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TS Weekly |
- 設計是我的玩具:專訪義大利設計頑童Piero Lissoni
- 總編手記:陽光不曾降臨的美麗 In Memory of Elsa Chen
- POTS WORLD:破世界
- 菲傭港媽居港保衛戰
- 《衛報》週評:蒲亭歐亞大夢是否值得一搏?
- 誰愛賈伯斯-99%的挫敗
- 最低時薪後年加成-畫餅兼充嗟來之食
- 經濟危機與社會行動-危機需要創意:農業活化芻議
- 音樂靠邊站:《You Love Her Coz She's Dead》、《Covered In Dust》、《Hearts》、《Mutual Friends》
- 錯的,對的:《Metals》
- 一首龐克歌能否救地球?:《New Brigade》
- 真實和虛構交錯下的架空歷史:《懲罰公園》
- 複雜辯證、虛實無界:《我的美國舅舅》
- 人與資訊的文化史
- 巨獸反噬:《城市的憂鬱》
- 空白的投射認同
- 2011/10/14-2011/10/23 Pots Choices:活動推薦
- 2011/10/14-2011/10/23 Pots Choices:Opencity
- 2011/10/14-2011/10/23 Pots Choices:QGENDER
- 2011/10/14-2011/10/23 Pots Choices:PERFORMANCE
設計是我的玩具:專訪義大利設計頑童Piero Lissoni Posted: 13 Oct 2011 08:04 AM PDT 文/陳佳汝 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的「新式幸福風:當代義大利式生活展」(Dolce Stil Novo-Domestic Landscape in Contemporary Italy),不同於其他作品展,這次展出的是一種屬於生活美學的展覽,精神式的宣示意味遠大於某個作品或設計師。Dolce Stil Novo,原意口語化直譯就是「甜美新風尚」,乃是指13世紀末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關鍵性的文學運動。這個專有名詞,首見於但丁(Dante Alighieri)所著的《新生》(La Vita Nuova),這本關鍵性的書籍催生了一波文化運動,在此之前歐洲各地皆是用拉丁文寫作,由於《新生》一書是採用佛羅倫斯的方言寫作,也就是現在的義大利文,影響了各個地區開使用方言去作創作,方言使用的覺醒,歐洲文化才開始展現其地方文化的特色魅力。而此「幸福新風尚運動」產出的詩文,強調知性且充滿人性,較之中世紀文學更加細膩生動,且關注於人類的內在精神,這種以人本為出發的精神文化,也奠定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養份。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謝佩霓在採用此典故為名時,取其深化在地文化的精神。她說:「今天不管是什麼國際展覽,一定要為在地文脈量身訂製。今天臺灣的大學有三分之二的設計相關科系都集中在臺南、高雄,而百分之九十九的展覽和研討會都在臺北,許多學子被迫離鄉取經,這是我覺得有其必要性在高雄辦一個設計展的緣故。」資源的分配不均是一個問題,但是對於整體的城市建設缺乏全盤規劃可能是更為嚴重的問題。對於南臺灣或者打造所謂的水岸之都,或是電影工業城,設計之都,是否有考慮到周邊的資產建設與軟體規劃一致並行,並且中央和地方政府達到某種共識,使其政策一致貫徹,才可能有長遠的城市特色發展。 |
總編手記:陽光不曾降臨的美麗 In Memory of Elsa Chen Posted: 13 Oct 2011 06:30 AM PDT 文/黃孫權 認識香君是在我研究所的時候。我與她先生啟明兄先結識,隨後因為同學殷寶寧的關係認識了她。那時我每週在羅斯福路上的寶島新聲主持一個談論地下音樂歷史的節目,有一晚,她與殷寶寧騎著摩托車跑來「探班」,並在錄音間外聽了我講了段英國龐克音樂的社會歷史脈絡與文化。若不是日後她提醒我,我完全忘了這段經過,香君一直溫著人與人的記憶。 她與我提起這段的時候,還在英國撰寫博士論文的最後階段,我們兩個博士都念了很久,只能每晚在skype上討論彼此的進度,互相打氣盯進度,免得我們兩個都放棄。我們常常從台灣時間凌晨兩點聊到陽光穿透黑暗,從批判理論聊到棠棠,從未來志向到愛情挫折。她會突然說:「啊!我害你都沒睡覺,趕緊去睡,明天才有力氣,要記得給我下一章啊!」即使她對我研究題目不甚明白,仍花了大量時間仔細閱讀,提出批評與寫作上的建議,她也寄給我她的博論初稿,我老推說她英文太好我哪能給什麼意見啊,她則盈盈笑著說:你這麼厲害,一定可以提出批判的,不要小氣。她知道我有情緒問題,常常關切我,並從英國寄了非常多聖約翰草給我,還包裝的像是書,怕進不了海關。這就是香君,她老是用清甜的聲音叮嚀著人們:你可以的。無論何事。 |
Posted: 13 Oct 2011 06:27 AM PDT 新視角電玩:槍手變記者 |
Posted: 13 Oct 2011 06:25 AM PDT 幾年了?每年台灣移工大遊行,都在「還沒休假!」連年同樣的標語,讓人忍不住自嘲地想:真是替抗議團體省事又省力。就連今年《家事勞工保障法》草案出爐,不管在休假還是工資的勞工權上,都是處處保留步步退讓,成為移工團體口中的「家奴法」,不僅未保障最弱勢的勞工,更是將現今剝削移工的歧視體制就地合法化。 今年12月,台灣「還沒休假」遊行就要邁入第五年前,香港傳來外傭居港權確立的法院判決,第一時間實在讓人汗顏,心想:「同樣1989年開始移工政策的兩地,我們還在爭取休假權,人家已經在談永久居民?!」當然,兩地的政策和歷史並不相同,在實際訪問香港香港新婦女協進會、社會民主連線(以下簡稱社民連)梁國雄,以及FM101的成員後,也理解到香港現今面臨的嚴重民粹壓力與運動困境,包含不只國族,還有性別、階級、職業的歧視。同處亞洲區域中面臨勞工遷移的全球化劇幕,香港究竟遭遇了甚麼?又能帶給台灣何種取徑? |
Posted: 13 Oct 2011 06:24 AM PDT 譯寫/葉興台 英國小說家安伯勒(Eric Ambler)的經典驚悚小說《雙面狄米崔》(The Mask of Dimitrios)中,在背後拉繩操縱木偶,使得歐洲捲入二次世界大戰的影武者,是宛如幽靈般的歐亞信用信託(Eurasian Credit Trust)。他是刻意選用這個名詞的。根據英國衛報的一篇評論,上個世紀的大部分時間,「歐亞」很少是個中性的字眼:它喚起種族退化變質(racial degeneration)的氣味,文明被東方游牧民族侵擾的可能性。 但俄羅斯總理蒲亭此時卻重提歐亞聯盟這個概念,也許他想要焦躁的俄羅斯民眾注意更高層次的東西,不要只聚焦在總統大選上。蒲亭支持由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組成的歐亞聯盟,它可能成為當代世界的支柱之一,並作為歐洲和充滿活力的亞太地區的重要連結。 |
Posted: 13 Oct 2011 06:22 AM PDT 文/李亮 台灣傳媒習於吹捧企業主,在賈伯斯死後更是瘋狂報導吹捧,配合上近年來流行的創新經濟論述,幾乎已達神格化的地步。然而,賈伯斯具有將時尚與科技巧妙結合的行銷天賦,卻絕不是甚麼創新之神。他重回蘋果之後最突出的,是對產品開發、決策執行過程的菁英集權,粉飾為「執行力」,其實不過是古老的企業內專制,而與當初科技業分權、重創意的模式背道而馳。 |
Posted: 13 Oct 2011 06:18 AM PDT 文/趙萬來 第二次金融海嘯來襲的風聲正緊,普羅大眾顫慄不已。頃聞勞委會透露鐘點工的最低時薪將加上1到2成,預計明年送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討論,遠在後(2013)年實施。 這是一項無厘頭的方案,畫餅兼充嗟來之食。人盡皆知,打工族計時撐錢,喪失月薪制的保障,大大有利資方,這筆帳要算清,帳不算、理不講,就忙不迭地宣稱調高時薪,甚至誇稱與月薪脫鉤,完全是一副施捨樣,還把勞動階級當人看嗎? |
Posted: 13 Oct 2011 06:11 AM PDT 文/倪世傑 經濟危機中往往造成過去經驗的失靈,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一再公開指出,2008年的經濟危機充滿著「奈特氏不確定性」(Knightian uncertainty),意指這場危機不能用風險式的概率觀點來預測發展,因為陷入缺乏任何認識的基準點,換言之,任何狀況都有可能在預期以外發生,因為缺乏基準點。 |
音樂靠邊站:《You Love Her Coz She's Dead》、《Covered In Dust》、《Hearts》、《Mutual Friends》 Posted: 13 Oct 2011 06:07 AM PDT 文/海德 藝人:You Love Her Coz She's Dead 號稱Lisbeth Salander(小說《龍紋身女孩》的女主角)耳機中怦然作響的音樂,You Love Her Coz She's Dead除了提供龐克、歌德、暴女和死亡的形象外,那樣衝擊耳膜的節奏可不再是Crystal Castles的複製品,Electroclash的實驗變奏和Chiptune的冷調破碎卻由Synth-Pop的女聲統合,一連串置身舞池中央的感官刺激,卻閃爍著當年《Xtrmntr》骯髒的電子噪音,還偷渡一些當年Disco的俗氣橋段,只是專輯聽不出這個英倫雙人組的舞台魅力(尤其是女主唱 Elle),不斷的爆炸和怒吼讓編曲稍嫌呆板,專輯後半聽起像是虐待半耳規管的恐怖噪音,殊是可惜。 |
Posted: 13 Oct 2011 03:56 AM PDT 文/陳德政 藝人:Feist 你或許因不同契機而認識加拿大女伶Feist:聽見她與Broken Social Scene首領Kevin Drew合唱獨立搖滾國歌〈Almost Crimes〉;在《巴黎我愛你》片尾被她演唱的〈We're All In The Dance〉感動莫名;聽見她與Wilco主唱Jeff Tweedy合唱〈You And I〉;或因她在iPod nano廣告中又唱又跳成名曲〈1234〉。 |
Posted: 13 Oct 2011 03:49 AM PDT 文/boyethAn 藝人:Iceage 無可否認、邁入21世紀之後,丹麥絕對是最身體力行於「環保」、「救地球」的北歐國度;從全球最快樂的國家、搖身成為新世紀的環保尖兵,丹麥人由上至下、從風能到清潔能源的發展,人民捨棄房車、改以自行車作為通勤代步的工具,無非是希望能藉此減低對這個世界的污染,實在令人敬佩。「救地球」,丹麥人當仁不讓,一首龐克歌是否也能拯救地球? |
Posted: 13 Oct 2011 03:42 AM PDT 文/但唐謨 光點又要放酷片了!即將來到的「禁忌的遊戲」影展,將會放一部很難見到的電影《懲罰公園》,這部片的導演彼得.瓦金斯(Peter Watkins)是個英國人,幾年前台灣放過他的一部將近六小時的電影《巴黎公社》。這部《懲罰公園》讓我想到義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以美國學運為主題的《死亡點》(Zabriskie Point,又譯《無限春光在險峰》),兩部片都是非美國導演來談美國、越戰、學運。整個《死亡點》給我的記憶只有結尾那個Pink Floyd音樂的大爆破,其他幾乎全忘光;但是《懲罰公園》帶來的衝擊和震撼,卻很難從記憶中消除。 |
Posted: 13 Oct 2011 03:37 AM PDT 文/李幼鸚鵡鵪鶉 雷奈(Alain Resnais)1980年電影《我的美國舅舅》(Mon oncle d'Amérique)裡的美國舅舅被片中的三位主角各自提到,卻從來沒有真正亮相,就像雷奈1963年電影《穆里愛》(Muriel ou le temps d'un retour)裡的阿爾及利亞女孩穆里愛,大家都以為是法國男孩貝納的女友,也常被人談起,但從未現身。這讓我想到雷奈1961年電影《去年在馬倫巴》裡迷宮般的花園(與城堡)是在德國的Nymphenburg拍攝的,片中對白只拋出一句「或許是去年,或許是在費德巴哈,要不然是在馬倫巴」,實際的馬倫巴(Marienbad)景觀根本沒有映現。莫非,雷奈是愛爾蘭劇作貝克特(Samuel Beckett)〈等待果陀〉(En attendant Godot)的同好?果陀在劇中也一直沒有出現。我又想到雷奈1959年電影《廣島之戀》裡的法國女演員雖然到日本廣島演出實景,可是她所邂逅的日本男建築師說她所認知的是她想像的廣島(跟現實有很大的落差)。雷奈1977年電影《天意》(Providence)開場就映現老作家住處大門上小匾providence字樣,而這個英文字(也是法文字)有「天意」、「天神」等意涵,老作家活像天神在安排情節、操控小說中的人物,或許《天意》是雷奈難得讓片名人物(或地名)露面的特例。不過,構思小說的老作家這位天神背後還有擺佈他的更高層的天神依然沒有亮相(倒是很誠懇地剖析自我心路歷程),那就是電影大師雷奈自己!有趣的是,直到《幾度春風幾度霜》(Mélo)片頭設計的演職員名單,採用舞台劇的節目單(與劇情簡介)模式一頁一頁翻過去,在導演的姓名旁邊奉上雷奈的一張黑白照片! |
Posted: 13 Oct 2011 03:33 AM PDT 文/Fran T.Y. Wu 書名:資訊:一段歷史、一個理論、一股洪流(The Information: A History, a Theory, a Flood) 科普作家葛雷易克(James Gleick)繼備受讚譽的《混沌》後又交出了力作《資訊》,鉅細靡遺地將人類歷史上各種資訊形式、儲存/處理資訊及傳播的方法/工具一一信手捻來,從非洲的鼓聲、口語詩歌到文字,再從電報、摩斯密碼、電話到電腦,從人工智慧、網路、再到Google、推特,除了深入淺出地談論資訊理論以外,也旁及人物傳記和當時的社會現象,《資訊》一書因此相當於就是一部資訊文化史。 |
Posted: 13 Oct 2011 03:30 AM PDT 文/鄭亘良 書名:城市的憂鬱 從文學到電影,描繪城市的主題相當多,但胡晴舫的《城市的憂鬱》並沒有圍繞在特定的主角與故事發展,更不是浪漫的都市神話。這本書時帶著寓言的色彩,卻更常像是遊走觀察城市的散文,批判地拼貼出城市的各個面貌。猶如蔡明亮的電影,這本書精準切開了城市炫麗的外表,透出城市疏離的肌理。這本書除了有傅柯式對於城市治理術的觀察,也描繪了活在當中的中產階級,在穿著國王的新衣與冷漠的表情下,帶著各種矛盾與茫然的面貌。同時也讓流動在城市邊緣、被城市人排斥的遊民、性工作者等各色底層成了城市的醫生,看穿城市的虛華。 |
Posted: 13 Oct 2011 03:16 AM PDT 書名:邊境國(Piiririik) 「邊境國」(Piiririik, pays frontière, border states)在中文來說,是個描述性、詩性強烈的字眼,指涉出一個被核心所反吸兼擴張的邊陲之境,的默索;在歷史上,指兩次世界大戰間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等國,名稱出自西歐的邊境國政策,是個內含強烈區域政治性的專有名詞。出身於愛沙尼亞,生活流竄在多國間的作家托努,其書《邊境國》以微小的書信篇幅,娓娓道來身為「邊境人」對西歐(在文中特別以法國為象徵)擺盪與投射下的默索生命狀態和邊陲國際的宿命。 |
2011/10/14-2011/10/23 Pots Choices:活動推薦 Posted: 13 Oct 2011 02:59 AM PDT |
2011/10/14-2011/10/23 Pots Choices:Opencity Posted: 13 Oct 2011 02:55 AM PDT □活動、講座、研討會 ●瑰麗的西南秘境─貴州黔東南苗族服飾賞析 |
2011/10/14-2011/10/23 Pots Choices:QGENDER Posted: 13 Oct 2011 02:53 AM PDT □活動、講座 ●親密關係療癒與水晶冥想 二日工作坊 |
2011/10/14-2011/10/23 Pots Choices:PERFORMANCE Posted: 13 Oct 2011 02:47 AM PDT |
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POTS]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 you may unsubscribe now. |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
Google Inc., 20 West Kinzie, Chicago IL USA 60610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