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TS Weekly |
- 黑夜,就是你從很遠的地方跑著回來─大陸新民謠來台走江湖
- 記者手記:名詞解釋極短篇
- 一九八四以後的世界:張乾琦〈脫北者〉與〈在緬甸的日子〉
- 面對青年貧窮化:反學費的左翼主張
- POTS WORLD:破世界
- 《衛報》週評:希臘的民主正遭到摧毀
- 「林來瘋」辨證論冶-中華民族主義一發不可收拾
- 中國對拉美貸款獨占鰲頭-經濟的代價
- 聖約翰的草藥(No.273):【命名】
- 音樂靠邊站:《America Give Up》、《Blues Funeral》、《No One Can Ever Know》、《Paralytic Stalks》
- 鋪梗也是一種藝術:《Given To The Wild》
- 月球之旅:《Le Voyage Dans La Lune》
- 感受與付出何以在現實衰竭?-《桃姐》
- 傑出攝影與非凡人狗演員的《大藝術家》
- 跨界的渴望
- 令中國進入世界史:《一個遊蕩者的世界》
- 謊言教父馬多夫
Posted: 23 Feb 2012 08:54 AM PST 文/陳佳汝 二十年前,我們談論著崔健興奮不已,十年前我們說著張楚、竇唯,感受到叛逆的激情澎湃。這幾年兩岸的音樂界吹起了中國的新民謠風。野孩子樂隊、張佺、周雲蓬、張瑋瑋、郭龍和萬曉利成為大家口頭上的常客。談論間沒有盛大的激情,卻更像是在訴說著失落多年好友相遇的無限感動。 |
Posted: 23 Feb 2012 06:58 AM PST 文/蘇盈如 【記者】向別人坦白自己是記者,其實很類似出櫃的過程。首先,單純因為這個稱謂,別人就覺得他有資格鄙夷、看輕你。彷彿擔心你對他怎麼樣,用高傲的眼神、冷淡的態度試圖驅趕你。其次,你會受到管束,被期待走入正常。有點規模的單位,會有一個公關部門,給你應該知道的資訊,讓你「自由發揮」。還有,大家會很好奇你的一舉一動,有時甚至感覺赤裸。當然,也有看起來光鮮亮麗大家搶著要的天菜,也有棄之可惜的冷板凳等你。在某些國家、某些時刻,你甚至會因為表明自己的身分,就被拘捕或消失。 |
Posted: 23 Feb 2012 06:58 AM PST 文/蘇盈如 幾年前接觸到張乾琦的作品,早期〈鍊〉從書上,〈脫北者〉在網路上,後來知道有偷渡客在〈唐人街〉系列、〈我願意〉跟〈囍〉。當時驚訝於,多少人嘗試書寫精神疾病患者或脫離身分潛伏底層的日子,然而沒有人可以呈現出,連寒毛都會刺痛的銳利感,彷彿影像中人的那個狀態,正直直盯著你看。 2 月18日攝影師張乾琦同時有兩個展覽開幕,分別在立方計畫空間 「重見/建社會」系列展覽之一〈脫北者〉個展,當中以平面紀錄現在的北韓及脫北者的狀態,以錄像紀錄脫北者2007年初從北韓出逃,經中國、昆明,年底離開中國到寮國、泰國,最後投至泰國移民拘留中心,待了三個月以後抵達南韓的過程。在其玟畫廊〈在緬甸的日子〉,結合2009-10年為《國家地理雜誌》拍攝照片及2011年錄像製作計畫。當天礙於展示空間兩個展覽會場的擁擠,才讓我發現原來張乾琦的粉絲還真不少。有些可能是攝影師,有些是藝術家或藝術咖,或許還有很多是張乾琦的朋友,也可能混著像我一樣,厚臉皮硬是杵著堵人的記者。空間裡的喧鬧,周圍人們紅著臉小酌、社交往來打招呼,在北韓廣場或男男女女脫北者或緬甸村人僧侶或翁山蘇姬面前,突然間我希望自己還待在電腦前面,盯著照片看就好。 |
Posted: 23 Feb 2012 06:50 AM PST 文/林柏儀 大學學雜費的調整問題,在台灣已是近20年來最具爭議性的高等教育議題之一。許多官方說法總是說:「我國大學學雜費已經很便宜」、「只是調漲幾百元,根本還未反映成本」,然而,卻屢屢招致大眾反對聲浪。相對於官方近日的「學費議題被和選舉考量掛勾,所以難以調漲」說法,彷彿想聲稱「不漲學費是訴諸民粹的不理性作法」;實際上,大學學費或許的確已是社會大眾的一項沉重壓力來源。人民對漲學費的反彈並非「討厭多繳幾百元」如此簡單。 一項原因在於,真實的「學費」其實不只是學生付給大學的「學雜費」費用,而還包括著為了就學得付出的各種成本。 |
Posted: 23 Feb 2012 01:54 AM PST 在美日人憶珍珠港事變拘禁營過往 |
Posted: 23 Feb 2012 01:47 AM PST 節譯/葉興台 根據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希臘的民主正遭到摧毀,不是被口喊瘋狂口號,說德國是最優秀民族的遊行士兵、國際無產階級或全球聖戰組織所摧毀,而是被一群自認可以免疫於意識形態狂熱的溫文儒雅之人所摧毀。希臘的敵人是新面孔,但帶來的恐怖沒有比較少:來自中間的極端份子,驚人的失控騷亂。 無論如何削減赤字,希臘都不會成為贏家。歐盟的紓困無法發揮拯救的功能,更不能拯救希臘人民於倒懸。在丹麥和芬蘭的協助下,德國正把希臘推向死亡循環。歐盟要求希臘在3年內必須裁減15萬名公務員,以人口比例而言,相當於英國裁減80萬名公務員。希臘政治人物也得接受最低薪資調降22%,以及進一步縮減退休福利。 |
Posted: 23 Feb 2012 01:41 AM PST 文/趙萬來 「零輸豪」未遂兩天之後,又告勝取超強的達拉斯小牛隊,使得灰姑娘的傳奇不致失色,益發跌宕起伏,增加「哈佛小子」其人其事的題材,當然,更增加NBA的賣點,別且不論,全球的華人市場因之大開,生意火爆成長。 |
Posted: 23 Feb 2012 01:38 AM PST 文/李亮 中國在國際經濟舞台上早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這指的不僅是其鉅額的進出口或吸引外來投資的能力,也包括中國「走出去」的各種成績,其中之一就是以國家的力量介入各國的重大工程投資計畫,除了以國營公司直接帶著大批中國勞工開赴各國造橋鋪路,還透過國營金融機構,主要是中國發展銀行與中國進出口銀行,進行大筆國際融資。以拉美為例,中國對拉美的貸款總額,在2008年還不到100億美元,短短幾年之間,到2010年竟已突破350億美元,將在此舞台上的其他國際融資機構如世界銀行、美洲開發銀行遠遠拋在腦後。 |
Posted: 23 Feb 2012 01:35 AM PST |
音樂靠邊站:《America Give Up》、《Blues Funeral》、《No One Can Ever Know》、《Paralytic Stalks》 Posted: 23 Feb 2012 01:29 AM PST 文/boyethAn 藝人:Howler 在聆聽明尼蘇達樂隊Howler首張專輯《America Give Up》之前,請先將回憶從右腦前葉的記憶圖像倒轉回到2001年The Strokes以《Is This It》初出道時的模樣;再仔細對照一下年僅19歲的主唱Jordan Gatesmith與The Strokes靈魂人物Julian Casablancas,兩人都曾是NME年度最「酷」人物代表,儘管各自的獲選理由不同,彼此卻都以「新」一代搖滾明星的姿態席捲美國、乃至英倫。隨著音樂場景、風潮十年一波的輪迴更替,從The Strokes到Howler,儘管背負的都是承繼先輩理想的使命,卻各自開花結果,開啟截然不同的音樂願景。《America Give Up》猶如一部精力過盛的Surf Rock/Garage Rock作品,Howler追隨的對象自然不再是The Velvet Underground(Lou Reed)與The Modern Lovers等老去的Proto-Punk靈魂,反倒令人想起這些年紛紛揭竿起義的The Drums、The Vaccines以及Yuck。 |
Posted: 23 Feb 2012 01:22 AM PST 文/海德 藝人:The Maccabees 被 Coldplay的巨大陰影籠罩到幾乎喘不過氣,想要逃離跑開卻被扯不開Elbow的羈絆,數不清英倫Indie樂團的虛線彼此交纏糾結,讓The Maccabees在前兩張專輯給人的印象,始終停留在所謂「NME Hype」的窠臼內,不過這一切在新專輯《Given To The Wild》將會有所改變。 樂團削減了以往給人那種揉合舊式Brit-Pop與新式Indie-Rock、清新帶點熱血又有藝術性的「千篇一律Indie」風格,新專輯之中大幅度增強迷幻氛圍的鋪陳,配合原本把玩熟練的Art-Rock,在樂曲之間添上稀薄但清晰的電子顆粒,並且把New Wave靈性流洩的鍵琴與Glam-Rock死去但仍錚錚艷麗的吉他融進音符裡,那樣恢宏大器的場面與編曲就呼之欲出,雖然行文落款之間仍殘存著些許 Coldplay的氣息,但卻也提供英搖樂迷一點追思的優美。 |
Posted: 23 Feb 2012 01:18 AM PST 文/陳德政 藝人:Air 法國人Georges Méliès是20世紀初期名聞遐邇的舞台魔術師,也是極富視覺洞見的導演,曾拍過上百部短片,其中最經典的是1902年的科幻片《A Trip To The Moon》(法文為Le Voyage Dans La Lune),講述一群天文學家月球之旅的故事。 影片問世時人類還要六十多年才能登陸月球,它傳遞出當時的人對於科技的幻想和恐懼,《村聲週報》列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百部電影;Queen的〈Heaven For Everyone〉、Smashing Pumpkins的〈Tonight, Tonight〉兩支音樂錄影帶,及馬丁史柯西斯的新片《雨果的冒險》都向它致敬。《A Trip To The Moon》當初是黑白默片,去年重新修復成彩色版本,並由電音雙人組Air配樂後在坎城影展播映。 |
Posted: 23 Feb 2012 01:13 AM PST 文/聞天祥 看了兩次《桃姐》,一滴眼淚都沒掉。不是不好看,而是導演許鞍華有為有守,不讓電影變成催淚的通俗劇。也因此,那些停頓、留白、點到為止的筆觸,反而成了一種境界。看起來平淡到不行的開頭與結尾:一個是劉德華在等車、坐車、下車的遊子身影;一個是回到熟悉的香港公寓,抬頭望著燈火闌珊處,以為桃姐還在的恍惚;咀嚼起來,愈來愈有味道。 嚴格說來,《桃姐》並不算一部傳記式的電影。即使片頭字幕說明了桃姐原名鍾春桃,自小被賣給別人作養女,又因養父母無力扶養,而從十三歲起做了將近六十年女傭,伺候了一家四代。但影片真正描繪的,其實只有她的晚年。此時,主人一家大多移民美國,剩下第三代的Roger(劉德華)遊走在大陸、香港擔任電影財務製片,結束工作就回到香港,由桃姐照顧起居。電影開始沒多久,葉德嫻飾演的桃姐在市場小販的冷凍室裡挑蒜頭而被他們作弄故意降溫的惡作劇,固然引起觀眾小小發笑,更重要的應該是她大費周章的理由:Roger回來。但劉德華那「飯來伸手」的動作,行雲流水的程度,既非故做瀟灑,也不是硬梆梆要批判雇主的無感,而是一種「習慣」:他向來如此,因為從他出生,桃姐就在身邊。 |
Posted: 23 Feb 2012 01:05 AM PST 文/李幼鸚鵡鵪鶉 2011年法國出品的《大藝術家》(The Artist)是部黑白默片。有聲電影在各方面或許已經發揮到極致。電影形式的奇美與創意,早在1960年代雷奈的《去年在馬倫巴》與《穆里愛》、費里尼的《生活的甜蜜》與《八又二分之一》已臻藝術成就的顛峰;採用比35mm更大更精緻的70mm底片炫耀華麗浩瀚,奧黛麗赫本的《窈窕淑女》與伊麗莎白泰勒的《埃及艷后》也是1960年代的創舉跟突破;1960年代甚至還有人採用多銀幕放映的實驗與嘗試。現今21世紀3D立體電影甚至多到泛濫。 與其跟這樣那樣頂尖傑作學樣,學來學去也不過是二流仿製,倒不如乾脆跟最原始的祖師爺取經,從最古老的源頭(默片)體認電影的本質、電影發展史、不依賴聲音與對白是否依然把故事「說」(呈現)得動人、把情感舖陳得飽滿。於是,拍出了這部彩色有聲電影時代的黑白默片。這位法國導演Michel Hazanavicius的姓名按照法語發音規則應該譯成「密歇‧阿扎納韋許」,在台灣卻被各媒體譯得非驢非馬,千奇百怪。 |
Posted: 23 Feb 2012 01:01 AM PST 文/吳易澄(新竹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 書名:護理與社會:跨界的對話與創新 醫學人類學家凱博文(Arthur Kleinman)曾言,「醫學若非多重/繁瑣的,就甚麼都不是了。」(Medicine is nothing if not multitudinous.)橫的看,醫學被多重的視角給分別定義著,包括不同地方、文化,以及不同的詮釋者的意見與態度;他們有時各說各話,但也需要互相對話。縱的看,醫學在歷史脈絡中,有著令人目眩的演變過程。 每個人都會有病痛。因病痛去看醫生,已經是台灣社會當前普遍的健康尋求行為(health seeking behavior)。台灣媒體普遍習於以「如果你有怎樣怎樣,小心什麼病上身」的新聞下標公式來宣傳健康。但公式背後,早已有一段被建構的過程。進入診間接受問診、檢查,以及隨後繼續接受的身體照護,這一系列的過程,看似理所當然,但也是經過了一段繁複的協商機制。這個協商包括:病痛究竟是什麼?由誰來定義?該在哪裡「治療」?或者,根本就無須治療?甚至是,有些被專業者嗤之以鼻的「治療」,依舊以一種被高度需求的姿態存在於民間社會,然而在現實中卻缺乏制度的保護。 |
Posted: 23 Feb 2012 12:48 AM PST 文/PenPouch 書名:一個遊蕩者的世界 許知遠自述行腳中國或遊蕩世界,最終皆為了透過多重參照來理解中國在世界與歷史中的位置。我認為這延續了百年來中國文人的一個隱密企盼:逆反黑格爾把中國置放於「世界史/絕對精神之進展史之外」,渴望重新把中國置回世界史範疇。若中國官方欲以政經硬實力重返世界史,許則焦慮中國以思想與文明(而非「文化軟實力」這種商品)重返世界史的步伐太慢--大國崛起怎能侷限於政經力量,文化和文明更為緊要。然而,對我此一抱持「小國好民,左翼/左衽台灣」政治信念的人而言,中國崛起(政經實力)、進而重返榮光(高雅文明),二者背後其實邏輯一貫,這或許是「大國意識」暗含「上國意識」:不甘中國只是政經大國,還要是文化與文明大國。 暫且懸擱詞彙之本義。許的「世界主義」可能是「中國主義」之顛倒鏡像;此種對鏡反鑑自然有其進步性,但我更傾向「國際主義」:對「國家」此一權力裝置永恆持疑,寧可處在國與國「之間」的罅隙,迎受大國夾擠合擊,於行道難中找路--這不正是台灣困境也同時是台灣的幸運? |
Posted: 23 Feb 2012 12:46 AM PST 書名:謊言教父馬多夫(The Wizard of Lies: Bernie Madoff and the Death of Trust) 回想金融海嘯剛發生時,一家家「大到不能倒」的銀行出現流動性危機、甚至瀕臨破產邊緣,就在驚濤駭浪時分,竟傳出曾任美國那斯達克交易所主席、推動華爾街改革的馬多夫(Bernard Madoff)主導了史上規模最大的龐氏騙局(Ponzi scheme),涉及的金額高達650億美金、受害人也多達近五千人。《紐約時報》記者亨利克(Diana B. Henriques)的《謊言教父馬多夫》就是一本記述這場世紀騙局如何運作、及其中曾有多少次可能被揭穿的機會但都被官僚的證管會忽略、最後又是何轟然爆開的書。 |
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POTS]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 you may unsubscribe now. |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
Google Inc., 20 West Kinzie, Chicago IL USA 60610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