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5日 星期五

POTS Weekly

POTS Weekly


追憶華光似水年華:八零年代王墨林的泛左青春日式屋舍(下)

Posted: 14 Mar 2013 08:29 AM PDT

文、圖/曾芷筠
影像提供/瓦旦塢瑪

沿著1900年日據時代的台北監獄而形成的華光社區,在1949年後成為法務部職員宿舍,居民也包括老兵、職工,亦在近年來移入許多外籍看護工。此地宛如廣漠時空中的一塊錯落的皺摺,居民們的家鄉都在他方;然而,社區裡王墨林的住所卻在台灣解嚴前後成為一個重要的地下文化、左翼思潮、藝術與運動的交會點。若把那個年代的歷史攤開,1976年夏潮聯合會成立;1985年《人間雜誌》創刊;1986洛河展意行為藝術團體在此發起。1987年,蔣經國宣佈解嚴,小劇場運動在其前後方興未艾;1989年遠東化纖發起罷工運動,同年黑名單工作室發行第一張專輯《抓狂歌》;1990年三月學運爆發;1991年《島嶼邊緣》創刊,直至1996年宣布停刊。島內曾經一度集結的進步力量,在此壯麗迸發。

閱讀全文

反核或是反核災?:燃料棒如何改變世界歷史

Posted: 14 Mar 2013 07:39 AM PDT

文/蘇盈如

在309廢核遊行的照片上,最頻繁出現的生物就是小孩。然而我們目前所面對的未來,就是由那些憂慮台灣經濟發展、恐懼貧困、堅定信仰下一代幸福的大人,所創造出來的世界。所以,記者懷疑任何一個世代有能力去擔心未來、甚至替未來做準備。此次全台超過20萬人次(各種說法的最高值)的遊行現場,令媒體、立委、政府不得不面對,也使一般人有機會思考、介入能源政策。然而,自主參與的群眾是恐懼核電廠所帶來的災害而訴求廢核,抑或絕對反對核能發電並無能判斷。如果核電完全安全,是不是就可以矇著眼接受它繼續運轉,或者用另外一種方式,以風力、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來取代?如果以遊行人數,或在警力淨空道路的維持之下,以此來評判政府口中的「公民力量」,這不僅是一個太低的,也是令人憂慮的標準。《破報》做了好幾期反核報導,2006年〈No Nude vs. No Nuke〉寧裸不核行動藝術、2009年〈一粒沙、一粒沙,加在一起變一座山〉貢寮反核無奈現況、2010年〈向努客先生的那根燃料棒說NO!〉核四圍場行動、2011年〈1911cc的重量?〉430向日葵廢核遊行、〈核災後三個月:全球串聯反核 vs. 台灣立院擁核〉福島核災後全球反核浪潮、2012年〈分裂的島嶼〉311告別核電遊行與〈0.29G的震撼〉核二廠螺栓斷裂。這一次,想要談所有人都知道的,燃料棒的故事。

閱讀全文

99%所渴望的生活方式:談竹子湖生態藝術村的物質與觀念

Posted: 14 Mar 2013 07:13 AM PDT

文/蘇盈如

「國家公園很ㄎㄧㄤ噢!自己在下面泥地上鋪石板、放泰國鯉魚,後來規定不允許外來種、公告要移除,後來我們半夜就過去…」以下官員不宜,所以消音。周六(3/2)晚上記者跟朋友迷路在又濕又冷霧又大的山上,尋不著「竹子湖生態藝術村」,闖進一個又一個人家,小山社區沒人知道門牌,只問你要找的那個人姓什麼。所幸大家對破敗的三合院依稀還有印象,當天集體智慧工作坊還沒開始。老在山上幫別人研究野生動物的小八拿起貝斯前,一群人剛回來,講泡社區溫泉時碰到老人家聊了很多。他們對於陌生來訪似乎沒有驚訝,安靜遞來薑湯,記者抓起桌上饅頭,便舒服陷入容納卻隨意的空間裡面。

閱讀全文

美國「重返東亞」的河蟹外交

Posted: 14 Mar 2013 03:28 AM PDT

文/ 陳虹穎

自美國向世界宣布其「重返東亞」的決心以來,面對各小國「經濟趨中、安全趨美」的態勢,美國以安全軍事的外交壓力,逼迫各國進行不對等的自由貿易協商,意圖挾軍事優勢讓各國吞銷美國牛與豬,力追出口經濟上落後中國的趨勢。另一方面,又掌握東亞各國恐懼朝鮮核武未爆彈之心理,介入強化韓國的海陸空軍事演習,並據此在東亞大張美軍基地。

閱讀全文

非核後的幸福對策

Posted: 14 Mar 2013 03:26 AM PDT

文/ 潘欣榮

非核家園遊行,讓20萬公民用雙腳擺脫長期被兩黨綁架的非核僵局。長期以來,在野黨迴避提出產業政策配套,更藉公投主文爭議謀政黨利益的盤算。至於執政黨和財團,則利用不景氣造成的阮囊羞澀,聯手以「核安可以控制、電價不能控制」來要脅人民。

閱讀全文

音樂靠邊站:《Exai》、《Czarface》、《KILLmatic》、《Bass For Your Face》

Posted: 14 Mar 2013 03:24 AM PDT

本週站主 / 愛吹倫

藝人:Autechre
專輯:Exai
發行:Warp Records

英國Manchester實驗電子雙人組合Autechre從1993年的首張專輯至今已有20年光景,由早期的Ambient Techno/IDM到2005年的《Untitled》轉變為更複雜的歌曲結構與節奏,可見其旺盛企圖心。而2010年的《Oversteps》堪稱近期代表作,將新舊風格成功融合,第11張專輯《Exai》延續了前作路線,更一次帶來兩個小時的雙CD饗宴,將強盛的創作力表現無遺。黑暗與不定的特色依舊主導了整張專輯,除了有超過9分鐘的長篇巨作〈irlite (get O)〉、〈bladelores〉與〈recks on〉足以展現編曲功力之外,Dubstep元素的加入也讓他們的音樂增添新的一頁。

藝人:Czarface
專輯:Czarface
發行:Brick Records

Czarface是由Wu-Tang Clan (武當派)成員Inspectah Deck與Boston知名underground雙人團隊7L & Esoteric組成,他們早在1999年就已合作過,但一直到14年後才再次聚首,這次乾脆一起弄張專輯。封面的靈感來自知名漫畫家Jack Kirby (Captain America),展現了他們想要在Hip Hop場景中創造superhero的意圖。這張有來自武當同門Ghostface Killah與Cappadonna以及當紅的Roc Marciano和Action Bronson等人相助,製作方面當然由7L獨挑大梁,DJ Premier也參與了〈Let It Off〉一曲。以他們的實力來說,本來就無須太多援助。7L以90年代的東岸Hip Hop為藍圖,開創出一個新局面,可說是本作的重點。

閱讀全文

《慾謀》:黑色水晶做成的兔子洞

Posted: 14 Mar 2013 03:23 AM PDT

文/但唐謨

韓國導演朴贊郁的作品實在不多,想來想去就只有他的《復仇三部曲》,和更早那一部讓我震驚不已的《共同警戒區JSA》;然後他最近還用iPHONE 拍了一部有趣的短片《Night Fishing》。突然間發現,他居然被好萊塢「收編」了。據我所知,美國的影迷對他的《復仇三部曲》崇拜得不得了,想必應該是進入好萊塢的原因之一吧。這部非常有趣的驚悚片《慾謀》,故事架構取材自希區考克的《辣手摧花》,描寫一個生活無聊的小女孩的生活當中,闖入了一個迷人的叔叔,於是在她心中翻攪一陣波瀾,而這位性感的叔叔,竟然是最可怕的人。希區考克的《辣手摧花》玩弄懸疑,驚悚,非常好看;同樣的題材到了朴贊郁手中,卻變成帶著點幽默和變態,而且在視覺上精緻求工的作品。

閱讀全文

從實驗電影、文學創作般的書〈離席〉 到如詩如畫似舞似哲學的《○》與《宣(言)癖》

Posted: 14 Mar 2013 03:20 AM PDT

文/李幼鸚鵡鵪鶉

第35屆金穗獎最佳實驗片獎/最佳原創精神獎5部入圍的短片各有各的神采魅力。我看得驚喜,不止一遍。但要寫film review(s)竟是高難度挑戰,折騰得半恐,依然只能隔靴搔癢。拜讀Ms.黃以曦的新書〈離席〉,字字珠璣,句句哲思。譬如,「電影是怎麼開始的?電影似乎總是,直接就開始了。」或者,「看電影,原來是一種雙重的不在。我們離開了外頭的現實,卻也不曾真正進入銀幕上的故事。」還有,「關於電影,再法西斯的作者也勒令不了完美的約制,最專注的觀眾也老要分心。」甚至,「電影永不結束,離開的總是我。」黃以曦的書既是電影論述又可以當成文學架構來閱讀。就當我在對卓越實驗短片不知從何下筆時,有所啟發:誰說實驗電影只是電影?!甚至,黃以曦的書更像實驗電影!

閱讀全文

施打網路的日子

Posted: 14 Mar 2013 03:15 AM PDT

文 / Fran T.Y. Wu

書名:冬季不連線:關掉網路過日子
作者:蘇珊.莫莎特
譯者:洪慧芳
出版:台灣商務 2012/11

美裔澳洲籍專欄評論家莫莎特(Susan Maushart)的《冬季不連線》遠比想像中好看,兼顧了幽默風趣的體驗敘述與較客觀的評論。歐美常見這種記者/專欄作家藉由親自體驗某某種類的生活後所產出的經驗性報導文學,早前的《我在底層的生活》、《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和《環保一年不會死》都是類似的作品,而《冬季不連線》說的則是「網路斷線」的故事。在一個科技幾乎蠶食了我們所有日常生活,人人都難以避免隨時隨地「網路上身」、甚至開始有人主張網路是基本人權的年代,要做到半年不上網、不看電視,困難度可能和戒毒差不多。儘管每樣東西都有正反兩面,但當整個人類文明都陷入這種集體網路上癮、分享上癮的喧囂狀況,讓人幾乎要懷疑《駭客任務》所預言的世界有可能是真的。特別是如果臉書上所「展演」的生活動態相對(或甚至)比真實生活還重要的時候,別說真實/虛擬的界線已逐漸被打破,恐怕連真/假、網路人格與真實自我都將難以分辨了。

閱讀全文

荒野的啟示

Posted: 14 Mar 2013 03:11 AM PDT

文/ 海德

藝人:The Joy Formidable
專輯:Wolf's Law
發行:Canvasback

當今英倫樂壇大概找不出第二位與Ritzy Bryan相似的女主唱兼吉他手,萌系童顏但有暴暴女屬性還兼會炸吉他音箱,扮演時而認真時而癲狂的小隻蘿莉女伶,只有當年撫媚性感的Tracy Tracy差可比擬。但The Joy Formidable擁有這樣突出的台前人物是優勢也是弱勢,他們的風格侷限在只唱青春、堆砌快速節奏的噪音,或是模仿前朝英搖的女聲樂團,不過每張作品均會小幅進化的他們,終於迎來蛻變的新作《Wolf's Law》。

閱讀全文

中年大叔筆下的蘿莉,與燦爛小宇宙

Posted: 14 Mar 2013 03:10 AM PDT

文 / 曾芷筠

書名:奈良美智48女孩
作者:奈良美智
出版:一起來出版 2012/11

有一說是奈良美智畫筆下彆扭、生氣、長不大的小女孩隱喻著日本人戰後的精神狀態,這本插畫圖文集是2006年起筑摩書房書訊雜誌封面的集結,加上2008年48歲的中年大叔到歐洲旅行,寫下的夢遊一樣的文字。看似無助又寂寞的小女孩在可愛的綺想、魔幻的自然中潛行。眼睛包著紗布繼續對世界微笑或發脾氣,她不需要別人告訴她方向,她自己會找到,也似乎隱喻了在這個核災後餘生、國家失能、資本傾軋的全球世界裡,年輕人們在自我小宇宙與龐大外在間迷失、卻不斷前行的穩定力量。

閱讀全文

不與吉他搖滾靠攏的樂隊

Posted: 14 Mar 2013 03:06 AM PDT

文/boyethAn

藝人:Flamingods
專輯:Sun
發行:Art Is Hard

本島流行音樂經過數十年的變革汰換之後、仍難逃脫對K歌的集體陶醉,即使套用於所謂「西洋」音樂,其仰賴的仍是歌唱領銜、對於共同記憶的百般依存,日漸將「唱歌」反應個人情緒、時態與真正的音樂製作區隔開來;我們常聽到有人討論歌詞寫了什麼、歌手唱了做了什麼、高談闊論,卻無人在意「唱片」製作本身如此繁瑣、耗費人力心力的過程。即使你家中果真收藏了一張《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多半只是人云亦云的結果。

閱讀全文

如果我們只剩下一種性

Posted: 14 Mar 2013 03:06 AM PDT

文/曾芷筠

書名:如何思考性這件事
作者:艾倫狄波頓
出版:先覺 2013/01

性學大師們(金賽或加藤鷹)早已揭露性的複雜性,被媒體妖魔化追獵的集體性愛趴體(火車遊艇或汽車旅館)也早已實踐出各種狂野性幻想,同時又能維持高度自制的管理、過濾、善後。這種時候,艾倫狄波頓以人生勵志導師的姿態告訴你伴侶之間坦承分享、袒露不堪慾望的重要性,針對性冷感、性需求不一致甚至不舉的中產階級男女開出中年焦慮良方,宛如大師對急於渴求終極答案的芸芸眾生的溫柔叮嚀。性當然不是只有汗水淋漓的歡愉,還包括創傷、家庭關係所影響的偏好。作者鼓勵人們正向面對真實的需求,告訴我們該如何思考性,卻也不免令人質疑,這種對伴侶分享與忠誠的焦慮和對自身性慾的積極管理,正好引我們進入絕對中產守貞的結構,在希望有人終生陪伴、不離不棄之餘,還能合理化各種偷情的藉口。

閱讀全文

查維斯的南半球,左翼的全球──對「另一種出路」的渴望

Posted: 14 Mar 2013 03:01 AM PDT

文/鄭至陽

在美國,先是金融風暴,接著「占領華爾街」。在歐洲,債務危機爆發於前,爾後冒出群眾示威的接力。

西方的終結

這兩場看似形式迥異,發生於北半球兩地的危機,分別代表了上個世紀以降,長期支配西方的兩大意識型態的破產。新自由主義與社會民主主義,曾經是人們在體制內的兩大選擇,但如今卻殊途同歸,走到了懸崖邊緣。

占領華爾街、群眾示威、工會遊行,就是兩地人們對這場危機的反撲。這些直接行動的批判意涵很清楚:體制內的選擇是一種假性競爭,街頭、廣場相對於國會,代表了對「另一種出路」的渴望。但危機只是客觀機會,政治講究實力對比。如果僅從當下判斷,則眼前各種對立性的政治力量雖然激進有餘,卻都軟弱無力。美國勞工階級貧困更甚、失業問題無解,占領運動又被政府的反占領奪回;歐洲則是為了捍衛「社會歐洲」而走上街頭,但號稱社會民主模範的德國,卻訴諸緊縮政策,讓歐豬國家陷入社會解組的險境。

閱讀全文

POTS WORLD :破世界

Posted: 14 Mar 2013 02:56 AM PDT

開發者堅持進行柏林圍牆之移動計畫

德國的房地產開發商堅決排除反對聲浪,繼續進行柏林圍牆最後一期的移動工程,儘管此舉引來抗議群眾不滿但仍不願退讓。該公司代表Maik Uwe Hinkel表示,這段後期工程的處理,將會重新啟動。 在3月1日週五,數以百計的抗議群眾企圖阻止此工程運作,因為一旦完工,極有可能在柏林圍牆的舊址附近(也就是Spree 河附近),出現奢華的高樓大廈。 週六開發商在一份聲明中提出,該公司擁有工程進行的合法許可,而此計畫也將有助於重建在二次大戰中被摧毀的橋梁。
(來源:global news/節譯:洪育增)

閱讀全文

自冰凍的火焰中見希望

Posted: 14 Mar 2013 02:53 AM PDT

文 /丘延亮

書名:地中海的春天
作者:張翠容
出版:馬可孛羅2013/02

阿席斯‧南地在他一九八三年發表的重要著作《貼身的損友》(The Intimate Enemy)前言的起始就引用了卡繆的名句:「透過我們的時代所特有的一種奇異轉調法;赤子之心(innocence)被召換來首肯它自己。」

張翠容的《地中海的春天》一書的後記中談到心裡的瘟疫之際,倚著沿地中海奔馳的火車窗邊,隨著美麗又荒涼的景色映入眼簾的她,對著似在面前的卡繆,聞著發黃的《瘟疫》本子散放的塵埃,這時她引用來做為她全書的結語卻是卡繆的這些話:「痛苦是個人的,一進入反抗行動,痛苦則成為集體的……然而這個事實使人擺脫了孤獨狀態……人類有權追求幸福,而唯有透過『反抗』。才能獲致這個幸福。」──《反抗者》

這個張翠容就是我二十五年前認識的,四分之世紀來,自始至終都遊走不止,追索無盡的「過動」卻異樣「清明」的戰亂災厄/不堪景況的見證者,也是死別生離/非人境遇的書寫人。

閱讀全文

記者手記:留住一切親愛記憶

Posted: 14 Mar 2013 02:48 AM PDT

文/曾芷筠

自從去年底第一次走進華光社區以來,便一直苦惱於要如何書寫這個社區的報導,在每次更深入的了解、與居民學生深談之後,總感到無奈與絕望。

從《破報》過去的記者身上,我學到的是人更先於事件,故事更先於報導,人的真實狀態與需求更先於運動性的論述。我總一再提醒自己:要辯證、更辯證地去看個人與歷史、脈絡、結構的關係,極力禁止在他者身上投射過多浪漫或悲情的想像,不說過易的廉價悲情或狀似溫柔的喃喃自語。遇到華光社區,我徹底不知該如何看待這件事,它太容易引發旁人的悲憫唏噓,也暗藏過度揭露所可能導致的傷害與危險。隨著資本的積累和殘酷無情的驅趕鎮壓,悲慘世界越來越巨大,卻似乎只能越來越扁平,流於不痛不癢的常態。如果悲情的訴求不再有用,我們還能留住什麼?有什麼能夠喚起普遍的共感?以文字為媒介的報導,要如何才能產生影響力?身為記者,我對這些問題沒有答案,社會太大,手太小,連筆也握不牢,只能持續歪斜地寫字。

閱讀全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