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TS Weekly |
- 冷飯炒八年,移工還能怎麼辦?:「血拼休假,Where is my day off?」
- 美編手記:再見,亞洲女孩
- POTS WORLD:破世界
- 媒介政治好好玩─ 光子+ 2011 新北市科技藝術國際交流展
- 斬除同志霸凌 從將心比心做起
- 《衛報》週評:英國拒絕新歐盟的後果
- 幸福指數在台灣-誰在那裡叫賣幸福
- 民主的侏儒-民主的凝滯源於思想的貧乏
- 聖約翰的草藥(No.265):【養生之道】
- 音樂靠邊站:《Junk Of The Heart》、《Out Of Love》、《Still Living》、《Welcome to Condale》
- 雪地之歌:《50 Words For Snow》
- 失眠夜晚的回憶:《The Sea Of Memories》
- 里約熱內盧的天與地:拉美影展《千禧午夜》、《天上人間》
- 局中局,計中計,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罪愛誘惑》
- 既是家園也是世界
- 當代影像的荒涼之境:《毛二世》
- 2011/12/16-2011/12/25 Pots Choices:活動推薦
- 2011/12/16-2011/12/25 Pots Choices:ACT
- 2011/12/16-2011/12/25 Pots Choices:OPEN CITY
- 2011/12/16-2011/12/25 Pots Choices:QGENDER
冷飯炒八年,移工還能怎麼辦?:「血拼休假,Where is my day off?」 Posted: 15 Dec 2011 07:51 AM PST 文/蔡雨辰、蘇盈如 「2003年2月7日,劉俠遭印傭維娜毆打送醫,次日凌晨因心室震顫,急救無效,身亡。」 曾經占據在各報頭版,冰冷無溫甚至帶有歧視與誤解(事後釐清,維娜並無毆打劉俠)的一句話,深藏多少移工們在台工作的結構性問題,也揭開外籍家事工爭取基本勞動人權的序幕。劉俠事件後,移工聯開始草擬工人版「家事服務法」,2005年,草案送進立院,當時勞委會主委陳菊,公開表示不立家服法,另以定型化契約替代。至2007年會期結束仍毫無聲響。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王如玄上任勞委會主委,邀請移工團體相談,表示為落實馬英九政策白皮書,將定期召開會議,研商家務工法令保障。會中達成三項共識:一是不立專法,納入勞基法,勞委會針對適用勞基法窒礙難行之處,於一個月內提出資料供移工團體參考。二是邀集內政部及衛生署,就聘用移工之家庭「喘息服務」經費來源與相關法令進行討論。三是針對移工轉換研商簡化轉換程序,提高承接誘因。如此會議開又一年,期間勞委會不斷以「窒礙難行」為理由,推托移工聯的提案,在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秘書長陳秀蓮提供的資料中,只見勞委會不斷反覆、推翻、延遲,一整年的會議如鬼打牆毫無進展。 |
Posted: 15 Dec 2011 06:48 AM PST 文╱蕭雅倩 DAY 1 |
Posted: 15 Dec 2011 06:29 AM PST 曖曖內含光:2011年英國當代藝術泰納獎得主─馬丁‧波伊斯 |
媒介政治好好玩─ 光子+ 2011 新北市科技藝術國際交流展 Posted: 15 Dec 2011 06:23 AM PST 文/大圈仔 自十九世紀中期,前衛派(或先鋒派)提出將藝術作為人類文明推進力量的理想;而過去一百多年以來,前衛意識一直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主導著現代藝術發展進程。儘管今天前衛意識在藝術圈中不再具有主導性,但是不少創作和展覽仍然殘留著某種前衛精神的關懷,儘管不再高舉藝術史線性前進的旗幟,但終究不忘將作品或展場當作為探聽人類未來處境的通路。其中,近日假新北市美麗永安生活館舉行的《光子+(Photon+)2011 新北市科技藝術國際交流展》,可說是箇中例子之一。 |
Posted: 15 Dec 2011 06:21 AM PST 編譯/謝雯伃 據《赫芬頓郵報》報導,去年同志霸凌事件頻傳,造成許多青少年自殺,因此全美各地學區紛紛採取行動,阻止類似事情再度發生。於此同時,也越來越多學生勇於挺身而出,回報霸凌事件。「這是從去年秋天起就引起大眾關切的議題。」同志與非同志聯盟(Gay-Straight Alliance Network)發言人瑪西盧斯(Jill Marcellus)表示。「人們了解到,這件事不一定會這個結果,我們可以讓他更好。」 |
Posted: 15 Dec 2011 06:20 AM PST 節譯/葉興台 這是歐洲團結的一天,也是歐洲分裂的一天。為了拯救歐元,歐盟26個會員國同意簽署一項財政協議,將國家重要的稅收和支出權限委託給相互監督。根據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若這項協議成真,意味了歐元區債務危機,已促使他們邁向一個承平時代絕不可能擁抱的政治聯盟。糟糕的是,英國決定不加入,有一或兩個國家可能不久後跟進英國,但這代表了歐盟將出現分裂。 無論接下來的進展為何,歐盟將不再是從前的歐盟。即便此事最後證明是歷史未能達成的一個轉捩點,歷史學家仍將記下2011年12月9日這一天。 |
Posted: 15 Dec 2011 06:19 AM PST 文/李亮 不知從何時開始,此間媒體開始吹起一股「快樂」風,北歐社會福利國家以及不丹的案例被大幅報導,法國、英國乃至日本跟進編制幸福指數的新聞也持續見報,日前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會上,甚至有媒體人就此提問,進一步上升為大選話題。然而,各種經濟、社會數據固是反映某一變量,但經過加權編成指數,並在冠上諸如「痛苦指數」、「發展指數」等等名稱之後,資訊功能就逐漸減弱,意識型態色彩則逐漸增加。如今的「幸福指數」更是如此。 |
Posted: 15 Dec 2011 06:18 AM PST 文/倪世傑 上週總統大選的「辯論」,其形式較趨近於政見發表,像是應卯的過場走秀,意思到了就好,如繼續依照此等模式舉辦,即便是由公民團體提問,但也僅止於牛肉麵店老闆的單口相聲,說的一手好菜,但就是辯不出治國的火候。除了92共識與對陳水扁的認知相左以外,3位候選人的政見如同貨架上的泡麵,大同小異。 |
Posted: 15 Dec 2011 06:17 AM PST |
音樂靠邊站:《Junk Of The Heart》、《Out Of Love》、《Still Living》、《Welcome to Condale》 Posted: 15 Dec 2011 06:12 AM PST 文/boyethAn 藝人:The Kooks 其實無須拿Arctic Monkeys來突顯與表彰這群東薩塞克斯小子的能耐,前兩張大碟《Inside In / Inside Out》、《Konk》,無論是銷量、排名乃至實質的商業成就,都遠遠地超過了Arctic Monkeys這隊於2006年所謂「新搖滾世代」的對手。細聽這隊由主唱Luke Pritchard所領軍的英國Brighton樂隊之歌曲,多少有些90年代初期、如Blur等樂隊的影子,亦能穿越時空引領聽者重投The Beatles時期的雋永、長青曲調。《Inside In / Inside Out》的一鳴驚人、接續《Konk》的空前成功,或許新作《Junk Of The Heart》本該更上一層樓,樂隊卻選擇重投初期的Acoustic風骨。倫敦、洛杉磯兩地分頭灌錄,再加上Beck、Air等人監製Tony Hoffer跨刀製作,除首支單曲〈Junk of the Heart (Happy)〉仍不改英式大鳴大放姿態,其餘歌曲均拆散風格、甚至嘗試藍調、雷鬼等折衷音樂路線,頗有「美國」味。 |
Posted: 15 Dec 2011 05:58 AM PST 文/陳德政 藝人:Kate Bush 對島上三十五歲以下的樂迷,Kate Bush大概屬於常聞其名,罕聽其聲的經典創作人,對她的崇敬之心多於愛慕之情。每年總有那麼多光鮮亮麗的新樂手等著發掘,反觀Kate Bush,90年代至今只出版三張新作,發片極少,也不巡迴,很容易被新進樂迷不小心忽略。 然而在她的祖國英國,包含今年的《50 Words For Snow》,她是史上唯一一位在過去五個十年(70、80、90、00、10)都有英國金榜Top 5專輯的女歌手,成就非同小可。如此愛惜羽毛,還如此長青,不和市場脫節,Kate Bush自有她的一套,《50 Words For Snow》已是第十張作品,從這裡入門也極合適。 |
Posted: 15 Dec 2011 05:54 AM PST 文/海德 藝人:Pallers 被花草樂迷偷偷冠上「邪惡」揶揄的Labrador Records,今年可以說是精銳盡出(雖然演出戲碼的仍是幾個熟悉的名字),但音樂鬼才兼廠牌老闆兼工作狂兼花草復興者Johan Angergard的新團Pallers,卻是最受到關注的一個,因為在他那數不清想要將Synth-Pop復古維新的嘗試中,此番帶來的新作《The Sea Of Memories》,卻可能是最接近他夢想中綺麗的和諧。 |
Posted: 15 Dec 2011 05:51 AM PST 文/但唐謨 巴西,里約熱內盧,遊客中的嘉年華勝地……在具有社會良知的巴西導演眼中,里約卻是個心碎之地。《千禧午夜》和《天上人間》這兩部巴西電影的拍攝時間相隔了十年,雖然兩者風貌各異,相同點卻是導演對於里約心碎之餘的情感依歸。 《千禧午夜》是巴西導演華特沙勒斯(Walter Salles)在《中央車站》後,迎接千禧年的一部電影。當全世界懷著期待和焦躁等待象徵新希望的時候,沙勒斯卻帶給大家一個詭異的電影開場:一個蜷縮在滿地垃圾的地上顫抖,像小狗般祈求食物的人;這個好像生了病的怪人與後面的情節完全沒有關連,但是卻表達了一個事實:千禧年前夕的里約是個病態的地方。《千禧午夜》是個關於希望的故事,也關於希望的破碎。主角是一對男女,來自不同的階層:女主角是個教聾人說話的教師,在千禧年前夕,被她中產階級的男友拋棄;男主角是奉命出去殺人的囚犯,而他要殺的,是他的好朋友。在一片充滿貧窮、腐敗、死亡、絕望的海灘都市,兩個失意的人相遇,而千禧年的前夕,到處都是煙火和歡呼,他們以為這會是一個新開始,以為找到了希望……。 |
Posted: 15 Dec 2011 05:47 AM PST 文/李幼鸚鵡鵪鶉 《破報》復刊684期我寫過《金絲雀》後方才拜讀台北光點的影展手冊。文案提醒讀者,片中從頭到尾並沒有映現金絲雀這種鳥兒,這讓我想到貝克特舞台劇《等待果陀》的果陀、雷奈電影《我的美國舅舅》的美國舅舅都始終沒有亮相。不過,我覺得文案解讀太「中國」:大約1940年代上海有一首關於金絲雀的流行歌曲,歌詞有「金絲籠中金絲雀」一類的字句,講述金絲雀在有錢人家養尊處優,衣食不愁,但不自由。從此,華語社會裡的詞彙「金絲雀」被賦予了這層意涵。可是我認為這意涵不會延伸到日本語文裡,所以日本電影《金絲雀》既然觸及在地下鐵施放毒氣的奧姆真理教,你我解讀不妨回歸日本社會:每次地下鐵可能有人搞毒氣,日本警方都是拎著有金絲雀的鳥籠去檢查、試測(是否有毒,以及毒氣程度),因為,金絲雀對毒氣最敏感!且看人員個個戴著防毒面具,唯獨鳥兒一無所遮,你說可恨不可恨?人類作惡造孽,無辜的金絲雀竟首當其衝,承受災厄凶險! |
Posted: 15 Dec 2011 05:41 AM PST 文/陳器文(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 書名:當世界留下二行詩 瓦歷斯.諾幹不是書齋詩人,作為原民運動允文允武的一員大將,不僅行動力十足,全力捍衛部落文化的全方位寫作者,他力大氣盛帶有歌謠古調之風的長篇敘事詩,與神話、儀典、習俗銜接,飽含情感的旋律,動人心弦;他紮起黑色長髮以擊鼓為節的民族戰鬥詩,把嚮往新生活的那種急切、悸動又憤慨的心情,表現的淋漓盡致,這就是大眾最熟悉的瓦歷斯本色。然而跌破眾人眼鏡的是,這位強調族群自覺、倡議母語寫作的泰雅文化守護人,竟然學究了起來,苦讀具有濃厚傳統漢人意識的辭典字書,研究漢字的畫物象形、字根字源,編纂學童版的《說文解字》取名《字字珠璣》;又選用神話典故與趣味故事,一字一辭反覆校核,編纂青少年版的部首字典取名《字頭子》,一如他的二行詩〈辭海〉所云:「辭別寬闊的海洋之後/文字的陸地嶙峋升起」,瓦歷斯駐守母校迄今16、7年而不改初衷,歡歡喜喜地做孺子牛。 |
Posted: 15 Dec 2011 05:37 AM PST 文/小麻 書名:毛二世(Mao II) 與其言唐‧德里羅是在書寫伊朗革命精神領袖「何梅尼」,不如更精確地說,他是以一位偶像作家的生命遁逃,勾連出何梅尼等群眾崇拜對象的現代影像作用,及其傳播下無限分歧與彼此綑綁的無臉群眾。 無須再提布希亞,他早在七零年代就丟出醒世的超真實(l'hyperreel),在唐‧德里羅的《毛二世》中,可謂絲線糾葛同時爬梳地淋漓盡致。更要緊的,在唐描繪被攝/再現場景(包括被囚人質的影像、韓國統一教集體婚姻、隱遁作家身影、何梅尼逝世的群眾瘋狂、安迪沃荷的毛澤東繪畫)的影像時,勾勒出一種當代獨有的消失作用,他更隱密地提點,這種再現消失的作用,建立在紊亂與真空的時間軸過程中,它是一種無可意識的經驗,除非你本身是被再現客體:「他看見自己漂浮在太空遠處,越過自己的死亡,再運行回來。他知道所有人現在已經忘記了他的身體。他失落在電波波段中,變成只是電腦空間裡的另一個編碼,只是一樁不值得花時間被解的罪行的記憶。」或是存在於未來的無臉群眾:帶著黑面罩的拉希德、表面上能預示,但本身早已消融在群體影像中的凱倫。 |
2011/12/16-2011/12/25 Pots Choices:活動推薦 Posted: 15 Dec 2011 03:19 AM PST 寂寞的青春之歌─年輕性消費者(嫖客)的現身 性消費者千百種,願意在論壇上現身說法的Dick、Henry,年紀都在30歲左右,一個是金融業上班族,一個是愛好電影和哲學的研究生。他們交女朋友的條件都不差,為什麼選擇了以性交易作為情慾的出口?嫖在他們身上反映什麼意涵,和他們的成長過程、愛情、工作又有什麼關聯?和小姐的互動,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在尋求性交易的過程中,是得到了短暫的慰藉,或是也有失落?他們,會有罪惡感嗎?從性工作者的角度,又會怎麼說? |
2011/12/16-2011/12/25 Pots Choices:ACT Posted: 15 Dec 2011 03:16 AM PST □行動、連署、募款、聲明 ●[聲明]籲立即三讀通過「職業安全衛生法」 ●[連署]拒拆士林王家 支持都更正義 ●[連署]台大推土機,紹興社區何處去!? |
2011/12/16-2011/12/25 Pots Choices:OPEN CITY Posted: 15 Dec 2011 03:13 AM PST □活動、講座、研討會 ●臺灣律於美多元教育發展協會主辦 |
2011/12/16-2011/12/25 Pots Choices:QGENDER Posted: 15 Dec 2011 03:10 AM PST □活動、講座 ●台灣100 女權100 【溫柔×叛逆】百年浪潮下的女性身影 |
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POTS]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 you may unsubscribe now. |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
Google Inc., 20 West Kinzie, Chicago IL USA 60610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