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7日 星期五

POTS Weekly

POTS Weekly


Anti-SLAPP——反對策略性訴訟!鎮壓抗議新手段

Posted: 16 May 2013 09:27 AM PDT

文/曾芷筠

H:我問他依的到底是什麼法?上銬逮捕、拘禁長達十小時,這不是已經違反警察職權行使法了嗎?
苗警:沒有沒有,這是妳個人認為。
H:我說我都已經上網作功課查過了喔,你們違反bulabula...
苗警:沒有沒有…我們查處結果就是我們一切依法,是他們違法。
H:那你們到底依什麼法?
苗警:請妳自己上網去看。
H:那請問工地現場有誰說要控告這些學生和居民,導致你們必須依強制罪或入侵建築罪現行犯逮捕嗎?
苗警:呃…這個…我不能告訴妳。
H:那如果沒有人要提告,你們幹嘛主動提告學生呢?
苗警:呃…這個…我不便告訴妳。妳自己去查網路,我只是負責打電話跟妳報告說已經處理了。

——引用自網友H於2013.5.3臉書貼文

read more

荒誕、迷人、歪掉的陽剛氣:鍾權與《正面迎擊》

Posted: 16 May 2013 09:26 AM PDT

文/蘇盈如

在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社會認知中,歧視經常很性別,而男性特質也有階級之分,比方對於有點歪掉的陽剛氣。「歪」不是全面向陰柔倒戈,台灣導演鍾權(1979年生)在甫上院線的摔角紀錄片《正面迎擊》裡,就全是些歪掉的男生。「台灣摔角聯盟」 (TWT)成員來自各行各業,往往只見「父權」烙印而看不到臉孔的台灣男生,被還原回真實生活現場。不是政治正確的白領或藍領,而是便利商店「宅男」店員、服兵役不適應的青年、有人還帶著暴力傾向、有酒保或刺青師,加上跑去學縫紉的前運動國手。被劃為邊緣乃因為在他們身上,各自帶有差異的男性特質不被認可,例如身材、性格、經濟條件、或興趣。從外自內的壓抑,到了華麗擂台上,有招式、有裝扮,有時赤裸甚至滾進泥漿,筋肉正被摔角手跟觀眾瘋狂慾望。即使經過訓練,選手仍可能發生事故,高度刺激也展現在演練過、一觸即發的肢體擰扭跟互虐上。影片從摔角迷伍佰(夠歪了吧),坦承對舞台的恐懼開始,男孩們大概沒有語言說出心內彆扭執拗。「每挨一下都覺得活著」,付諸面對挫折「正面迎擊」就好,恰好是正統陽剛氣的起點,以及與之較勁的KUSO吶喊。

read more

中國人與當代藝術的動物農莊:鄭闊談《暖冬》

Posted: 16 May 2013 09:25 AM PDT

文/蘇盈如

對於中國大陸紀錄片影像背後的企圖感到陌生,就跟記者對於中國藝術創作者,究竟從哪裡來、處在什麼氛圍、怎麼過生活全然無知一樣。北京來的鄭闊(1974年生),作品恰好指涉這兩個主題:紀錄片與當代藝術。首部作品《798站》從2009年開始,紀錄中國當代藝術工作者在城市發展裡,居所被拆了又走的流浪狀態。標誌著89年後,藝術家自願脫離「單位等於身分」的生活,選擇成為流動人口(意謂盲流)。人們先在圓明園畫家村聚集,95年被警察遣返原籍,換到郊區宋庄。轉移到798這站時,不是透過武力而是被經濟手段驅離。09年底同時北京朝陽區近20多個藝術區面臨違建強拆,開發商限期藝術家租戶搬離,並且像中國所有拆遷案一樣,沒有補償。他們聯合在現場做行為藝術、駐紮守夜,稱「暖冬計畫」。抗爭現場的影像素材,鄭闊在事件落幕半年後,結合訪談剪輯成第二部紀錄片《暖冬》。片中,見識到當時現場吸引媒體目光、零散拼湊的所謂藝術行動,裡面的人在爭取到賠償分配後,反過來自成小圈圈機制,詆毀藝術所象徵的精神自由,最後竟甘於不由自主的鬥爭撕裂。

read more

美編手記:神秘的小房間

Posted: 16 May 2013 09:18 AM PDT

文/吳芷麟

破報的角落有一間神奇的小房間,總嘀咕吐出淡灰色的氣息,進去的人能如柯南破案般想出好辦法,雖然尼古丁的神祕讓我的小腦袋暈眩,也讓我對那角落的空間產生無比想像。

感謝陳年蠔油在我這段混亂的日子裡,默默當我的尋職經理人,雖然我說絕對不當美編,但破報讓人心癢,連拒絕吃食新聞的我,都覺得是時候開始了解世界上發生的事情了。

read more

POTS WORLD:破世界

Posted: 16 May 2013 09:15 AM PDT

菲律賓移工強烈要求菲政府面對爭議

針對射殺台籍漁民事件,台灣的菲律賓籍移工在12日在台北發出請願並分送傳單給同鄉,希望母國政府立即回應台灣的要求,包括正式道歉,彌補受害家屬,徹查事件並懲處相關人員,並盡快啟動漁權談判。若馬尼拉不願在周二晚回應,將會威脅到申請來台工作的菲人。今年25歲、在桃園工廠工作的Norman Pinson說,陳情書是希望政府立即採取行動;目前已經有143人連署,交予位於台北的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對於台菲外交關係的關心。由於工作忙碌,在台工作的菲籍移工直到周日早上,才明白事態嚴重,透過TIWA的周日聚會,他們才有時間交換信息。同時,他們也對台籍漁民的死亡表達深切悲傷,並認為巡邏艦不應對漁船開火。至於被問到台灣政府威脅中止申請工作,則認為這並不公平,希望移工權利不會受到影響。凍結引入菲籍移工不只會影響申請,也會影響已在台工作的移工遭受敵意對待。34歲、在台工作超過四年的Annie Evangelista說,她很擔心因台菲衝突而失去工作,這是她無法擔負的損失:「我們是為了家人站出來的,我們需要寄錢回家。只能祈禱此爭議能夠和平解決。」在工廠已工作17個月的Pareng Jomar說:「若證實是菲律賓方的錯,我們必須面對現時並採取行動。」TIWA的陳容柔說:移工成為談判的籌碼非常不公平,許多在台菲籍移工也是漁民,也來自低收入家庭,弱勢移工的權力不應該被犧牲。(來源:FOCUS TAIWAN/節譯:曾芷筠)

read more

聖約翰的草藥(No.313):【零和遊戲】

Posted: 16 May 2013 09:02 AM PDT

衛報週評:全球打擊逃漏稅的時刻到了

Posted: 16 May 2013 08:58 AM PDT

節譯/葉興台

非洲正踏在全球商品榮景的浪頭上。莫三比克和坦尚尼亞正成為天然氣的主要出口國,幾內亞和獅子山共和國擁有鐵礦砂,剛果民主共和國正在大肆開採鈷礦。強勁的需求將把非洲的天然資源推向另一個10年高價,但貪婪和腐化也將尾隨而來,非洲因此不但不能在健康、教育和農業上進行重大投資,反而又遭到劫掠。

這是上週公布的「2013年度非洲進步報告」(Africa Progress Report)的觀點,這份報告是由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領軍的名人小組所發表,報告說,大規模的逃漏稅、金融轉移、海外註冊企業和秘密的礦業交易,每年使非洲損失250億元英鎊(台幣1.15兆元),較非洲接受的援款高出1倍。安南指出:「全球問題需要多邊解決。」

read more

面對漁竭 劫後的國族悲歌

Posted: 16 May 2013 08:54 AM PDT

文/陳虹穎

2013年5月11日,65歲屏東老漁民洪石成之死,以及菲律賓軍方的兇殘,引來台灣全島人民憤慨。將這股濃重憤慨抽絲剝繭來看,洪石成一家為了償還高額船貸,只能冒險往家鄉更遠處駛去,捕撈高經濟價值的黑鮪。漁業資源匱乏與漁民的工作風險,源自於台灣近海漁場遭污染與過漁的枯竭;每每發生經濟漁場衝突與綁票爭議,小型捕撈漁業漁民面對台灣政府長年漠視,無奈只能求天並且自求多福。

read more

以色列轟炸敘利亞 空襲為前導 悲劇將至

Posted: 16 May 2013 08:51 AM PDT

文/陳良哲

哀哉,敘利亞。人民在戰火之下本難生存,卻又遭化武攻擊。究竟是誰動用化武,至今猶不可知。美國與敘利亞反對派指稱阿塞德當局動用化武,而阿塞德當局也如此指控反對派。

作為聯合國調查此事的成員之一,德爾龐特(Carla del Ponte)5日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到,以醫生、傷者與野戰醫院員工為證,是反對派使用沙林毒氣,而非敘利亞政府軍。只是事涉敏感,調查委員會已另發聲明,說此事仍在調查中,尚未做出結論。

read more

核你到永遠 一個觀點就足夠

Posted: 16 May 2013 08:49 AM PDT

文/潘欣榮

上週公共電視由蔡詩萍主持的「主題之夜」,播放探討芬蘭正在建設、可使用長達10萬年的核能最終儲存廠的紀錄片《核你到永遠》。導演的觀點是核能不是政治問題而是「邏輯問題」,因為:「當我們製造出一個東西,卻無法收拾善後時,這個東西就不該被製造出來。」

然而,這樣關懷10萬年後子孫的高度道德性的問題,可能卻難以說服正經歷經濟衰退的多數台灣人。畢竟大家擔憂的是100年內,自己的孩子、孫子的成長環境,所以只要技術上可行,誰會管得到10萬年以後的事?

read more

音樂靠邊站:《Decadence》、《Beliefs LP》、《The Zaragoza Tapes:1981-1982》、《Ride Your Heart》

Posted: 16 May 2013 08:47 AM PDT

本週站主/boyéthan

藝人:Deux
專輯:Decadence
發行:Minimal Wave

受到德國電子音樂先驅Kraftwerk的影響,Gérard Pelletier、Cati Tete這對男女搭檔81年相遇於里昂後決心組建Deux向偶像致敬。以Kraftwerk為藍本,Deux巧妙融入法式情境與人聲對白,營造其獨特的合成流行樂曲。

紐約獨立廠牌Minimal Wave向來熱衷80年代電子音樂如New Wave、Italo以及House等素材;2010年特地將Deux自82到85年間的珍貴卡帶錄音與單曲彙集成《Decadence》黑膠唱片,重現〈Felicita〉等可與當年The Human League並肩之作。

2013年元旦意外傳來Deux男性成員Gérard Pelletier辭世的消息,Minimal Wave旋即將《Decadence》再版發行,除悼念Gérard Pelletier外,標題別具寓意性地象徵著一個時代的終結。

read more

散失的焦點

Posted: 16 May 2013 08:39 AM PDT

藝人:Yeah Yeah Yeahs
專輯:Mosquito
發行:Interscope

文/陳德政

每提及21世紀初於紐約發跡的新生代(如今已算中生代)三傑 — The Strokes、Interpol及Yeah Yeah Yeahs,我常感覺Yeah Yeah Yeahs是唯一尚未失手的一組。

2003年爆裂的出道作《Fever To Tell》全然體現後龐克復興的精髓,接續專輯《Show Your Bones》以後龐克的基調朝Art Rock的範疇推進,同樣出色;前作《It's Blitz!》則轉玩電氣迪斯可曲風,如聲響更摩登的Blondie(Yeah Yeah Yeahs主唱Karen O向來視Blondie主唱Debbie Harry為偶像)。

read more

預言的信差

Posted: 16 May 2013 08:37 AM PDT

藝人:Johnny Marr
專輯:The Messenger
發行:Warner Brothers

文 /海德

John Martin Maher總是替人做嫁衣,這位八零年代最棒的吉他手,總是被形容成一個Team Player,謙遜自持而始終不踰越音樂人的角色,對比他的搭檔輝煌的個人單飛生涯,他實在低調地有些令人扼腕,不過這一次情況有了改變,吉他手站在麥克風前,為了自己的名字而唱。

早在這張《The Messenger》發行前,Johnny Marr接受訪問就表示:將會回到加入The Smiths前的創作初衷。所以說話算話的他,將大量的Post-Punk與Funk帶進專輯裡,取代人們以為將會是主軸的Jangle-Pop和英倫搖滾,但樂迷最關心的還是他的嗓音到底如何?答案是還真不錯,雖然還有點Demo般的乾澀,他的聲音雖還不具備辨識度,但也已足夠,他並且還很大膽地把自己的聲音錄得非常靠前,甚至比吉他還貼近耳朵,並沒有躲躲藏藏,足見他轉型的勇氣。

read more

放在序言位置的書評‭ ‬

Posted: 16 May 2013 08:34 AM PDT

書名:橙紅的早星─隨著陳映真重返台灣1960年代
作者:趙剛
出版:人間 2013/4

文/呂正惠

在《求索》之後,趙剛即將出版他的第二本論陳映真的專著《橙紅的早星》。將這兩本書合讀,就可以看出趙剛對陳映真研究的巨大貢獻。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以後任何人想研究陳映真,都必需以這兩本書為基礎,沒有細讀過這兩本書,就不要想進一步探討陳映真。這是肺腑之言,不是為自己的朋友亂喝采。

在為《求索》寫序時,我是以隨感的方式簡略的談談趙剛細讀陳映真所得到的某些「洞見」,以及他閱讀陳映真的極為少見的熱情。現在再加上這本書,我認為就可以談論趙剛陳映真研究的具體貢獻,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足,以便將來的進一步研究作為參考。

read more

從羅維明解讀楊德昌《恐怖份子》到羅頌其《Cleaner》由窗外與《恐怖份子》對望

Posted: 16 May 2013 08:28 AM PDT

文/李幼鸚鵡鵪鶉

2013年新北市電影節邀到羅維明導演的《幻想香港》。電影前半段明顯是劇情片,而且是一位影像工作者的觀察、拍攝、遭遇、省思以及夢幻。形式上、境界上媲美雷奈的《穆里愛》與費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貼近安東尼奧尼的《蝕》(又譯《慾海含羞花》與《放大》(又譯《春光乍洩》);後半段既像紀錄片又似「真實電影」(cinéma verité),讓人聯想到馬蓋(Chris Marker,姓氏又譯「馬克」)、胡許(Jean Rouch)或高達的電影。台灣導演王育麟問我香港導演羅維明為什麼普通話沒有香港(或廣東人的)口音?嚇得我不敢不在這篇film review(s)裡講古──

read more

祖堂內尋找有效的對話

Posted: 16 May 2013 08:24 AM PDT

文/石東荷

台島正處於文化狂放的年代,如同《春天的對話》一片當中描繪,耕作有時休耕有法,文化的蘊含基底也正是如此運行。該片由黃秀怡拍攝,吳乙峰指導的紀錄片,透過19歲女孩的原鄉觀察,捕捉美濃在地的青年發展現況.片中女孩佳吧參加由美濃設計相關科系學生們所組織的社團:美濃後生會,利用課餘閒暇時間回鄉里參與美濃的公共事務,例如舉辦營隊、農情調查…等,佳吧在農情調查時談及鄉野時常出現的田菁,其實是農民用作休耕時的植栽,但亦有可能是已經賣地準備搭建豪宅大廈的結果。

read mo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