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5日 星期四

POTS Weekly

POTS Weekly


業務部手記:台灣加油讚,烽火連三月

Posted: 04 Apr 2012 12:13 AM PDT

文/林淑慧

由於破報15週年PDF的出版,單年度的PDF光碟已經停止販售好一這子,最近因為讀者的需求,重新整理了2010與2011年的PDF檔案。回顧這100期的報導,發覺我們花了很多版面討論土地正義與資源議題。這兩年來,從台灣頭到台灣尾,各地都籠罩在開發主義的陰影之下,而都市更新、科學園區、BOT這幾個字對我來說,變成如同髒話般的詞,只讓我有很深的厭惡感。然而跨入2012年,這些議題並沒有給我們喘息的空間,從美牛進口,禽流感隱匿疫情,文林苑都更爭議,中科四期搶水、油電漲價以及一國兩區,如同總複習般接踵而來,而我們的政府依然死性不改,同樣的顢頇隱晦,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挑戰民眾的極限,讓人精神衰弱,不僅如此,還趁著兵荒馬亂之際,悄悄公告「國有林地變更為非公用財產處理要點」打算將國有地送給違法佔用者,提出只要是租地耕種或建築、寺廟、教堂,或是地方政府申請的農業專區,都可以依照國有財產法、森林法等規定,辦理變更為「非公用土地」,做為私人使用並買賣轉讓。這種開大門的行政命令,還好因為意見分歧太大而暫時擱置,但是這樣的讓人匪夷所思的事件,並不代表不會捲土重來。

閱讀全文

POTS WORLD:破世界

Posted: 04 Apr 2012 12:12 AM PDT

住屋計劃劃亮巴黎天際線
La Tour Bois-le-Prêtre,巴黎郊區一幢半世紀的公共摩天大樓,翻修為閃亮的玻璃與鋁外觀,由Frédéric Druot、Anne Lacaton與Jean-Philippe Vassal所組成的在地建築團隊主導,相較於其他提案競爭者保留原外觀修整內部的做法,他們的新穎主張成為建築上創造力與公民復興的案例,Michael Kimmelman認為,「對於都市更新者而言,這也是個挑戰,不以全新的建物替代舊大樓,設計者看到現存建築的價值,甚而更補強這一點。」1961年時啟用,這幢16層大樓於1980年代歷經一場醜陋的改造,在經過了數十年的冷清衰敗後,面臨拆除的命運,在承租戶不願失去住家的情況下,新更重點放在不擴大建築面積,而在修復空間、增加房間光線,比起拆除建物重建所須花費的二千六百萬美元,改造僅需一千五百萬美元。利用預先製作的模具,進行環繞建物外陽台與花園的施作,鑿穿舊陽台將新模組與房間連接只需一個工作天,居民白天出門工作,傍晚迎接他們回來的是嶄新更大的家,大片落地玻璃門向別緻的冬季花園開著,艾菲爾鐵塔與凱旋門聳立在遠方。設計者Anne Lacaton認為,「美學單純出現在有關於空間品質的抉擇,我們的首要考量是改善所有人的生活狀態。」他們做到了,為巴黎天際線增添了模範的里程碑。(譯:許明霖)

閱讀全文

《衛報》週評:當私有化行不通

Posted: 04 Apr 2012 12:08 AM PDT

節譯/葉興台

根據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經濟學家的公共財(public goods)概念在這個商品年代已經失去流行,不僅是在歐盟,更是在英國和美國。不像現在,兩個世代以前,讀經濟學的大學生都被教導,這種公共財與肥皂和漢堡不同,公共財和服務是公部門需提供──或至少需管制──的東西,因為它們本質上是集體的。乾淨的水、未受污染的空氣、教育、法律和秩序是明顯的例子,毫無疑問的,人人應擁有這種公共財,不僅是那些負擔得起的個人。

閱讀全文

公民參與的比例-公民比例不嫌多

Posted: 04 Apr 2012 12:06 AM PDT

文/潘欣榮

本週五,立院就花東發展條例公聽會,經建會與公民團體就條例中「政策推動小組」的民間代表比例進行交鋒:經建會堅持,中央決策與地方公聽會的功能有別,故23到25名委員中僅有6名以下的學者、專家、原住民或民間團體代表,其餘則由各部會首長擔任。但公民團體卻要求納入3分之1的非政府人員。

表面上,只不過是2到3位代表人數上的爭議,實質卻牽涉到一個代議民主制的社會中,政治決策權與社會倡議權,被一刀切開的現實。所以爭議焦點必須回到推動小組作為決策會議,其決策的標的為何?

閱讀全文

聖約翰的草藥(No.278):【山老鼠】

Posted: 04 Apr 2012 12:05 AM PDT

音樂靠邊站:《Rarities & B-Sides》、《Blood》、《Forever》

Posted: 04 Apr 2012 12:02 AM PDT

文/海德

藝人:The Raveonettes
專輯:Rarities & B-Sides
發行:Vice

滿滿二十七首的合輯雖然不能稱作The Raveonttes最佳的表現,但這張幾乎算是粉絲限定的作品,卻能窺出他們創作的本質與實驗的方向,讓人意外地是那些以車庫搖滾為初衷的「偽藍調」歌曲竟然醜得如此迷人,更令粉絲欣喜地還有部分歌曲簡直是《Lust, Lust, Lust》的遺珠延伸聆聽,彷彿近年來泡泡糖式的夢幻都被戳破,回歸至紮實的吉他搖滾基礎,雖然旋律不夠出色、噪音不夠張狂,但回歸早期作品中那彷彿The Jesus & Mary Chain在《Automatic》中那般慵懶帶點Jangle-Pop的帥氣質感,足叫人細細品味,當然,前提還是妳要有耐心去咀嚼這七十八分鐘。

閱讀全文

超大聲的快感:《Reign Of Terror》

Posted: 03 Apr 2012 11:59 PM PDT

文/陳德政

藝人:Sleigh Bells
專輯:Reign Of Terror
發行:Mom+Pop

起先聽見群眾的鼓譟聲,彷彿置身上萬人的體育館,接著是喧囂刺耳的電吉他,配上重擊的大鼓,巨型音場幾乎將人吞噬;女主唱對台下反覆挑釁,煽動群眾情緒,「Here we go!」她狂妄地喊到,「1234!」我們一起來造反吧。

這是〈True Shred Guitar〉放射出的噪音漩渦,又髒又野、又黑又重,出自布魯克林電氣搖滾樂團Sleigh Bells第二張專輯《Reign Of Terror》。過去幾年一票Noise Pop隊伍如Best Coast與Vivian Girls,Sleigh Bells是其中深具龐克精神、極不乖的一組,也加入最多電子重拍。我常感覺Sleigh Bells與Crystal Castles簡直是雙胞胎:都是雙人組合,都有一名反骨性格強烈的女主唱;差別在於前者編曲搖滾,後者則偏電音。

閱讀全文

雪菲爾星期三:《Out Of Sight, Out Of Town》

Posted: 03 Apr 2012 11:57 PM PDT

文/boyethAn

藝人:Standard Fare
專輯:Out Of Sight, Out Of Town
發行:Melodic

談起雪菲爾(Sheffield),我想起Jarvis Cocker與Pulp樂隊95年專輯《Different Class》裡的歌曲〈Something Changed〉;「我們所見到的生活已經不同於以往、你可能也改變了看待身邊友人的角度…。」的確,今天的雪菲爾,已不再是七零年代礦工上街抗議的昔日英國工業重鎮,也不再是The Human League、Heaven 17以及Cabaret Voltaire揮舞縱橫的年代。如果你看過Eve Wood所執導的兩部關於「雪菲爾」的音樂記錄唱片《雪菲爾製造》以及《平凡人物的號角》,你肯定也記得Jarvis Cocker說過的那句話:「即使手錶停了,它一天至少還會正確兩次。」這個世界在95年的時候已經追上他的腳步;而他指的是「雪菲爾」。

閱讀全文

少年和怪胎的勵志片:《海苔億萬富翁》、《文生去看海》

Posted: 03 Apr 2012 11:51 PM PDT

文/但唐謨

帶著青春喜劇風格的泰國片《海苔億萬富翁》是個在網路世代中,逆中轉勝的少年勵志故事。小男主角的小名叫做Top(泰國每個人都有個小名),他十六歲就開始販賣軍火,不過,他只是在線上游戲中做買賣。這小子很有生意頭腦,很大膽,敢衝撞,但是他對整個商業體系一無所知。他的父母背負了一大筆債務,他希望做出大事業,解決家庭困境……最後創立了賣翻天的「小老板」海苔酥脆片。

這部可愛的電影一開始就看到19歲的小男主角去銀行貸款,他一個小鬼頭的模樣,居然得到銀行經理的關注,開始傾聽他回敘自己的奮鬥史。他的故事,似乎也傳遞了兩個世代之間,對於經營策略方面的差異:父親的世代以傳統的方式做生意,觀念上也注重學位文憑:但是在網路世代中,父親的事業卻崩潰了。這部片以幽默的喜劇方式描寫網路世代男孩Top如何以他的衝勁,建立龐大的事業,他其實就是一股腦,不想太多地往前衝,一面衝撞,一面受挫折,一面也在學習;但是,他就是沒有去學校上課,甚至連基本的經濟學理論都解釋錯誤。他經營事業的態度,或許是上一代的人無法接受的,可是他那種打游擊戰式的策略,在一個處處危機的商業系統中,卻闖出一了一大片天。

閱讀全文

比利‧懷德的經典喜劇:《熱情如火》

Posted: 03 Apr 2012 11:48 PM PDT

文/李幼鸚鵡鵪鶉

為什麼我總是那麼在意電影的外文原題?且看,1964年奧黛麗赫本主演的《My Fair Lady》片名後來被美國一部色情片諧仿《My Bare Lady》,請問中文譯名《窈窕淑女》要怎樣變調成上半身全裸的那部片?何況還有Fair與Bare押韻的趣味?我只好勉強譯成《妖嬈裸女》。同樣,1959年瑪麗蓮夢露主演的《Some Like It Hot》,中文譯題是《熱情如火》,20年後,有部法國與好幾個國家共同出品的《Some Like It Cool》講的是性無能的一個playboy的故事,難道要譯成《冷酷似冰》嗎?

閱讀全文

身為一個「人」的立場:《八重山的台灣人》

Posted: 03 Apr 2012 11:45 PM PDT

文/鄭亘良

書名:八重山的台灣人
作者:松田良孝
譯者:邱琡雯
出版:行人 2012 / 01

沖繩在二次大戰後,因冷戰的因素由美軍托管,於1972年回歸日本,沖繩人的命運在日本與美國殖民之下飄盪,至今當地人仍要美軍基地撤離。然而,在沖繩一角島嶼、與臺灣最近的日本領土八重山地區,卻住著一群來自臺灣島嶼的移民,這是一群更邊緣的聲音。他們是/不是日本人、沖繩人、中國人、臺灣人?《八重山的台灣人》中,日本記者松田良孝記錄這群臺灣人自日本殖民臺灣時期至今流動的足跡及心情。

閱讀全文

科學即真理?

Posted: 03 Apr 2012 11:42 PM PDT

文/Fran T.Y. Wu

書名:科技與社會:社會建構論、科學社會學和知識社會學的視角
作者:黃之棟、黃瑞祺、李正風
出版:群學 2012 / 2

STS(Science, Technology & Society,「科技與社會研究」)這幾年在「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的推動下可謂頗有活力,起碼勤勞的讀者對於相關議題應不會陌生,其中在性別和護理/醫療上又特別亮眼。然而,誠如《科技與社會》的編者指出,雖然在子議題、應用的學科論述和實踐上的進展都頗為豐富,但較為一般性的、基礎的理論卻還不算是完整地引進台灣社會來,也因此《科技與社會:社會建構論、科學社會學和知識社會學的視角》在某個程度上算是補足了這一塊空白。

閱讀全文

如果緬甸可以詩情畫意

Posted: 03 Apr 2012 11:39 PM PDT

書名: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Finding George Orwell in Burma)
作者:艾瑪.拉金(Emma Larkin)
譯者:黃煜文
出版:衛城 2012 / 03

同為美國記者的著作,相較於《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不變的是身為記者的好文筆,對於人物有意識的尖刻探究,冷眼局勢靈巧穿梭其中,卻同時熱切保護受訪者隱私。只是這次礙於主題與實際狀況,無法藉由深入探究關鍵報導人的親身經歷,勾織出時局的怵目驚心。也因此,它是一本你可以隨手拿著上捷運,鋪陳時光好好打發的書。隨著很好讀的文字,悠悠晃晃進入作者的緬甸之旅。首先隨著記者認識緬甸的好處是,你會看到筆記本裡異議人士的聲音、背景與生活。其次緬甸本身很美,所以你會隨著每一次作者在茶館晃過的時光,掉進溫暖夕陽下農莊生活的旅人遊記陷阱。到最後你才會看見殖民體制對身處其中殖民警察的不人性,與後來軍人極權政府的控制,其實沒什麼兩樣。(蘇盈如)

閱讀全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