主編的《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其實是2012年6月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的同名研討會論文與討論紀實文集,此外再另行收錄黃道明的〈紅絲帶主流化:台灣愛滋NGO防治文化與性治理〉,附錄且收錄台灣愛滋大事記和相關法律條文,對想要瞭解議題的讀者來說相當方便參照。 性/別研究室這幾年持續關注某些NGOs是如何在新自由主義的邏輯下與國家治理合謀,對於我們在思考公民社會與國家治理間的關係,無論是合作、折衝,都相當重要。特別對於被視為偏差的性少數、酷兒來說,理解並辨識這個愈見性道德化的社會是如何窄縮而成,以及其中的治理技術與操作邏輯,更是重要的運動知能。 |
Posted: 23 May 2013 09:34 AM PDT 書名:偉大的追尋:經濟學天才與他們的時代 本書絕非「經濟學」教科書,而是讓你思索「經濟」為何。美國自由派視角、隱約英國敘事軸,始自19世紀初利物浦工人、終至21世紀初加爾各答賤民,介紹經濟學家有血肉有困惑的思考與言行。它亦是城市史(倫敦,柏林,維也納…)、現代史(工業革命、一次大戰、大蕭條…)、文化/文學史(維多利亞、世紀末維也納…)、資本主義史(從機器到股市、從產業資本主義到金融資本主義)。難得出現女經濟學家:費邊社波特小姐的「家政國」(社會安全網/福利國/從搖籃到墳墓),恰好打臉柴契爾夫人。相較於新自由主義之後的單面向經濟學,書中經濟學家們相互辯詰,不乏左右翼對峙、調校、混合。令人期待台灣左翼經濟學家的誕生。(PenPouch) |
Posted: 23 May 2013 09:32 AM PDT 書名:改變生命 讀者必須先把見證奇蹟的前後幾章還給美國專欄作家,才能窺見「系統教育」與拉丁美洲解放神學之間的關係。興起在1970年代不是唯一共通點,創辦人艾柏魯從教導窮人的修女手中習得鋼琴,透過交響曲改編教材裡找到合奏的快樂。始於拒絕文化發展精英主義,以及職業古典樂團裡歐洲殖民困境,正視貧窮心理狀態,藉實用的政治、經濟支柱,使它成為國家的社會方案,而非隸屬文化公關部。他最終要求—藝術服務社會。(蘇盈如) |
Posted: 23 May 2013 09:28 AM PDT 書名:小國的靈魂:挪威的生存之道 吳叡人的序,予之一個建立於文本挪威次文本台灣參照的精神性座標,亦即南方之島「北方意識形態」嚮往何來。人口約五百萬的挪威,一個全世界最適合人居的美好國家,然二十世紀初才宣布獨立,如何穿越歷史黑暗,歷經丹麥及瑞典的統治殖民,二戰納粹德軍佔領,更常遭受俄羅斯威脅,近來與大國互動關係(如因劉曉波被中國抵制)等脈絡,其深刻的民族性和文化內涵於記者出身的作者筆下理感性兼具,精扼生動地爬梳縱史,宛如融雪後泥濘不堪盡露,卻明亮可鑑。小國島民,由過去跡痕通行前路,挪威經驗的特異性源自特殊且難以複製的歷史經驗,雖然如此,反身思考行動以釀造美麗島的果實,則顯得情懷無限深遠。(倩鳥兔犬) |
Posted: 23 May 2013 09:22 AM PDT 文/大圈仔 巴茲魯曼推出新版《大亨小傳》的時間點,可說是把握了一個空前絕後的最佳時機,讓《大亨小傳》的故事文本得以與晚期現代社會產生盡可能最大的對話效果;其中對話訊息濃度最高者,尤其是集中在故事中的這一幕:死者被槍殺後,屍體飄浮於水池之中,個人意志瞬間被淹滅,血流染紅了池水,一個美國夢也隨之而宣告破滅。 《大亨小傳》的故事,講述一個出身自社會底層的年輕人如何憑藉把握一次難得的機會改變自己的一生,以擠身於上流社會之中。這種橋段,本來是老梗。在19世紀中期,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本來幾乎已將類似題材發揮到極緻。但奈何在出版商的壓力之下,狄更斯被迫寫下大團圓結局,大大折損了故事原有的意識型態反省力度。而《大》多少是補足了《遠》所未能完成的社會批判精神。《大亨小傳》中的蓋茲比(Gatsby)一角導入的社會批判路徑,儘管並未如《遠》藉由主角本人表達對上流生活的理想破滅,進而聲張對資本社會的不恥;但是,《大》卻著重強調的是:儘管是擁有百折不撓精神的蓋茲比,終究難敵一個腐朽社會對他在精神上的重重圍剿。於是,《大》以一具浮屍宣示美國夢的破滅──這一經典橋段,自始成為無數文學和影視作品的仿效對象──其中最經典的例子之一,首推1983年布萊恩‧狄帕瑪的《疤面煞星》(兩片同樣以一道關鍵的槍聲後的池水浮屍標誌著美國夢的破碎)。 |
Posted: 23 May 2013 09:19 AM PDT 文/但唐膜 《蜘蛛人》導演山姆雷米的Evil Dead三部曲,在台灣的恐怖片迷當中,實在是一種很奇怪的經驗。據我所知,Evil Dead的第二集Evil Dead II最早在台灣錄影帶市場出現,片名譯為《鬼玩人》;然後第三集Evil Dead: Army of Darkness在電影院放映時,片名變成了《魔誡英豪》;我一直不知道最原始的Evil Dead中文是什麼?照理應該叫做《鬼玩人前傳》才對。原來……正確的名字是《屍變》。三部恐怖系列,卻有三個不同的中文片名,有夠妙! 這三部恐怖片,被譽為最佳恐怖靠片三部曲,但是導演山姆雷米後來除了一部幽默又精彩的《地獄魔咒》,幾乎沒有拍過恐怖電影。大家其實都很期待Evil Dead拍第四集,因為第三集《魔誡英豪》的結尾太有趣,甚至有兩個不同的結尾,還有時光隧道的梗。但是,大家一等就等了20年,這段日子出現過一個很難玩的Evil Dead單機版遊戲,三部曲電影也包裝成了收藏版DVD,可是山姆雷米卻跑去拍《蜘蛛人》,把Evil Dead打入冷宮不顧…… |
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POTS]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 you may unsubscribe now. |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
Google Inc., 20 West Kinzie, Chicago IL USA 60610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